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天下第一军(27章/107章)

第27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斯利姆一见到孙立人,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孙立人出兵,说包围圈中的英军已经无法撑持下去了。
        孙立人在进入缅甸后,就搜集各方面的情报,了解敌我双方的实力,英军第一师自然也在他的了解之中,他对斯利姆说:“包围圈中的英军有7000余人,大炮一百多门,坦克58辆,而包围圈外的日军有两个联队,双方兵力相当。眼下,日军正在全力扑灭仁安羌油田的大火,不会发动进攻,请转告斯考特将军,我的部队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往救援。”
      
        斯利姆无可奈何,只能继续等待。
        孙立人没有无线步话机,而包围圈中的英军第一师师长斯考特却有,他拿着步话机,不是指挥战斗,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军长斯利姆求援。师长字字血,声声泪,让军长刚刚安定下来的心绪,又烦乱起来。
        无线步话机用在这些人手中,都糟蹋了。
        军长斯利姆又开始在孙立人耳边絮絮叨叨,说被困英军已经断绝了两天的水粮,目前情况实在不能再维持下去了。如果还等不到救兵,就要投降日军了。
        孙立人不得不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向斯利姆解释,一定要等到新38师集结完毕,等到适当的时机,才能向日军发动袭击。孙立人安慰着英军军长斯利姆,像安慰着一个撒泼发赖的毛孩子。
      
        斯利姆还是不放心,他追问孙立人,解救英军,能不能给一个确切的时间。
        孙立人说:“贵师既已忍耐两天,请无论如何再坚持一日,明日下午六时前,中国军队一定会将贵师完全解救出围。”
        斯利姆又追问孙立人有无把握。
        孙立人斩钉截铁地说:“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贵师解救出险。”
        斯利姆感动不已,差点就要下跪了。
        斯利姆离开后,孙立人召集齐学启、刘放吾、陈鸣人商量作战方案。
      
        商量未定,孙立人又带着他们前往阵地,查看地形地势,确定攻击线路。
        夜晚来临了,新38师的高级指挥官们,还在阵地上。
        夜晚来临了,斯利姆又来了,他比东南亚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还压力山大,今天晚上,他像走失的孩子一样,见不到孙立人爸爸,他就睡不着觉。
        斯利姆来到新38师驻地后,见不到师长团长们,他面如土色,还以为孙立人他们偷偷逃走了。后来,听说孙立人他们在阵地查看地形,就大着胆子跑过去。
        斯利姆一见到孙立人,就感慨地说:“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这些师长团长竟然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跑到连长排长的指挥所来了。我非常敬佩你们。”
        相信这是斯利姆军长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他在大英帝国的军队里成长,而大英帝国的师长团长们只会守着电话机,或者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地图,挺着大肚子发号施令,从来没有见过哪个高级军官像新38师的师长团长这样。
        其实,那个时候中国很多军队的军官都和孙立人他们一样,团长张灵甫率队爬上张古山断敌后路,副军长李弥带着敢死队冲上松山子高地,军长王甲本面对面与日军拼刺刀,司令张自忠一马当先冲过襄河侧击敌人,还有以后成为了新一军军长的孙立人,经常光着膀子带领士兵们一起冲锋……这些凶猛强悍的中国将领,对于西方军人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
      
        说一句老实话,中国军人如果能够拥有美军或英军那么好的武器,日军连侵略中国的想法都不敢有。如果它胆敢侵略,还没有等它上岸,就一掌拍死它丫的,就像拍死一只蚊子一样。
        远征军士兵,帅呆了
        这是一张登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照片,少年士兵叫什么名字,他以后是怎样的命运,没有人知道。
        日期:2012-04-05 16:56:16
        【2-20】
        军长斯利姆又来催促孙立人动兵营救,要不然,包围圈中的英军就要投降了。孙立人耐心地向他解释,请他稍安勿躁,更请他转告包围圈中的英军师长斯高特,千万不要投降。
        孙立人对这些动辄就要撂挑子投降的英国人,没有丝毫办法,用中国民间一句话来说,这是“吃屎的缠住了屙屎的。”
      
        在西方,认为失去了反抗能力去投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东方,即使负伤被俘,也会被认为是耻辱。两年后的余程万将军,带着74军57师8000男儿死守常德,与十倍之敌焦土奋战,坚守16昼夜,后带着仅剩的100余名勇士撤出常德,被后世的脑残们视为逃跑;三个月后,方先觉将军带着第十军17000名将士,死守衡阳,坚持47天,以敌我双方伤亡5:1的比例,创造了抗战时期最悬殊的记录,逼得日本内阁下台,后来,方先觉将军弹尽粮绝,无力再战,为了7000名伤兵,与日军停战,也被后世的脑残们视为投降。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挑剔最圆滑的民族,他总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对自己的民族英雄横挑鼻子竖挑眼,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指手画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也会有过错,可是这些中国人就将一点小小的过错,无限放大,口诛笔伐,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放眼全世界,你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奇怪的数典忘祖的民族。
      
        再看看英军第一军和第一师,枪炮齐全,与日军兵力对等,只是因为吃饭饮水不够充足,就要投降,而且丝毫也不感到羞耻。军长斯特姆和师长斯高特,二战结束后,都被英国人当成了民族英雄,因为他们在异域代表英国作战。
        而我们在异域代表中国作战的英雄们,至今还不能得到一个名分,一枚勋章,一份补助。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在偏远的山村,忍受着贫穷的折磨,无奈地等待着死亡降临。而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遗尸缅甸,60多年过去了,还无人收殓。
        当年在缅甸作战的,有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至今还暴尸野外的,只有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早早就安葬了他们的烈士,并且修建了纪念碑和公墓。纪念碑和公墓前,香火缭绕,来到缅甸的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一定会去祭奠他们的祖辈;而来到缅甸的中国人,他们纵情游玩,欢声笑语,他们连这场战争都不知道,连十万中国将士血洒异域,都不知道。
      
        这场并不遥远的历史,已经被中国人遗忘了。
        中国人生活得很幸福,因为他们的历史中没有灾难。
        中国远征军的孤魂,至今还在异域的土地上游荡,找不到回家的路。
        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说,要进攻敌人,必须是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才能够发动攻击。而现在,在仁安羌,在仁安羌外的拼墙河边,兵力占据绝对劣势的孙立人,要向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发动攻击。
      
        孙立人熟读孙子兵法,但是孙立人又不拘泥于孙子兵法。
        日期:2012-04-06 01:24:06
        【2-21】
        李文才记忆中的那场战斗是这样的。
        孙立人来到113团的当天黄昏,战士们就向拼墙河北岸的日军发动了袭击。北岸的日军并不多,他们的主力驻扎在南岸。
      
        日军将兵力分成两部分,一南一北,这犯了兵家大忌。兵法中有一条策略叫做“半渡而击”,意思是说,当敌方的兵力有一半渡过河流后,我方立即攻击,必能大获全胜。这样取胜的原因在于,敌方兵力分散,首尾难顾。
        在仁安羌,日军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在拼墙河以北,一部分兵力布置在拼墙河之南,恰好就相当于“半渡”。日军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两种解释,一是日军根本就不懂兵法,二是日军根本就不会想到中国军队会从北面杀出救援英军。
        那次,战士们的袭击,日军并没有反击,只是用大炮还击。当时,情况不明,武器占优的日军,不会轻易出动。
      




返回目录

[24]   [25]   [26]   27   [28]   [29]   [30]  

[首章]  [尾章] 27章/共10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880d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