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75节

0816年轻的高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1-02-02 12:50:58
      
        14、稳步前进(2)
        11月27日,乘飞机到达德黑兰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开始与斯大林一起召开德黑兰会议,会议代号“尤蕾卡”,这次的对手是斯大林,不是蒋介石那么好打发的,所以在丘吉尔看来,英美应该将暂时的分歧掩盖起来,联手对付斯大林,罗斯福也是满口答应。
        到了德黑兰,丘吉尔就感觉这情况不对,先是借口时局不稳,乘车来往公使馆可能有危险,罗斯福直接住到苏联公使馆去了,也方便和斯大林商量事情。这就算了,丘吉尔发现罗斯福在不少问题上故意避着他,觉得事情更糟了,英国人最近各个会议接连吃瘪,在这么下去以后连会都不用参加了。
      
        正式开会由罗斯福作为主持,出于平衡,因为德黑兰这个位置是斯大林想出来的,所以讲话就让丘吉尔说吧,丘吉尔能说什么呢,还是那套地中海战略,说得唾沫横飞,又开始描绘战后大英帝国宏伟的蓝图。行了,STOP,这次的对手不是蒋介石了,斯大林牛多了,他直接很粗暴地打断丘吉尔的说话,很拽地说道:“说些正经的好不?”估计丘吉尔没当场吐血就不错了。斯大林高度赞扬了美国人的霸王计划,也认为意大利的作战要有限进行,巴尔干别去动脑筋了。这下子搞得美国人心里大喜,更把英国晾在一边了。
      
        斯大林是何许人也,他一下就看出了英美的矛盾,立刻利用这个矛盾让德黑兰会议成了苏联人主宰的会议,他知道美国人现在在讨好他,于是他就同意美国人的方案,顺便问美国人要各种物资,对于英国人,他想了法子,不是中印缅战场的盟军司令是英国人么,我苏联也很支持英国人的啊,德国一垮,我立刻会向日本关东军发动攻击。
        果然是一石多鸟,既讨好美国,又让英国没话说,对自己的全球战略也很有用,顺遍还狠狠踩了蒋介石一脚,东北没蒋介石啥事,苏联帮忙解决。后来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东北的事情成了蒋介石永远的痛。
        会议开到11月30日,自知回天无力的丘吉尔被迫承诺于1994年5月进行霸王计划。这个大问题解决,大家松口气,当天晚上举行了晚宴,照旧嘛,哥俩好,心连心的,而且名义上还是庆祝斯大林69岁生日。
        第二天召开政治会议,美国人想乘热打铁,说服斯大林支持组建联合国并且负责东欧方面的德军,结果斯大林拒绝了,这下搞得美国人也有些兴趣索然,英国人则是更不爽,随后英美领导人乘飞机回开罗继续开会时,丘吉尔就表示要给苏联人厉害瞧瞧。
        再次在开罗开会,这次就英美两家了,丘吉尔自己保证的事是不能反悔的,所以美国决定开聊“霸王计划”的一些细节问题,丘吉尔肯定是不甘心,又搞花样出来,说直接猛攻法国西海岸风险很大的,不如在法国南部也来个登陆,是吧,这样保险多了。
        美国人一听,好像有道理哦,丘吉尔立刻再接再厉,不过现在船不多呀,要不你们的什么“海盗行动计划”就别搞了,把那些物资拿回来玩登陆算啦。美国人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评价他了,真是K他的心都有了。最后美国人直接拿出一份情报,这份情报还是英国的蒙巴顿勋爵自己搞来的,情报显示,如果不进行“海盗行动计划”,蒋介石将不会在缅甸攻势中投入一兵一卒,这下英国人没辙了。不过英美有些地方还是一致的,因为斯大林同意出兵远东地区,那中国人的作用就不这么明显了,缅甸的攻势不用搞得这么大,那些个关东军也不劳烦蒋委员长去搞定了。
      
        会开到这种程度,没人高兴,罗斯福总统最后思量再三,突然作出了惊人决定,这是他战时唯一的一次独断专行,他断然拒绝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劝告,宣布取消“海盗作战计划”,这个决定如同一个炸雷掉进了人群,英国人被电得浑身兴奋,而美国人则集体被打得发懵。
        为什么罗斯福敢下这命令,是因为他从史迪威那边得到了一个消息,史迪威在印度有3个中国师,就是后来的新一军新六军,史迪威已经开始用这3个师发动了攻击,反正蒋介石管不了他。所以罗斯福也觉得没蒋介石帮忙估计也行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蒋介石自己,中美通过驼峰航线死了N多人送进来的物资,首先被贪污了N多,随后蒋介石在前线已经基本停止了与日军的大规模冲突,干吗去了呢,还能干吗,围剿太祖呗,美国人就郁闷了,这些物资搞进来容易么,现在蒋介石乘机要求大量援助,美国人也有些不甘心,就考虑削弱缅甸的攻势来打击打击蒋介石。当然,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老蒋的实力问题,与其寄希望与老蒋,不如得到个苏联人的承诺来得靠谱,既然苏联已经承诺了,那么老蒋也就有些无足轻重了。
      
        虽然德黑兰首脑会议最后解决了盟国之间从哪条路线进攻柏林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仍然不能决定从哪条路线进攻东京。美国海军于十一月攻占吉尔伯特之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计划人员报告说:“中太平洋的战局预示从那里能较快地向日本推进。”在阿诺德将军的支持下(他需要为他的战略轰炸机找到能飞到东京的基地),金说服马歇尔同意以美国部队全力支持他发动的攻势即中太平洋的攻势。但同时,由于政治原因也不能放弃麦克阿瑟经西南太平洋向菲律宾发动的进攻。结果是决定继续进行这两个攻势,并指示“沿着新几内亚——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轴线发动的进攻将与夺回各托管岛屿的战斗同时进行。在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将建立一支轰炸机部队,以便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这样事情就很清楚了,尼米兹的路线是战略上的,麦克阿瑟的路线是政治上的,美国人显然是准备鱼和熊掌皆得了。
      
        美国目前使用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是B-29,这架轰炸机载弹大,航程远,最难得的是他还有自卫能力,不得已时还能跟战斗机搏斗一下,显然是轰炸日本本土的不二选择,但航程再远你也不能指望他从南太平洋或者夏威夷中途岛直接飞到日本本土去,所以美国人按照这个轰炸机的航程初步确定在攻下马里亚纳群岛之前先从中国的重庆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其实这个方案也不是很好,毕竟路也很远,经常从重庆起飞后到了日本匆匆投下炸弹就要返回,而且返航路上很多地方都是敌占区,万一有个闪失坠毁,就算没当场阵亡,也基本被俘。所以当时很多在华的美国飞行员背心上都缝着一块布,上面写着这个飞行员是美国人,是来中国帮助作战的,如果遇到困难,所有的中国军民都应积极帮助。但是飞行员的伤亡仍旧是比较高的。而B-29有个缺点在于它的起飞所需的跑道很长,一般的机场还不能用,所以蒋介石在重庆附近造了个机场,10万中国老百姓硬是用最简陋的工具建成了这个机场供美军轰炸机起飞。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两条路线的确认对于麦克阿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本来美国上层对于是否进攻菲律宾的事情一直闭口不谈,这让麦克阿瑟是很抓狂的,因为他一系列的战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收复菲律宾,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总统与圣诞节宣布了两条路线的确认对于麦克阿瑟来说他终于得到了上层的保证,他可以自由行动了。
      




返回目录

[72]   [73]   [74]   75   [76]   [77]   [78]  

[首章]  [尾章] 75章/共115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a055c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