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113团特务连连长蒋元在未开战前,已经就近侦察,他们躲藏在树丛中,侦察到拼墙河北岸的日军,有一个大队。日军一个大队为1100人。另外,还有大炮12门,坦克10辆。
当时,围困英军的日军共有多少兵力?据资料记载,有两个步兵联队,分别是33师团213联队和214联队。日军一个联队标准人数是3800人,两个步兵联队就是7600人。除了两个步兵联队外,还有33师团的山炮33联队主力、工兵33联队、速射炮5中队,这样算下来,日军起码在万人以上。
33师团共有24000人,除过一部分去仁安羌油田扑火外,其余的都在这里。
而孙立人手下能够使用的兵力,也只有一个113团,人数仅有1000人。
要用1000人攻打十倍之敌,其难度可想而知。
孙立人运用了计策。
他将有限的兵力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搜索连和谍报队,提前潜伏在拼墙河北岸的树丛里;第二部分是蒋元的特务连,靠近日军,伺机进攻;第三部分是大部人马,埋伏在道路两边的山顶上,待命出击。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看到孙立人这样布置兵力,就知道战争的进程会是什么走向了。
孙立人要打的是一场伏击战,和当年诸葛亮所打的第一仗一模一样,这就是火烧博望坡,这就是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三国演义》就是智谋大全,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就可以做将军了。
李文才作为第三部分,埋伏在一座草木葱郁的山头上。
当天下午三时左右,蒋元的特务连向日军发起了进攻。
刚开始的进攻非常猛烈,打得日军措施不及,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蒋元带着特务连飞快向北撤退。
现在是白天,日军可以追击了。
33师团自进入缅甸以来,都是与英军作战,所向披靡,从来没有吃过亏。现在突然遭受到来临不明的一支武装攻打,恼羞成怒,立即集中了500人,向北追来,他们要报复这支敢于在皇军头上拉屎撒尿的武装。
蒋元带着特务连在前面奔跑,500名日军在后追赶,他们逐渐接近了李文才所在的伏击圈。
美丽女兵,肩上是什么武器?
日期:2012-04-06 13:23:46
【2-22】
李文才看到黑压压的日军从南面赶来了,他们穿着皮鞋的脚踩踏着热带地区红色的路面,像羊群乱哄哄地踩踏着黄土地一样,树林的上空,尘土飞扬。
蒋元的特务连像斗牛士,日军就是那头笨重的牛,特务连挥舞着红斗篷,将这头牛激得怒发冲冠,然后,这头牛就眼睛血红地扑向特务连。
他们怒气冲冲地扑过来,一头扑进了113团的包围圈里。
113团拔出利剑,一剑封喉。
这是李文才第一次上战场,他的心砰砰直跳,几乎要从喉咙跳出来。他的手掌颤抖着,像捂住了一只知了。很多年后,李文才还能记起第一次上战场的情景。
他说,说打仗不害怕,那都是假的。
日军越来越近了,跑在前面的是一个矮胖的指挥官,他高举着指挥刀,指挥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李文才将枪口对准了这名指挥官。
此时,不知道树林中有多少支枪口对准了这名指挥官,而他却浑然不知。他就这样英勇无畏地蹈入死地。
战斗一开始,第一波子弹就像雨点一样落在了追赶的日军中,不知道有多少发子弹击中了这名二杆子指挥官,他的身体被打成了蜂窝,还哼一声都没有,就以头抢地尔。
当113团的第一波子弹打出去的时候,李文才还没有扣动扳机。等到他想起扣动扳机的时候,山顶上的大炮开始了轰鸣,炮弹落在日军中,溅起几米高的红土,让李文才的视线里一片模糊。
大炮轰鸣了几分钟后,再听不到炮声,硝烟渐渐消散,李文才的视线里渐渐明晰,他看到一个日军的半截腿脚,挂在几十米开外的树枝上,摇摇欲坠。
山顶上的大炮此时已经转移,不给日军留下反击的机会。拼墙河南岸的日军,有一支炮兵联队,如果进行覆盖发射,113团的大炮则会无一幸免。
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大炮,都是在一个地方不停地发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采访过多名抗战时期的炮兵,他们说每次发射了一轮炮弹后,就要赶快转移,因为你一发射,就会暴露炮兵的藏身位置,对方报复的炮弹马上就会打过来。
这场伏击战,进行得非常顺利,日军在丢下几百具尸体后,狼狈逃回了拼墙河北岸的驻地。
而那名被打成筛子的日军指挥官,是一名中佐。
就在日军所有的视线都被吸引在这场战斗中的时候,113团的搜索连和谍报队,头顶芭蕉叶,涉水渡过了拼墙河,秘密潜伏到了拼墙河南岸。
拼墙河的南岸,先是一片开阔地,然后就是山峰。如果113团强攻,则会暴露在日军的射程里,而且,沿着山坡仰攻,这是兵家大忌。
搜索连和谍报队到拼墙河南岸干什么?他们要把南岸日军的布防搞清楚,什么地方是指挥部,什么地方是炮兵阵地,然后,给113团的大炮装上瞄准镜。
他们像一把尖刀,悄悄地抵近了日军的心脏。
打仗,仅凭耍二杆子是不行的,还得用脑子。
当天夜晚,113团发动奇袭,歼灭了拼墙河北岸仅剩的日军,控制了北岸。
现在,中国军队和日军隔河相望。
要以寡击众,无疑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怎么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孙立人用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另一条计策,这就是空城计。
这是中国的一名娃娃兵,一脸稚气,望着镜头。二战后期,由于正面战场兵力消耗巨大,这些娃娃也穿起了军装,走上战场。章东磐称他们为“正面战场上的小兵张嘎”,看着这些穿着破烂的娃娃兵,就应该知道当年的中国战场有多么艰苦(照片由狐狸爱丫头提供)
日期:2012-04-06 16:45:27
【2-23】
当天夜晚,113团发动奇袭,歼灭了拼墙河北岸仅剩的日军,控制了北岸。
现在,中国军队和日军隔河相望。
要以寡击众,无疑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怎么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孙立人用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另一条计策,这就是空城计。
午夜过后,孙立人把仅有的1000人分成了两部分:左翼和右翼,在远离日军观察哨的地方选择偷渡,而大炮和坦克,则藏在拼墙河北岸的树林里。这些重武器的上面都披着一层伪装。
夜晚的河水非常冰冷,李文才一跳进河水里,就感到像有无数根绣花针在扎着皮肤,他的皮肤立即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新38师里,每个人都会游泳,在贵州都匀,他们不但训练枪法,而且训练长途奔袭、攀爬、游泳、迂回、手语,和各种枪炮各种车辆的使用方法,当那时候的中国军人按照拼刺刀的技术来训练士兵的时候,新38师是按照美国特种兵的方法来训练士兵。
正因为这样,新一军能够在缅甸丛林中全歼日军有“丛林战之王”的第18师团,能够击败日本陆军中最凶悍又最狡猾的第二师团,能够击败日军武装到牙齿的第56师团。
新一军比第18师团更善于丛林战,比第二师团更凶悍更狡猾,比56师团更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武器。
拼墙河并不宽,缅甸河汊纵横,只要不是雨季,除过伊洛瓦底江,其余的河流都宽不过几十米。善于凫水的113团,仅用半个小时就可以游过对岸。然后,像一群野鸟一样,静悄悄地消失在黑暗中。
对岸,日军的岗哨已经被先期到达的侦察连解决了。手持一把短刀,在夜幕的掩护下,像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鹏一样,瞬间就将对方击毙,然后又倏然远去,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是侦察连的拿手好戏。
所以,当113团已经进入了战斗阵地时,日军还在睡梦中。
现在知道了孙立人的部队为什么这么强吧?因为这是一支特种部队。而每一个特种战士的战斗力,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十倍,甚至二十倍。
创建缓存:63d5e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