第764节
高天流云A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1-05-27 17:28:23
连载(1883)
宗泽一生最大的成就可以归纳成三条。第一,他在山河破碎之际,极其敏锐地识破了金军假和谈,真要挟的面目,把赵构留在磁州,为宋朝保存了唯一一条血脉;
当然,这一条是对是错,他本人是否很后悔,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他重建开封城,整合两河区域,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振宋朝声威,在灭国仅一年有余就阻敌兵于门外,这一点简直不可思议;
第三,他释放了一个犯了军纪,要被处斩的年青军人,并且给对方机会,让这个年青人走上战场,为国征战。
他做过无数次这样的事,在当时他绝不会想到,这件小事对宋朝,对汉民族有着怎样的意义。
因为这个年青人,叫岳飞。
岳飞终于见到了宗泽,终于到了开封。从他在应天府被开除军籍之后,直到这里,他颠沛流离战疮满身,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其中不仅与金军血战,还两次面临本国上司的屠刀。
回到应天府,这座城在宋朝是有特殊意义的。它是北宋四京中的南京,最初叫归德府,是后周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的驻所。所以,它是宋朝的龙兴之地。这时赵构在危难中于此地登基,又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圣外衣。宋朝的子民们向往它,来了就不想走。
岳飞被开除军籍之后,也没离开。游荡的日子里,岳飞目睹建炎集团的一个个荒诞举措,他愤懑、郁闷、无聊、忐忑,种种负面情绪纠缠着他,而城外面的广阔天地里有着无数的民间自发武装,他完全可以投身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
可是他的身上有束缚,他的妈妈在他离开家门从军时,亲手在他后背上刺下了四个字——“精忠报国!”这是他一生的理想,他所有的努力都为了实现这一点,而国是至高无上的,既不能容忍外敌的入侵,更不能接受内贼的出现。
更弗论自己去加入盗贼了。
苦闷中,岳飞所接触的人仍然是宋朝的正规官吏。很幸运,他和一个叫赵九龄的人谈得来。
连载(1884)
赵九龄是张所的一个下属,在他的引荐下,岳飞有幸拜见了张所,成为河北招抚司的一员,从此他走上了抗金的最前沿。
回首往事,谁还能说上书事件是错事、坏事呢?没有它,岳飞仍然只是一介小兵,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怎能像现在这样紧紧抓住自己的命运,和金兵呼吸相闻刀兵相见?
他被分配在一个叫王彦的人手下,做统制官。
王彦,字子才,河内上党人。此人文武双全,在徽宗时曾进京应武举,在赵佶面前试演武义,曾追随种师道两入西夏,立有战功。这时金军入侵,他毅然离家从军,没进御营,而是投奔了张所,到河北这块敌占区找事做。
综上所述,王彦也是个狠人,他和岳飞搭档,堪称相得益彰。可惜的是,这对强强组合还没等发威,一个命令突然临降。
黄潜善、汪伯彦两位大佬搞垮了李纲,河北、河东的反攻计划立即搁浅,连张所本人都下课回家,贬到岭南反省去了。
很多人心灰意冷,刚刚聚集起来的河北大营一下子都散了,可是王彦、岳飞、白安民等人没有动摇,他们集结了7000多人马北渡黄河,进入敌占区,主动向金军挑战。这是北宋灭亡之后宋军的第一次主动反击,金军措不及防,被连连击败,王彦所部长驱直入,一时间河北大地上宋人士气大振。不过他们也因此而孤军深入,不要忘了,他们是没有后援的。
金军调来了近6万重兵,合围王彦。
接近十比一的军力,王彦感到了危机,他被迫筑寨,闭垒不出。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毕竟众寡悬殊,可岳飞不这样想,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生中所有战绩都是以劣势兵力夺得,换言之,如果只能以多为胜的话,还要兵法战将干什么。
岳飞不听王彦的节制,率领自己手下的几百名士兵冲出营寨与金军决战。混战之中,岳飞纵横战阵夺得金军大纛,四面挥舞,军心大振,他不仅冲破了金军的重围,还一路追杀,占领了新乡县。
调用缓存:87d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