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书生窗间老一经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新书一发到学生手里时,大家都会按读小学时养成的习惯DIY地给新书包上一个书壳,采用的材料大都是旧挂历纸。把挂历纸有图案的一面朝里、空白的一面朝外包在新课本上,同时挂历纸要裁得比课本封面稍长稍宽、然后将这些多出的部分就朝里弯折以扣住课本的封面,这样一个起保护课本作用的书壳就做好了,最后只需在空白的书壳正面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所在班级就可以了。当时的人都是习惯成自然地要给新书包上个书壳,所以都早早地准备好了挂历纸这样的材料,只是始料未及的是初中发的教材远比小学要多,于是大家一时就手忙脚乱了。有了这次教训,到了以后发新书的时候班上就再没有人愿意给书包什么书壳了,都觉得太麻烦了;另外,大家读了几天初中了那眼界都开阔了,就算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书壳也赖得去为之了,而实际是那时现成的尼龙纸做的书壳是没处买的。
话说宇刚进入这初一(6)班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同桌是一个姓刘的女生,她就是那天宇来学校报名时在教室外的柱子旁盯着宇的脸说了句“青蛙‘田鸡’”的那个女孩子。当宇正低着头忙着包自己的新书时,刘碰碰宇的胳膊肘、然后指着她自己旁边另一组上、与她隔了些过道的男生说:“嗨,你看他包来的书壳既好又快,我来不及包的书就是让他给我包的。你咋不也让他给你包包呢?”。宇问刘说:“你确定他给你包了书壳的?”,刘回答说:“骗你干吗?”,宇说:“那好,我还有两本书没包,你给我把书和挂历纸递过去请他给我包一下吧。”。刘说了声“好”,宇就低下头顾自修理起自己刚包上的那几个蹩脚的书壳来。
突然只听那个男生声音不大但语气很重地说了一句:“小娘生(的),你敢不把这些给我拿回去?!”,宇抬头去看时只见他整个脸扭曲得很难看,自己的书和挂历纸则被放在他的课桌上。这时刘伸长脖子小声跟那男生说:“你本来讨的进的,他使你讨不进了。…是你的什么,老婆啊。噢,介慌的!”。宇看了那男生的行为除了心想“咿,这人怎么这么凶啊!”就没什么其它反应了,,过了好一会儿那男生才舒展开脸来小声说了句:“他自己要死,我有什么法子啊,就随便他去把肠子悔青好啦!”。说完,他就“pia,pia”地三两下子就把宇的书包好了。
宇后来才知道这个叫峰的男生是先知先觉的,峰根据这个本事老早就知道宇和他之间以后会发生点什么不幸,于是在宇快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来跟宇说这事了,但由于所谓之“天机不可泄漏”,绝大多数情况下峰只能通过宇碰到的人来跟宇说的。这些按峰的要求跟宇说些什么或暗示些什么的人,据峰的原话,是“被夹子夹住了脚的”,所以需要“回夹子”以不再被夹子夹住的。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些人“回夹子”又只能说得相当隐晦,连峰自己说是在“打哑谜”的,是很难使人明白什么的,本帖中这样的哑谜就已在前面例举了一些了;但峰也说了,当不断有人在宇的面前说些诸如“乌林鱼,因为屁股没有所以轿车开去,门堂子卸去”之类没头没脑的哑谜,宇也应该有一种不祥之感,也该用心去关心一下身边到底在发生些什么了。其实身边发生的一切宇都是听到、看到的,只是宇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去懒得去过脑子想想;另外孤僻的宇自幼是个几乎没有跟人训练过谈话技巧的人(生活中宇与家人只说些生活琐事,谈不上什么沟通技巧),可以说宇是个还没摸到人与人之间交谈的门道的人(说来好笑,但其实只要静心想想,其实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一开始的混沌状态通过实践,再到逐渐摸着门道的)。那个时候宇跟人说话时,当某甲说了一句话宇常接不了甲的话去说下一句的,但这话在乙丙丁等许多人看来又是有必要说的,为此宇常受人埋怨;有的时候宇突然灵感一来,想到一句跟某人去说是挺有意思的话,结果拿到当面去说时却往往被对方轻描淡写的一句回话就使宇哑口无言了。峰有时候叫人回夹子时也会跟宇说明白一些的,但往往是在趁宇不经意的时候说的;如果宇正全神贯注的时候,回夹子的人会把声音压得低不可闻的,或是边上会有人同时在大声吵闹的。据峰后来说,他先知先觉的本事是不能随便用的,否则他就立马会有性命之忧的,所以他跟宇说一些未来如何的事都是由先知先觉本事自身附属着的使用条件严格限制的,和宇说到什么程度、怎么说、什么时候说都不是峰自己说了算的。峰叫人回夹子时也不一定是和宇说话了,很多时候是宇路过一个地方时由边上的人在相互说着什么而已。峰叫人回的夹子,宇目前基本上还大都能回忆起来的,之所以还会出现后来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宇当时把这些耳朵无意中采集到的信息只放到了存储器里,而没通过中央处理器去好好地经过数据分析而已,但峰后来说是宇人没力气才没听到回夹子的人说的话的。在宇现在回忆看来(宇经历少,记忆力好,所以基本上都能回忆起来的),在峰从一开始叫人回夹子到宇和峰之间弄出事来的十一年里,峰跟宇明说的夹子不过几十次(绝对低于一百次)而已,这几十次中宇能清晰听到的、同时又是到了理解得了的年纪的又少之又少,但就包书壳这茬来说应该是说得有些清楚了的。
宇初中读了几天后,就不断有人来回夹子说“我来把夹子回回光,话道以后我不会再碰到他了。”,这里既有宇没读初中的小学同学,也有宇一个村子里的人,甚至还有宇不认识的、只是路上看到过的人。话说那个陈明、张方和周军都分在了初一的其他班里,彼此就疏远了,与宇同在一个班的小学同学只有李刚、李鸿飞和鲁谨等人。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后,女生联合起来向佟老师表达了男女同桌的不满,于是改为了同性同桌、前后桌是异性搭配的座位排次。那个刘后来跟人说起以前的事,想急于撇清什么地说:“我和宇是从没坐过一个课桌的。”。
日期:2012-03-04 09:13:47
新书一发到学生手里时,大家都会按读小学时养成的习惯DIY地给新书包上一个书壳,采用的材料大都是旧挂历纸。把挂历纸有图案的一面朝里、空白的一面朝外包在新课本上,同时挂历纸要裁得比课本封面稍长稍宽、然后将这些多出的部分就朝里弯折以扣住课本的封面,这样一个起保护课本作用的书壳就做好了,最后只需在空白的书壳正面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所在班级就可以了。当时的人都是习惯成自然地要给新书包上个书壳,所以都早早地准备好了挂历纸这样的材料,只是始料未及的是初中发的教材远比小学要多,于是大家一时就手忙脚乱了。有了这次教训,到了以后发新书的时候班上就再没有人愿意给书包什么书壳了,都觉得太麻烦了;另外,大家读了几天初中了那眼界都开阔了,就算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书壳也赖得去为之了,而实际是那时现成的尼龙纸做的书壳是没处买的。
话说宇刚进入这初一(6)班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同桌是一个姓刘的女生,她就是那天宇来学校报名时在教室外的柱子旁盯着宇的脸说了句“青蛙‘田鸡’”的那个女孩子。当宇正低着头忙着包自己的新书时,刘碰碰宇的胳膊肘、然后指着她自己旁边另一组上、与她隔了些过道的男生说:“嗨,你看他包来的书壳既好又快,我来不及包的书就是让他给我包的。你咋不也让他给你包包呢?”。宇问刘说:“你确定他给你包了书壳的?”,刘回答说:“骗你干吗?”,宇说:“那好,我还有两本书没包,你给我把书和挂历纸递过去请他给我包一下吧。”。刘说了声“好”,宇就低下头顾自修理起自己刚包上的那几个蹩脚的书壳来。
创建缓存:a9e48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