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63节

陈士陈观水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兄弟姐妹越来越少的今天,“悌”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已经渐渐消失。但在独生子女很少,兄弟姐妹很多的往日,“悌”曾是中国人的感情标配,正如“义”曾是中国社会的价值标配。我们的先人们大都是从懂得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如何与兄弟姐妹相互分享、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支持开始,懂得如何与四海之内萍水相逢的人们相处,如何与四海之内萍水相逢的人们相互分享、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支持,从而构建起差序格局的社会网络。
      
        咱在前面不止一次说过,咱中国人是最讲究人性的,人性的光芒总是能令咱动容。作为人性典型体现的“悌”,也因此总是能赢得咱的惊叹,咱的感动,这种惊叹与感动因为根植于人性,根植于人心,所以是最真诚,最强大,最普遍的。
        咱前面说过了孔融“兄弟争死”的事迹,这令人惊叹的故事是真诚与真实的,而且是普遍的,是不孤独的。在记录了孔融事迹的《后汉书》里,也记载了另一个同样动人的“兄弟争死”故事,而且更为奇异。
        他立着。
        他迎着劈面而来的刀锋,笔直地立着。
        日期:2011-11-18 19:40:27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〇四
      
        他已无处可退,因为他背后就是他的弟弟。
        冰冷的钢刀贴在了他的面颊上,他不由地浑身颤抖,几乎立不住了。
        但他究竟没有倒下,究竟没有退让,究竟依旧是那样笔直地立着,护住了身后的弟弟。
        突然,钢刀离开了他的面颊,在空中划了一个叹号,又抵住了一个人的胸膛。
        被抵住胸膛的是他的弟弟,弟弟不知何时已转过了他笔直立着的身子,迎着雪亮的钢刀,一步步向前。
      
        钢刀后退了,因为他和弟弟同时向前,竟然逼退了那把冰冷的钢刀。
        但旋即,六七把钢刀又从前方压了上来。
        他和弟弟几乎同时再次向前,想用自己的身子护住对方。
        一声呼哨,钢刀齐齐撤了回去。
        “好一个兄弟情深,受教了。”
        眨眼间,十数把钢刀,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这些从来杀人不眨眼的强人们居然就这么走了,居然就这么放过他们走了。
      
        列位看官,他叫姜肱,以上这段出自《后汉书》的故事,说的是姜肱与弟弟夜行遇盗,一众强人本要砍杀兄弟二人,不料姜肱兄弟争相挡护对方,生死之间,兄弟情深,居然打动了强人们,最终强人们放过了姜肱兄弟两人,呼啸而去。
        姜肱兄弟情深并不奇怪,强人们的行径就颇为奇异了,杀人越货,那是强人们的本职工作,干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是见过不少生离死别的场面,早已有了一副铁石心肠,但这次居然就冰冷钢刀化成了绕指柔肠,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强人也是人,而且是中国人,是人,就有人性,是中国人,就讲究人性,有人性的中国人就懂得“悌”,讲究“悌”,对着争死兄弟,就自然下不了手。更何况,做强人,盼平安,江湖义气第一桩,“义”从哪里来,就从这“悌”上来,“义(假)”兄弟要想真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自然会真诚地敬佩有难同当,有刀我挡的真兄弟。
      
        正是这“悌”的力量,“义”的感召,在夜色中闪耀人性的光芒,让强人们望而却步,只为放好兄弟一条生路。
        其实,许多时候,死并不是最难的,比如在沙场上生死相依中,你为我挡上一刀,我为你挡上一枪,也算平常。生有时会比死更难,因为死不过是一瞬,生却是一世,短短一瞬,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去权衡,去反悔,长长一世,却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权衡,去反悔。
        扪心问,多少情,经得日夜消磨?
        扪心问,多少人,抗得岁月摧折?
        凭谁说,于我富贵如浮云,暮暮朝朝?
        问谁愿,一世荣华换得一生兄弟情?
        那是个关乎长久的故事,一个很久以前发生的关乎长久的故事:
        他走了。
      
        日期:2011-11-19 10:06:18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〇五
        他义无反顾地走了。
        留下的,是万人之上的国君之位,追寻的,是长长久久的兄弟之情。
        在他走以前,他哥哥早已走了。
      
        他哥哥也是义无反顾地走的。
        放弃的,是万人之上的国君之位,留下的,是长长久久的兄弟之情。
        他们兄弟俩的故事被司马迁记在了《史记》里,他们就是伯夷与叔齐,两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人。相传,他们是标准的官二代,他们的父亲,是位国君,本想传位给叔齐,但父亲过世后,叔齐却坚持要将国君之位让给伯夷,伯夷不愿,叔齐坚持,于是伯夷走了,然后叔齐也走了。最后,他们兄弟俩谁都没有当国君,舍下了一世富贵荣华,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前面说过,历史常常是残酷的,它一次次无情地揭示了,人是可以泯灭人性的,现在想告诉大家的是,历史也常常是温馨的,故纸堆中每每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虽然有时很微弱。
        我是很喜欢在历史的故纸堆中寻找人性光芒的,所以我会一次次反复地看伯夷、叔齐的故事。尤其每当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看到那些兄弟姐妹为了银子、房子、车子相互谩骂、相互陷害、相互仇恨的时候,我总会再看一遍伯夷、叔齐的故事,告诉自己,神马(什么)是浮云!每当那样的时刻,我似乎总能感到一种真诚的情感穿越沧桑,超越时空,在苍穹最深处,在心灵最深处。我很享受那样的感觉,洗净灵魂,静静倾听,一个真诚的声音,来自苍穹,来自心灵,源于宇宙,源于人性。我不是官二代,所以我没有一世的富贵荣华去谦让,我很宅,晚上基本上都呆在家里,不太会有夜行遇盗的可能,但我同样可以,十分愿意,那般真诚地对待兄弟,对待所有我视同兄弟,对待所有视我如同兄弟的人们,时不时让出个大些的梨,真的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那一年,我四岁。
        那一年,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
        那是我出生后第一次回老家,临行前,母亲再一次很认真地讲了一遍“孔融让梨”的故事和道理,然后给了我一大袋我十分喜欢的东西――一大袋巧克力。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巧克力带给一个四岁孩子的快乐与诱惑可想而知。
        但我需要抵制诱惑,因为母亲希望我能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带给老家乡村里那些我从未见过的兄弟姐妹,希望我能把巧克力分给他们。
        我做到了,我抵制住了诱惑,许多年以后,我依旧记得,记得很清楚,那一大袋巧克力,我自己只吃了四颗,仅仅四颗,其他的都分给了老家乡村里扯得上关系或扯不上关系的兄弟姐妹们。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这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完成了,从某个角度而言,简直可以说这是个奇迹!
        奇迹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这当然归功于母亲的谆谆教导,殷殷期望,要知道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孝顺孩子,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再听话的孩子也是孩子,而孩子往往是不容易抵制住诱惑的,那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呢?
      
        快乐!原因是快乐!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
        日期:2011-11-20 16:57:41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〇六
        我们的到来,将老家乡村的过年气氛推向了高潮。
      
        我的巧克力,成为那一年春节,村里孩子们最大的渴望。
        我把巧克力小心翼翼地分给了大家,慢慢的,今天几颗,明天几颗。我看到了笑脸,是孩子们真诚的笑脸。
        无论是扯得上关系的,还是扯不上关系的兄弟姐妹们,都得到了我的巧克力,我尽量有求必应,做出慷慨大方的样子。我不得不承认,我一开始并不太真诚,但后来我越来越真诚。原因很简单。
        兄弟姐妹们被我慷慨大方的样子感动了,他们很真诚地感动了。
      




返回目录

[60]   [61]   [62]   63   [64]   [65]   [66]  

[首章]  [尾章] 63章/共15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5c286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