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阳光明媚BO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5-02-0215:05:01
3窦武当政(3)
刘淑字仲承,河间郡乐成县人。祖父刘称,司隶校尉。刘淑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宗室子弟。
刘淑年轻时学习《五经》,学成之后便隐居不仕,办学讲书,拜他为师的学生达数百人。当地官员以礼相请,五府连续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去。永兴二年(154),司徒种暠推举刘淑,刘淑托病辞谢。
刘淑连续的推辞让桓帝吃惊不已,桓帝斥责当地政府,申令当地政府征召刘淑,要是刘淑托病不来,就算是用轿子抬也要把他抬来。刘淑看皇帝下定决心,不得已去了洛阳。对答桓帝所问问题之时,刘淑对答入流,被评为天下第一,任命他为议郎。刘淑又多次陈述时政的得失,预测即将发生的灾异,都有效验。后来,刘淑被升尚书,接着升任侍中、虎贲中郎将。
当然,刘淑被称为“三君”,并不只是因为他有能力有口才而已。他向桓帝上疏认为应当罢斥宦官,桓帝并没有同意,只不过因为刘淑是宗室的优秀人才,他才没有降罪,对他特别敬重,桓帝遇到有疑惑不决的事情之时,经常秘密地询问他。
刘淑虽然并没有当上三公这样的高位,但他是宗室子弟,又是桓帝亲近敬重的大臣,进入“三君”也是没有争议的。
次于“三君”的是所谓的“八俊”: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寓(下为“禹”字)。所谓“俊”是世间的精英。
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祖父名李脩,是安帝时期的太尉。父亲名李益,担任过赵国相。李膺这人性格孤高,不善交际,只把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朋友。
李膺被当地官吏推举为孝廉,被司徒胡广征召,被推举为优秀人才。后来,李膺升为青州刺史。郡守和县令们害怕李膺的威严和明察,大多数听到李膺来青州的消息就弃官离去。李膺还担任过渔阳太守和蜀郡太守这两个职务。由于母亲年老,朝廷批准他不当官的请求。
李膺担任护乌桓校尉时期,鲜卑多次侵犯边境,李膺带领士兵与鲜卑骑兵交战,冒着鲜卑人的箭雨进行冲锋,即使身上多次负伤,但李膺拭去鲜血继续奋力搏斗。鲜卑骑兵丢下两千具首级之后败退了。此后,鲜卑每次侵犯都会在李膺那里吃瘪,他们便非常畏惧李膺。
李膺后来因公事免官,只好回到家乡居住,在故乡,李膺也没闲着,他教授学生,传播知识,很多人知晓他的大名便来向他请教,作为他的门徒。一个叫樊陵的南阳人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认为他不符自己心意便谢绝了他。樊陵后来果然依靠阿谀奉承亲近宦官并且花了很多钱财得到了太尉的高位,被有气节的人视为耻辱。樊陵最后在袁绍诛杀宦官之时被袁绍的手下所杀。
名人荀爽曾经去拜访过李膺,恰好李膺想出去,正要一个司机,荀爽便为李膺赶车。回家之后,荀爽心情不错,他高兴地说道:“我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
永寿二年(156),鲜卑侵犯云中,桓帝听说李膺有才能,于是又征召他作度辽将军。先前,羌人掳掠疏勒、龟兹等国,多次抢掠张掖、酒泉、云中各郡,百姓多受祸害。自从李膺到达边境之后,鲜卑人听到消息就都不敢抢劫了。以前掳掠的男女,鲜卑人统统送还到边境。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延熹二年(159),李膺升为河南尹。这时,宛陵的豪族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回家,他为人贪婪,在任上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得到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郡府厕所中的奇巧物品,他也用车子拉了回家。李膺上表想要治他的罪,羊元群便贿赂宦官,李膺反而被判为诬告,发配到左校服苦役。李膺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人志气相投,这次冯绲、刘祐也因犯罪被发配到左校服苦役。幸好时任司隶校尉应奉上书陈述三人的冤屈,三人才得到释放。
李膺后来担任司隶校尉,处死了张让的弟弟张朔,从此,李膺便和宦官集团不共戴天。后来更是发生了党锢之祸,李膺被逮捕。结果桓帝大赦天下,李膺因此免官回故乡,住在阳城山中。天下的士大夫都认为李膺的道德高尚。陈蕃被免去太尉之后(接任的周景也不久去世),很多大臣都有意让李膺任太尉之职。
曾经为李膺驾车的荀爽一直把李膺当做自己的父亲看待,李膺名气太高,荀爽担心他因此而惹祸,便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够明哲保身:“我很久都没有听到您循循善诱的教训,登上高山遥望思念先生,度日如年。我知道您因正直仁义不被当世所容,便以山水为乐,在阳城安家。我家正在相距不远的地方,道路也十分平坦,我本当马上前去拜访,但是我身体有病,未能成行。近来听说皇上发怒,罢免陈蕃,人和鬼一同谋划,认为天子正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料天刚刚亮却受到伤害,天要亮还没亮,霓虹色彩纷乱,弃君子同小人。现在正是天地气数紧闭,大人被贬不用之时,明智的人看到了危险,就抽身出来远离伤害。虽然这样有负众望,暗中却符合人们私下里希望大人保重的心愿。想来人们都会十分欣慰,不感到遗憾。希望您无事养神,插上房门不声张,听任社会自己变化,让他随着时代起伏发展。”但是李膺不听。
日期:2015-02-0215:05:38
4窦武当政(4)
荀昱,是荀爽父亲荀淑的哥哥的儿子,他还有个兄弟叫荀昙,荀翌曾经做过沛国的国相,荀昙曾经作为广陵太守,两兄弟都嫉恶如仇,立志铲除宦官势力,宦官的支党残余只要在他们所管辖的两个郡国,哪怕只有一点点过失也要严惩。荀翌后来和窦武等人密谋消灭宦官集团。
创建缓存:5aaec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