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0816年轻的高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1-01-25 13:25:32
十三、开始反击(9)
麦克阿瑟打得有声有色的,尼米兹熬不住了,11月11日,随着尼米兹一声令下,美军攻打中太平洋地区的行动也开始了,目标是一个代号为“海伦”的岛屿。海军陆战2师18000名官兵分乘16艘运输舰从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中间整备基地埃法特岛起航,随同的是3艘战列舰、5艘护航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和21艘驱逐舰,浩浩荡荡地冲向日军的太平洋防御圈。
起航3天后,南线部队司令哈里希尔海军少将宣布,6天后的早上8点半,部队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岛,两栖部队将首先在贝蒂奥岛登陆。
一群美国士兵早就没了最早开战时候那种一听说去打日本人就群情亢奋的样子了,既然还有6天,所有人在船上打牌、睡觉、写情书,稍微还干点正事的就拿把刺刀磨磨,因为寄出去的信是要经过检查的,任何关于作战任务的信息将被抹去,所以一些聪明的士兵就想出用暗语来向家人说明他们的去向。
与此同时,塔拉瓦岛北部100英里的马金岛将是这次“电流作战行动”的北线部队的目标,美国陆军第27师的6700名士兵分乘6艘运输舰,在4艘战列舰、3艘护航航空母舰和4艘驱逐舰的掩护下向那里进发。尼米兹毕竟是海军的人,舰队的规模就是大。
这场战役的总指挥是斯普鲁恩斯少将,不过现在他倒是最闲,因为他是决定一个总的方向,具体作战自然由他的手下们去完成,他现在悠闲的穿着短裤在他的第五舰队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上晒日光浴。他的舰队跟在两支登陆舰队的后面,由特纳海军少将负责两栖部队,查尔斯波纳尔海军少将指挥一支航母特遣舰队为总的掩护,现在美军的航母特遣舰队不是刚开战时候的规模了,那时候有一艘航母就能编个航母特遣舰队出来,查尔斯的这支航母编队由4艘新式“埃塞克斯”级快速航空母舰、五艘轻型航空母舰组成,另外很快他还能得到6艘战列舰、3艘重巡、5艘轻巡、3艘防空巡洋舰和21艘驱逐舰,反正美国人现在开始用钱来砸死日本人了。
美国人搞到这个地步,终于舒服多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沉了两艘航母顿时就捉襟见肘了,不过烦恼也来了,造太多了,而且还要源源不停的造,造这些船,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船得加油加弹,上面的人吃喝拉撒的,这些个补给不是个小数字,本土的工厂可以造出来,但怎么运输到这些舰上去,这个难度不亚于曼哈顿计划。
最后威廉卡尔霍恩海军中将建立了“太平洋勤务部队”,专门负责美军大大小小几百艘军舰的各类需求供应。卡尔霍恩中将首先集中大批的运输舰、维修船、补给船和油船,然后又要求本土建造大批的超大型油船,这个量肯定是惊人的,随后在埃利斯群岛的富纳富提环礁湖建立了一个海上浮动海军基地,专门用来堆放补给品,反正什么都有,大到军舰、飞机小到面包冰激凌应有尽有,通过这边利用他手中的船只送向各艘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卡尔霍恩成功的管理保证了日后的战局,斯普鲁恩斯就曾夸奖说:“只要我们需要的,没有“比尔大叔”(卡尔霍恩的绰号)弄不到的。”这个太平洋勤务部队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大量物资有不少直到今天还没有被处理完。
现在美军无论是前线兵力还是后勤补给问题都解决了,本土的“自由轮”开始大量的造出,运输登陆什么的已经完全不是问题,大西洋那边德国潜艇已经被完全驱散,所以现在盟军的会议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抢夺资源,而是究竟以何条路线去击败德国和日本。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兵分两路以一个钳形攻势在太平洋上发动攻击,按照麦克阿瑟的想法就是打下菲律宾然后进攻日本本土,但参谋长联席会议现在还并不考虑菲律宾的进攻方案,美国人一开始打算给予蒋介石支持让他向东进攻,攻下香港或者上海来作为美军日后进攻日本本土的港口,但一方面蒋介石对此反应冷淡,英国人则坚决反对,因为本来缅甸的攻势就够让人头大的,还要在中国大陆搞攻势,英军负担不起。无奈之下美军的参谋人员最后确定台湾、冲绳、马尼拉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
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参谋人员关心的,是如何突破日本的太平洋防御圈外围防线,尼米兹希望在1943年12月前占领马绍尔群岛。但出于减少伤亡的考虑,显然不能让没有什么过多作战经验的部队直接强攻防御森严的马绍尔群岛,最后计划把吉尔伯特群岛作为攻打防守更严的马绍尔群岛的第一块踏脚石。吉尔伯特群岛正好初在从它南面约700英里的埃利斯群岛上的富纳富提基地起飞的以及从它西面等距离的豪兰和贝克群岛上的小机场起飞的轰炸机的攻击距离之内。对金海军上将原来的指示所作的另一关键性修改,是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和地面部队司令霍兰史密斯少将提出的,攀登纳鲁岛的悬崖峭壁,只有一个师的海军陆战队是不够的。距离培拉瓦岛也比较近的马金岛,在最后确定下来的“电流作战计划”中,成了易于攻打的次要目标。
因为在珍珠港被袭不久美军曾有过对马金岛的突袭,所以这一带的岛屿就算是防御相对薄弱的也不代表就能一攻而下,日军着实是费了不少功夫在上面的,比如贝蒂奥岛的防御就不算差,英国人在新加坡投降时也不把那些重炮毁掉,结果日军运来了25门重炮放在贝蒂奥岛上,这些重炮还能自由进出坑道来防止被美军炮火击毁,14辆坦克被配置在战壕里,再加上已有的100多个碉堡、机枪阵地、混凝土地堡以及椰子树背后堆起的防爆炸气浪沙堤,整个岛硬是被修成了一个堡垒。帝国统帅部9月发布的“新作战计划”,命令坚固设防的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坚决阻击美军,决不让美军前进一步,同时修建内线岛屿要塞——这条防线从帝汶岛经新几内亚、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直到硫黄岛和日本本土。贝蒂奥岛上的4500名守军的指挥官柴崎米地海军少将告诫所有守军要“顶住一百万人一百年的进攻”。
这个肯定是吹牛,而且是没边的那种,但是美军也没狂妄到目视一切的地步,负责登陆指挥的霍兰史密斯将军和两栖舰队指挥官特纳海军少将为了如何顺利登岛经常爆发争吵,不过这些争吵都是有利于作战的,两人都是打惯硬仗的,这也是美军“蛙跳战术”的保证,两人共同的观点是大规模的轰炸是必须的,如果不能大量削弱日军的滩头攻势就别想登陆上去。
美军的登陆使用一种新式的“两栖车”,这种半车半船的装备在“火炬行动”中已经使用过,他的下面装有履带,可以直接碾过坚硬的珊瑚,每船可乘坐20名士兵,船上装有机枪用来掩护射击。我估计这种车的样子就是《血战太平洋》里斯莱治第一次参战坐的那个车,上面有2杆机枪的。
负责消灭日军防御阵地的轰炸部队指挥金曼史密斯将军补充道:“先生们,请记住,当海军陆战队与敌人短兵相接时,一名海军陆战队员仅有的盔甲是他的卡叽衬衣。”
11月19日,日军侦察机发现了美军的庞大登陆舰队,警报火速传到了特鲁克和夸贾林,日军本来计划用远程轰炸机进行拦截,但是由于大量轰炸机损失在布干维尔方面,所以这个想法显然是不现实了,而前线的主要部队都在塔拉瓦岛,马金岛就几百人,柴琦将军准备誓死守住岛屿,他认为美军的登陆地点将是贝蒂奥岛临海的一侧,可以通过涨潮登岸,等到潮水一落美军就没法子了。但特纳海军少将决定来此赌博,他根据老掉牙的上个世纪的海图断定这个地区的潮水无论是涨潮还是落潮都将持续一天。
晚上,等待已久的战事拉开了序幕。
创建缓存:5c58d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