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47节

阳光明媚BO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5-03-0514:04:09
        4第二次党锢之祸(2)
        党锢之祸不断扩大,因为党锢而死的人就有一百多人,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贬到蛮荒边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天下的英雄豪杰和拥有良好声誉的儒家学者,宦官一律指控他们是奸党。一些有私人恩怨的人,就算是被瞪了一眼,他们也都趁机报复。郡县的官员拿到捉拿奸党的圣旨到处抓人,就算没有被列入名单的人也都被抓捕。因为这次事件被处死、放逐、罢黜和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就有七百余人。
      
        夏馥听到张俭逃亡之后,叹息道:“自己做的孽就该自己承担,张俭却凭空牵连善良的人。一人逃命,万家受到大祸,就算逃出去了,还何必活下去?”因此,夏馥没有逃到别人家里,他把胡须剪掉,改变了自己的容貌,跑到林虑山中隐姓埋名,当人家的佣人。他亲自烧炭做饭,搞得自己形容憔悴,经过二三年之后,没有人知道是他。后来,夏馥的弟弟夏静乘着车子载着缣帛,到当地的集市寻找哥哥。夏馥易容之后,连夏静都不认识他了,直到他听见夏馥说话的声音,才发现了夏馥,并向夏馥跪拜。
      
        夏馥假装不认识夏静,故意跑开。而另一方面,夏静好不容易找到哥哥,怎么会放弃?他追到夏馥所在的旅舍里,同夏馥一同休息。到了晚上,夏馥这才悄悄地对夏静说:“老弟,我因为恪守正道,仇恨邪恶,被掌权的宦官所诬陷。我千辛万苦的来到这里,只是想在这里苟且偷生,保全性命,老弟为什么载着缣帛来找我呢(奴仆拥有缣帛就会引人猜疑)!你这是拿祸患来找我啊!”于是,他天亮之后就离开了。他在党禁没有解除之时便去世了。
      
        东汉帝国内的大清洗震惊了很多士大夫。郭泰听到党人相继惨死的消息之后,暗地悲恸道:“《诗经》里有句话,‘人才消失,国家危亡。’东汉王朝就要完蛋了,只是不知道‘乌鸦飞翔,落在谁家’。”郭泰虽然喜爱评论人物,但从不触及对方隐私,因此他能在党锢之祸中幸免于难。但是,对于郭泰来说,没有朋友的日子是悲哀的。建宁二年(169),郭泰卒,年四十二。
        郭泰死后,和他志向相同的士大夫们为他送葬立碑,一个叫做蔡邕的人为他做碑文,蔡邕很有名气,十分善于写碑文,很多达官显贵都会请他写碑文歌颂先辈。后来,蔡邕遇到了卢植之时说到了这件事情,蔡邕说道:“我做的碑铭大大小小也有很多,但是写完之后,我都有些惭愧(因为有些吹牛的嫌疑)。只有写郭泰的碑文,我问心无愧(因为我所夸赞的都有理有据,不是吹牛)。”
        在大难面前,有的士大夫选择逃避,有的士大夫选择自首,还有的人选择了拯救。
        中常侍张让的老爹死了,装着他遗体的棺椁运回颍川老家,葬礼上,虽然全郡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来参加葬礼,但知名的士大夫却一点也不给张让面子,张让对此十分生气,并将其认为是奇耻大辱。只有颍川人陈寔一个人哀悼。陈寔虽然没有躲过第一次党锢之祸,被捕入狱,但第二次党锢之祸时,张让已经是中常侍了,而且他非常感谢给他面子的陈寔,因此陈寔并没有受到牵连。陈寔还希望张让出面保全很多人,张让也都照办了。
      
        南阳郡人何颙(后来赞扬曹操能够安定天下的那位)因为与陈蕃、李膺二人交好,因此成为了宦官的打击对象,他于是改变自己的姓名,逃亡汝南郡境内。他所到之处结纳豪杰,因此在荆州、豫州一带出了名。袁绍仰慕他的为人,悄悄地与他往来,并且盟誓。党锢之祸时,很多人遭了难,何颙便私自跑到洛阳,与袁绍计议。对一些穷困无助的人,他们帮助其渡过难关。对一些被追捕的人,他们便为他出谋划策,让他们能够逃跑或隐藏起来。他们的举动使得不少人免于这场大难。
      
        日期:2015-03-1021:08:20
        5第二次党锢之祸(3)
        在这场关于士大夫的灾难之中,还有的人选择逃避,最后活了下来。
        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这个人很有学识,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当官。郭泰对他很惊奇,蔡邕被征召之时也想让他前去,太尉黄琼也曾经征召过他,但是他都拒绝了。
      
        他虽然身居外黄,但是政治嗅觉十分敏感。范滂等党人在洛阳议论朝政之时,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害怕不利的舆论,便对他们推崇备至,太学士也争相仰慕党人的风度,认为隐居的士人会得到重用。
        只有申屠蟠一个人叹息道:“战国时代,各国隐居的士人肆意议论国家大事,各国的君主甚至亲自为他们拿着苕帚扫除作为前导(生怕惹恼了这些士人)。结果怎么样,秦始皇一个焚书坑儒,士人完蛋了吧!我看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悲剧就会上演。”
        申屠蟠准确的预测出了政治风向之后,他便离开了家乡,就算把梁国和砀县之间的这一块找遍了,你还是找不到他的踪影。显然,申屠蟠躲起来了,虽然他并不是党人。
        他随便找了些粗树枝给自己盖了间房子,而他本人便如同佣人一般做家务,凡是亲力亲为。不出申屠蟠的所料,党锢之祸开始,党人之中,有的死了,有的被判刑,连累了好几百人,只有申屠蟠置身事外,安然无恙。
      
        对于明哲保身的郭泰和申屠蟠,司马光评价道:“天下政治清明之时,正人君子在朝廷之上可以扬眉吐气,依法惩治小人的罪过,没有人敢不服从。天下政治混乱之时,正人君子闭口不谈,以防小人的暗害,但最终还是不能避免。党人生活在政治昏暗混乱的年代,又不担任朝廷的高官显位。面对天下的民怨沸腾,党人们却想用舆论去挽救。他们评论人物的善恶,斥责恶人,褒奖善人,但这些行为就像用手去拨弄毒蛇的头、用脚去践踏老虎和豺狼的尾巴一样(愚蠢)。结果呢?自己遭受酷刑,还把灾祸牵连到朋友。读书人被大批杀害,王朝也跟着灭亡。岂不可悲?!其中只有郭泰最为明智,竟然可以保全自身,申屠蟠也见机行事,不到一天,便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卓识远见,不是平常人所能赶得上的。”
      
        我们说,读一个人写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司马光后来官居宰相,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写出《资治通鉴》这么伟大的书籍,不得不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但是从这一段看出,司马光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好像只学会了明哲保身,按照他的道理,一个王朝要是衰落了,大臣们就该袖手旁观,像郭泰申屠蟠一样保全自己,不应该像陈蕃、李膺、范滂等人一样大声呼喊。如果按照他的理论,岳飞、于谦、袁崇焕。康有为这些人就应该为自己着想。国家?哦,对不起,我们没有国家,我们只有自己。在我看来,正是一个个想要明哲保身的人(以太尉胡广为首)葬送了东汉王朝,使得天下重新大乱。
      
        Ps;腐朽的官场,宦官的魔手,再加上灵帝的荒淫无道,这个王朝已经无药可救,我所能做的,只是将他临死前的光辉和龌蹉展示给世人而已。
      




返回目录

[144]   [145]   [146]   147   [148]  

[首章]  [尾章] 147章/共14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d726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