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新宋-十字(1章/150章)

第1章

阿越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新宋-十字》
      作者:阿越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01声名鹊起
      楔子
      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吗?
      历史中存在过无数的偶然,偶然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偶然将历史定格于今日的模样……
      如果,命运突然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偶然,我们曾经熟知的历史,将走向何方?
      因为不可知的原因,西元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石越,站在了一千年前的土地上,时间是北宋的熙宁二年,距离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还有二十六年。
      这是中华文明造极的盛世,但盛世中的北宋,已经将一只脚迈入了深渊──百年来政治与军事的积弊,异族铁骑侵略的威胁……
      政治家王安石,正在主导着一场试图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变革,那些曾在历史中闪过耀眼光芒的星宿们: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已经开始了他们激烈的交锋与碰撞……
      千年时光积累的智慧经验,最终只与千年前的古老文明温和的碰撞。
      碰撞中,一个野心家,开始着手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
      他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建大学、办报纸、炼钢铁、造火器……石越在这个时代,播下了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的种子,他企图以此来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对于结果,他也只有无限的茫然……
      偶然的机遇,是否最终会改变历史原来的进程呢?
      八百二十九份殿试试卷,堆成高高的一叠,放在崇政殿的御案上。
      赵顼坐在御椅上,手执朱笔,亲自检阅试卷,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殿试。
      宋朝的第六代皇帝,此时不过二十二岁,身上还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稚嫩。
      殿试的考官们,屏声侍立在殿中。
      「陛下,殿试的第一名,臣等商议,取的是上官均,第二名,是叶祖洽……原来的省元陆佃,取在第五……」殿试编排官苏轼,欠身禀道。
      皇帝「嗯」了一声,随手抽出几份试卷,信口问道:「石越呢?他有没有参加这一科的考试?」
      「回禀陛下,臣等没有看到石越的名字。」
      「是吗?」皇帝的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但是《论语正义》的其他几位作者,大部分都参加了这次会试,并且都取得了殿试资格。」
      「唐棣、李端敏、柴贵友、柴贵谊……」机灵的内侍,早已经从试卷中,替皇帝翻出这些人的试卷,恭恭敬敬地摆在皇帝面前。
      「怎么只有四份?」赵顼一面翻阅,一面问道:「还有一个桑充国呢?」
      「桑充国也没有参加大比。」参知政事王安石,硬生生地回道。
      他并非不了解皇帝的心情,整个汴京城,都在抢购一本由六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合着的新书──《论语正义》。
      书中的才学与见识,让饱学的王安石也为之惊讶、赞叹,更何况,是求才若渴、一心求治的年轻皇帝?
      但是,现在毕竟是殿试!
      八百多名精英士子,都在京师翘首等待皇帝宣布最后的名次,整个天下,都在注视这个荣耀的时刻,即便是皇帝,也没有任性的理由。
      赵顼察觉到了自己这位丞相的不悦。和他的祖先一样,他早就习惯了士大夫的矜持。
      年轻的皇帝,朝王安石微微颔首,摆出一本正经的神态,向苏轼问道:「这几个人,排在几甲?」
      「陛下,都在五甲。」
      「那么,全部升入四甲,赐进士出身吧。」皇帝说完后,目视同平章事陈升之,笑道:「宰相给朕读读叶祖洽的策论。」
      「是。」陈升之小心地捧起一份试卷,用带着福建口音的官话,高声读道:「祖宗多因循苟且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赵顼静静倾听,待陈升之抑扬顿挫地读完,忍不住夸赞道:「这个人很有见识,文章花团锦簇。最难得的是,能够体会朕变法图强的用心。
      「这个叶祖洽的见识,朕以为在上官均之上,朕决定取他为状元。」
      「陛下!」苏轼大步出列,高声反对道:「臣以为不可,叶祖洽诋毁祖宗,怎么可以做状元?!」
      赵顼一怔,下意识地将目光转向王安石。
      王安石缓缓出列,从容说道:「陛下,叶祖洽为状元并无不妥。
      「苏轼虽然才高,但是所学不正,且不得志,才会如此愤世嫉俗,其言实不可听。」
      苏轼万万不料,王安石会当面说出这样的重话,几乎气结,脸立刻涨得通红,正要辩护,赵顼已经说道:「朕意已决,便定叶祖洽状元!」
      「陛下英明!」一片顺从的祝颂声,淹没了苏轼的难堪。
      考官吕惠卿,不动声色地望了苏轼一眼,心中充满了得意之情,「识时务者为俊杰,皇上既然锐意革新,他取的状元,又岂能是抱残守缺之人?
      「我将叶祖洽选在第一,你偏偏要改成第二,活该受此羞辱。」
      赵顼完全没有意识到,自从他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来,席卷朝野的新、旧两党的斗争,已经刮到了这次的殿试之中。
      「等到集英殿唱名赐第的时候,朕定要亲眼看看《论语正义》的作者,究竟有多年轻!」皇帝的心中,又想起了与殿试完全无关的事情。
      第一章 雪日
      时间倒溯五个月。
      熙宁二年十月,如果用西元纪年的话,是一0六九年,距离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还有二十六年。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飘飘茫茫的大雪,给古老的开封城裹上了银装。
      来往于汴京城的人,都一无例外地戴着斗笠、穿著蓑衣,在深达一尺的雪中艰难跋涉。
      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马车也已经不可通行了。
      号称「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汴京,因着黄河的结冰,便是连那汴河之上,也缺少了以往的热闹与喧嚣。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开封外城的士兵们,也变得非常懈怠。
      他们把兵器斜靠在城门的洞壁之上,不停地搓着双手,来回走动,咒骂这个倒楣的天气。
      偶尔有几个卖柴卖炭的农夫,挑着柴炭经过,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他们通过了。
      大宋建国一百多年,汴京城从未发生过什么乱子,在这承平的年代,更加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守城的士卒们,只盼着能回去喝一口热酒,躲在火坑边美美地休息。
      但是,此时在汴京南城墙最西边的戴楼门下,士兵们却不得不勉强拿起冰冷的兵器,警惕地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
      白色光滑的奇异衣服,浅浅的平头,头上却没有戒疤,身材高大,皮肤白晰,真是个非僧非俗的怪人!
      穿著白色羽绒大衣的石越,望着这些目光中充满警惕的士兵,也开始不安起来,戴楼门前的行人,不过稀稀数人,怎么看,他们也像是针对自己来的。
      两天之前,石越莫名其妙地出现在距离开封三十里的一个小村庄边上时,那些村民们看着他的表情,与这些兵丁们一模一样。
      他使劲晃了一下头,「这里不是西元二00四年,这里是西元十一世纪!」
      石越在心里默默地重复着,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自己现在所处的时代,如果不是作梦的话,的的确确是西元十一世纪。
      做为一个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对于熙宁二年,他有深刻的印象──这一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这两天以来,石越一直在强迫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如果是个梦的话就好了,但是,梦里为什么会有冷、饿、痛、疼呢?
      石越控制着自己凌乱的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开封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墙,被刻意砌得弯弯曲曲的,像一条白脊背的巨龙,伸向远远的烟霭里;宽达十余丈的护城河边,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臃肿的「银条」。
      真是雄伟的城市!
      即便在这样的时刻,石越也忍不住在心里发出一声赞叹。
      若不是身处如此吊诡的境地,能够亲眼目睹开封古城,这会是多么让人陶醉的事情呀?
      但在这个时候,石越却只盼着这个游戏快点结束。
      「我真的快要疯了,爱因斯坦!耶稣基督!真主安拉!如来佛祖!玉皇大帝!」石越低声嘶吼着,抑制不住地蹲下身子,抓起一大把雪,使劲抹在自己的脸上。
      刺骨的冰凉,让石越慢慢地又冷静下来。
      「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总得先活下去。」正是抱着这个信念,石越才决定冒着严寒大雪,来到开封。
      「我不会垮在开封城外的。」他站起身来,拍去身上的落雪,抬头望了一眼这座千年后只存现于典籍中的伟大都市的城楼,从容地迎着那些守城卒,走了过去。
      士兵们正在交头接耳,猜测着石越刚才举动的意义。
      见「怪人」朝城门走来,一个小头目直接走到石越跟前,缺少中气地喝道:「你是什么人?有路引没有?」
      宋代的官话,发音与普通话很不相同,懂得许多方言的石越,也只能够勉强听懂。
      他停下脚步,傲慢地回道:「我从华山来,我家世代隐居华山,不知道什么路引。」
      这是早就想好的托辞,但是,发音却颇显怪异,倒似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开封官话。
      小头目细细打量着石越:「怪人」虽然装饰奇特,但是那件衣服,看起来却不是一般人穿得起的;他态度傲慢,想来必有所恃;此人又自称是来自华山的隐士,但凡隐士,与朝中的大官们,十之八九都有牵扯不清的联系──最起码,也是读书人。
      这年头最难料的,就是读书人了,自己可不好得罪,混口饭吃也不容易。
      而且,这个「怪人」眉清目秀,肤色白得像个女人,更不可能是党项人、契丹人。

    下一章



返回目录

1   [2]   [3]   [4]  

[首章]  [尾章] 1章/共150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42eed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