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易读整理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女孩不要判给妈妈,要判给他。女孩一开始恨我,非常非常恨我。但是,我很爱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她的爱与认可。最后,她爱我这个后妈胜过爱她的爸爸和她的妈妈。
Lisa的梦想如果就此结束,尚算正常。但她还有接下来的恐怖幻想:
女孩的妈妈蓄意报复,朝我泼了硫酸,我被毁容,我的爱人无比懊悔,他挖掉了自己双眼。我很丑了,但他看不见,我们就此厮守一生,爱的都是彼此的灵魂,而不是容貌、才华和金钱。
为什么一些女子会主动做第三者?盛可以的《道德颂》给出了回答,Lisa的这个梦想也给出了回答。
爱的失衡催生第三者情结
三角恋很容易被口诛笔伐,被视为洪水猛兽般的异端,但实际上,我们最初爱上一个异性时,几乎必然是处于一个三角关系中的。
这个三角关系,便是一个孩子和他的爸爸、妈妈的关系。
一般情形下,一个孩子第一个爱上的人势必是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不仅哺育他,满足了他的物质需要,也给了他温暖与安全,而满足了他的情感需要。
但到了3~5岁,孩子们对异性父母的爱达到了一个高潮。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称为俄狄浦斯期。这一阶段,儿子渴望妈妈爱自己胜过爱爸爸,而女儿则渴望爸爸爱自己胜过爱妈妈。敏感的父母会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譬如妈妈可能会感觉到儿子很粘她,并对爸爸有时会刻意疏远,而爸爸则会发现女儿很粘他,而对妈妈有时会刻意疏远。
俄狄浦斯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得以平稳度过,孩子与爸爸和妈妈的三角关系既充满爱又没明显的失衡,即异性父母既爱孩子但同时又爱自己的配偶,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对爱情就会有正常的渴望,但假若这一阶段没有平稳度过,那么这个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就容易出现种种问题。
俄狄浦斯期的偏差有许多种类型,容易出现的是妈妈爱儿子胜过爱丈夫和爸爸爱女儿胜过爱妻子,在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以后会有强烈的恋母情结,女孩则容易有强烈的恋父情结。
但假若出现了另一种偏差——孩子是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第三者情结。
可以说,第三者情结是一种弥补,童年时,一个孩子是俄狄浦斯期的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长大了,这个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渴望陷入一个三角关系中,渴望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一旦成功了,就可以弥补他的童年时的失败。
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三角关系,孩子就不会有第三者情结。
她们并不渴望真正的成功
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竞争关系,有第三者情结的人,并不会追求简单的成功。相反,他们有着强烈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成功,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另一方面,他们又畏惧这样的成功。所以一旦看到成功即将降临时,他们就会逃跑。
之所以畏惧,源自两种童年时的俄狄浦斯期的复杂心理:首先,不管同性的父母多么令自己不满意,一个孩子天然会渴望获得同性父母的爱,假若异性父母单纯地爱自己胜于爱配偶,这个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和罪恶感;其次,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父母是无比强大的上帝,孩子渴望获得异性父母的爱,但他们同时也会畏惧来自同性父母的惩罚。
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在《道德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旨邑渴望将水荆秋从梅卡玛身边夺走,而这种渴望的潜意识深处的含义是,将“爸爸”从“妈妈”身边夺走。
然而,一旦这种渴望真正实现时,她又会立即逃走。水荆秋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于是她似乎一直渴望打败梅卡玛。然而,在认识水荆秋三年前,她已做过一次第三者,但当那个男人和妻子离婚并准备和她结婚时,旨邑断然结束了这个关系。盛可以用“索然无味”来形容旨邑当时的感受,但除了这种感受,更深层的感受或许是内疚感和罪恶感。
这种内疚感,最后旨邑强烈地意识到了。盛可以写道:“此刻,旨邑仍感觉对梅卡玛的巨大歉疚,她后悔给病弱的梅卡玛打电话……”
这是一种奇特的迷局,我听到几个故事都是这样:当男人结束与妻子的婚姻关系,准备娶另一个主动陷入这个三角恋的女子时,这个女子反而后退了。
这不难理解,在童年时,一个小女孩决不会渴望妈妈离开家,她渴望的其实只是爸爸既爱妈妈也爱她。
因为他有女友,所以爱上他
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女儿,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关系。这时,容易产生的情形是,某一个女儿在爸爸心中被列在最后一位,既是与妈妈竞争时的失败者,也是与姐姐或妹妹竞争时的失败者。
假若这种情形出现,这个女子可能会收获这样一个结果:既难以与年长的同性交往,也难以与同龄的同性交往,她会倾向于与所有的同性为敌。
琳是一个33岁的广州美女,但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从21岁到现在,她谈过三次重要的恋爱,三次都是三角恋,每次都是她事先知道对方有女友或家室,而且感情很深。
第一次恋爱是大学刚毕业时,当时琳和十来个同龄人去郊游,晚上大家挤在一个大房间里打地铺,都睡不着,于是一个挨一个地讲起自己的感情。一个男孩自豪地说,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友,她非常爱他,他也非常爱她。
琳回忆说,这个晚上大家聊完后,她就爱上了这个男孩。她说,这个男孩很帅气很优秀,所以她爱上了他。但这个晚上如此重要,我猜测,琳之所以爱上这个男孩,是因为这个男孩有一个优秀的女友,琳潜意识深处渴望和这个女孩一较高下。这个女孩越优秀,这个男孩越爱她,琳对这个男孩的渴望就越强烈,这和旨邑的渴望是一样的,“她似乎要的不是婚姻,她进行的不是一次恋爱,而是击败另一个女人”。
很快,看似性格被动的琳主动追求这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也脚踏两条船,周旋在两个美女之间,但当她们两个逼男孩做抉择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女友身边,这令琳大受打击。此后,尽管追求者很多,尽管男人女人都夸她性格好且漂亮迷人,但她一直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不可能得到一个男人全部的爱。
23岁时,琳遇到了一个有妇之夫,他狂热地追求她,她则很快陷了进去。
厦门婆婆北京媳----西青贝贝
前一阵子我的朋友小雨离婚了,带着肚子里的孩子离开了婆家,现在住在厦门鼓浪屿附近,以教钢琴和补习英语卫生。
小雨,娘家在北京,父母都是老干部,在北京二环内有两套房子。
小雨丽质天成,蕙质兰心,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下,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皆通,但多少都学过那么一些。小雨的钢琴已经达到最高级(不知道是多少,我是音乐白痴)。
离婚的时候,小雨已经怀孕3个多月了,她没有告诉那个家里的任何人。家庭和婚姻的重重矛盾,不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消失。相反地,因为这个孩子,小雨决定尽快离婚。
离婚书拿到了,小雨冷冷地扫了一眼那个男人,那个依旧温文儒雅的男人。一个皮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说小雨,你要离婚也要先打掉孩子再离啊。
小雨说:“小西你想不到吧?我要这个孩子,而且,只有我会拥有这个孩子。”
我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想法?
北京的家,小雨已经不能回去了。如果回去,父母肯定押着她去把小孩打掉。婆家,小雨对他们只有蔑视。天大地大,小雨想着她能到哪里。终于决定了,还是留在厦门吧,毕竟这个城市,她还熟悉,肚子里的孩子,也经不起劳顿。
我帮着她分析了这些想法,却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我知道,她一贯的坚强和淡定。鼓浪屿附近,风景秀丽,祥和安宁,南普陀的香火,也许能带来庇护和祥瑞。
小雨的婆家是闽南的一个世家,曾经书香门第,还是官宦世家,80年代转而经商,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一代。当初找媳妇的时候,小雨婆婆一心想的是从闽南找一个同样书香门第的,这样才配得上他们家的调调。
小雨的老公,就叫雨夫吧,是当年厦门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到北京读研的。
雨夫温文尔雅,学贯中西,毕竟是世家出生的。雨夫,拥有南方男人的儒雅细致,又没有商人家庭的市侩,于是很快成了众多女孩心仪的对象。
小雨,从小生活在父母严厉的约束下,性格沉静大方,平时并不张扬。但是父母都是干部,潜移默化间教给了小雨独立自强坚定的心性。
在一次校园级的活动中,小雨一首钢琴曲技惊四座,也惊动了负责策划活动的雨夫。具体恋爱过程省略,总之到后来两人两情相悦,先带回去见小雨父母了。
小雨的父母很开明,但开明不等于无知。他们考虑了方方面面,劝小雨说两个人在一起不太合适。小雨说:“两个人心灵相通,有共同的志趣爱好,怎么会不合适?”小雨爸说:“心灵相通是一方面,但是你想过现实问题没有?是雨夫留在北京发展,还是你跟他走?”小雨妈妈开始落泪:“雨儿啊,你从小在妈妈身边,妈怎么舍得你离家那么远?”小雨说:“你怎么知道我们一定会去厦门?”小雨的爸妈对视一眼,说:“雨夫还没有跟你说到这个问题吗?你们可以先商量这个问题,要是商量好了,你还是要和他一起,那我们就见见他。”
创建缓存:585cc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