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易读整理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小月就跟李中元说:你和财务以后要分多点精力到收帐上来,只要钱及时到帐,酒楼是有营利的。
李中元一听,靠,我说老子这么卖力,还挣不上钱,正纳闷呢,敢情根本原因在这儿,行了,我规定:从今天起,到酒楼吃饭一律不能挂帐,通通付现金。
大家说说,这家伙有没有脑子。
这酒楼本来就是为了公款消费开的,现在有营利也是公款消费在支撑,收帐困难也不是大问题,其实你只要拿着领导的签字去局里收钱就完了,财务手续虽然麻烦一点,只要盯紧一点儿,也没有不认的。
但你偏偏要让人家领导现场买单,哪位领导身上带着这么多现金啊,那年头又没信用卡,有信用卡人家也不见得愿意刷呢,公款请客哪有私人买单的道理。
李中元这么一搞,就把自己最后一条路给堵死了,领导们纷纷转了地方,你不让人吃,人家大把地方想尽办法招呼他们去吃,人家也不在乎晚收帐一、二个月,有了国家机关这块牌子做保障,比企业还稳当呢,这些饭店为了拉扰X局的头头脑脑,还要私下给些好处。
李中元的酒楼门可罗雀咯。
酒楼生意不好,李中元着急了,他没有好好检讨自己的经营方针出了什么问题,也没有花精力在内部管理上,反而想出了歪歪点子。
大家猜猜是什么点子。
他跑到夜总会,找了一帮从事特种服务职业的小姐,让她们做包房服务生,以吸引某些心里有想法的客户。
你还别说,这一招有点用,酒楼的人气立刻有所回升了,当然,酒楼的名声也就臭了,人家都说X局酒楼不是个正经的地方,有点脑子的家属都不同意自己丈夫去那种地方。
但李中元才不管别人的议论呢,挣钱是第一位的,只要能挣到钱,由得你们说去吧。
不过,李中元的做法还是欠缺了长久的考虑,这帮小姐虽然短期内给他带来了效益,很快他就头疼了:因为收入相差太大,酒楼服务员和包房小姐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想想看,某人一个晚上的小费,是另一些人一个月的工资,凭什么?就凭你们卖了二声嗲?
巨大的心理落差,从服务员到厨子集体消极怠工。
还有,包房小姐之间也有矛盾,她们这群人原本素质就不高,一个个社会习性很重,为了挣钱,互相挖墙角,抢客户,那是家常便饭,你坑我一把,我害你一下,骂着骂着就打起来了,互相抓着头发撕打,滚在地上哭闹,到后来这种事酒楼天天发生,乱哄哄的,还怎么营业?
李中元想,这帮人员还是要用,但这么闹下去酒楼就完了,所以要找个人好好管管,谁来管呢?李中元的主意打到谁身上了?
大家没猜错:小月。
小月的工厂一年前迁到了开发区,小月还是负责处理厂务方面的事宜,她的工作十分轻松,收入也还可以,就是上班的地方远了点儿,对家里的照顾就没以前那么全面了。
李中元是比较大男子主义的,他恨不能小月不上班在家伺候他和乐乐,可惜他没那个本事,每个月只拿一半工资的人,哪有能力让老婆不上班啊?还要靠老婆这份收入买米买油买煤气呢。
可是这回,似乎是个机会。
李中元就去做小月工作了,他把自己的境况,说的无比可怜,把形势,说的无比严峻,到了最后,他对小月说:“小月,我以前从来没求过你,可这一回你一定要帮我,咱们家能不能发达全看你了。”
嘿,这一招使出来还是满厉害的,小月哪受得了自己老公那么低的姿态啊,她心疼坏了,基本上没怎么考虑就答应去酒楼帮李中元。
知道小月这个决定,小晴和志远觉得她疯了,他们立刻找她谈话:“李中元那是脑子发昏呢,他那个酒楼,撑不了多久的,你可不能为了这,把自己的工作辞了,你今年四十二岁了,再干几年就退休了,现在这个时候辞职,那劳保,医疗,退休工资……可就什么都没了。”
可是,姐妹们,这个故事讲到现在,大家也了解小月这个人了吧,她平时还挺精明的,只要事情沾着一点李中元的边,就会犯傻。
她感谢了姐姐,姐夫对她的关心,却还是下定决心要和李中元“同生死,共进退”,大家也别再说什么吐不吐血了,人家可能是“越吐越快乐”呢。
按小晴事后总结这一段经历时说的:“小月心软,舍不得李中元吃苦是一点,不过她自己也有几分贪慕虚荣,当年李中元做商场经理的时候,她跟着风光极了,后来出了事,她也很失落,所以抓住个机会就扑上去了,也顾不上仔细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机会。”
唔,知妹莫过姐,小晴这说法很些道理。
小月下定了决心要自我毁灭,Z家人不能看着她就这么自我毁灭,还是志远想办法,找了好几层关系,给她办成了内退手续,不仅保住了职工身份,每个月还能拿80%工资,医疗劳保也齐全。
那时候,好多人想内退去做生意,一般人单位是绝对不批准的,凭什么你拿着厂子里的工资还在外面挣钱,美死你了。
小月进酒楼帮中元,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这帮包房小姐,唉,直说了吧,小月就是一妈妈桑。真是,当年知书达理,人如盈月般的美女啊,太折堕了。
你也别说,他们夫妻俩,以前可是特别要脸的,特别是小晴,就算在最穷最苦的时候,宁可自己省着,也要把家里人打扮的体体面面,也要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做人”。
这回,为了李中元所谓的事业,牺牲大了,什么也不顾了。
现在说说李家的第二件大事,乐乐没考上高中。
这事出来的时候,整个Z家族大吃一惊,没人相信啊。
那是95年的内地,不是08年的SZ,那时候,只要能读几分书的,没听说考不上高中的,除非你不学好,做社会油油,或者脑子笨,智商低。
可能有姐妹问,08年的SZ怎么了,在这里牢骚二句,深圳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严重不成比例,以至于按户籍人口配置的中学学位严重不足,去年的初中升学率只有54%,比内地大学升学率还低的多,的多,的多……
可乐乐人不笨啊,从小到大,除了他因当年难产呛了水,导致身体有几分纤弱,但脑袋瓜子挺好使的,这孩子,一直是小月和中元的骄傲,汇集了他们二个的所有优点,又聪明,又漂亮,反应快,嘴儿也巧,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汽车见了爆轮胎”。
打乐乐小时候,每逢家庭聚会,就是小月夫妻夸耀她家乐乐的大好时机,各种趣事,源源不断,主题无非是乐乐这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事,怎么就那么光彩夺目,硬是比同龄人出色呢?
在他们的大量的,长年累月的灌输之后,Z家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乐乐将会是Z家第三代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而这个最有出息,起点可不低,因为早几年,Z家第三代中的老大,小晴的儿子17岁就以Q市高考第4名上了交大,四年后又保送上了清华的研究生。
乐乐要怎么才能比大表哥更出息啊?莫非17岁全额奖学金上牛津,让小月也来本《牛津男孩李乐乐,不得不说》?
呵,呵,想着是挺美的,可惜,现在这最有出息的一个,没考上高中。
乐乐没考上高中,对于小月夫妻俩是沉重的打击,但对于Z家某些人来说,一点儿也不出奇,因为他们已经从乐乐过往的一些表现,看出了他身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比如,乐乐有一次放学到老太太家来,圆圆就在他书包里看到一张考了37分的数字卷子,可后来她跟小月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小月居然一点儿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然是乐乐没拿给家长看啦,那家长签名什么的,也是找人伪造的。
光这一件事,就看出:1,乐乐成绩不好;2,乐乐撒谎骗人;3,小月对乐乐监控不足;4,知道后还不马上纠正。
你说小月中元这当爹妈的怎么不好好关心一下啊?唉,事关自己家宝宝,人哪能客观,心里总抱着小时候美好的想法,以为自家儿子,就凭着良好的遗传基因,不用辅导不用督促,也出类拔萃呢。就算偶尔知道了一些不良倾向,也被他们解释为不小心失了手,别人冤枉的,最近身体不好……
孩子有了偏差,家长不是帮助他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而是紧张着帮他找借口,你说小孩还有改正的必要吗?躺在家长做的软棉花堆里做王子好了。
好啦,平时不管不管,放任骄纵,到了考高中可不暴露出来了?这人,丢大发了。
先不提丢人了,当务之急是,李乐乐怎么办?才初中毕业,哪有工作可做,就算有工作可做,肯定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比如建筑队的搬运工,街道市场上卖烤鸭的伙计,以李乐乐娇生惯养的成长经历,做不来!
回炉吧,重上初三,争取明年考上高中。
可那阵子,小月夫妻一门心思扑在酒楼生意上呢,家里一天到晚没人,让乐乐去老太太家吧,老太太七十多了,还有个五岁的孙女要带,还有,学习谁抓呢?
小月和李中元想来想去,只能让乐乐每天放学到酒楼来,给他找个包间,让他在里面做作业,到了饭点一家三口也可以跟着酒楼一起吃饭。
一开始效果还不错,把儿子放在眼皮底下,放学也不到处游荡了,吃饭问题也解决了,李中元有时还能指导一下功课。
创建缓存:e4193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