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46章

文王后代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他们走了,我们不用打仗就占领这里,太好了。”
      
      小赵皇帝就叫传令兵把许翰叫来,把将军们叫来,把随行的官员也叫来开会。
      
      大家行礼毕,小赵皇帝讲话:“各位将军、大人,我们统一大理的目的,就是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战争。现在,大理国的丞相带领对我们大宋的战争,主要打了几次,先是打我们的宜宾,乐山,眉山,他们可能损失二三万人。再就是我们还击。在边境打了一仗。消灭了二万多人。再是消灭大理的大象部队,消灭有两百多头大象,一两千大理的士兵。”
      
      “在朕看来,还没有给大理军队一个根本的打击。所以,以后还有仗要打。这就与我们打金国的时候一样,我们接连走了好几个州县,一个人也没有,他们全部集中起来准备与我们打。大理的皇帝丞相是受不了了,跑了。我们就是来统一大理的,他们走了,正好方便我们占领。”
      
      “现在朕宣布:从我们带来的十万军队里,抽调三万人,与成都府的二万人一起组织东路军。由许翰将军负责指挥。同时带领成都府来的官员一起,由东向西,占领大理各州县。到我们的广南西路的边境后,再由北向南,如果还没有与朕会师,再由东向西。目标就是占领大理全境。同时派官员派部队进驻大理各地。”
      
      “这个大理,我们就叫大理路好了。今后就是我们大宋的一个“路”了。”
      
      大宋的将军和官员们拍起手来。
      
      “我们还有七万人的军队,就由朕带领。我们做什么呢?就是看大理的皇帝丞相,把大理的老百姓往那里带,他们据说还要建立新大理国。还要占领新土地。朕也不着急,就在后面慢慢地跟着,去看一看。”
      
      那些将军官员们都笑起来了。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新大理国
      
      我们知道大理国的皇帝都是信奉佛教的,也是懦弱的。
      
      我们还知道,大理国的开国皇帝叫段思平。大理国是宋代以白族为主体,在现在的云南和四川南部建立的政权。
      
      在公元902年,南诏贵族郑买嗣灭蒙氏自立,改国号为“大长和”。公元928年,杨干贞灭郑氏,拥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天兴国存在仅十个月。杨干贞即废赵氏自立,又改国号为“大义宁”。历史书记载,杨干贞“贪虐无道,中外咸怨”。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杨干贞为段思平创造了条件。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用“减少你们的税粮一半,免除你们的徭役三年”为号召,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起义,驱逐杨干贞,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理”。段思平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在于他的“减税粮、宽徭役”的政策。段思平通过“更易制度、损除苛令”的改革,得到人民广泛支持。
      
      段思平的皇位传了十二世至段廉义时,获得实权的大臣杨义贞,于1080年,杀段廉义自立为皇帝。四个月之后,善阐(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的侄儿段寿辉为王。段寿辉传位段正明。1094年,高升泰废除段正明,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中国”。高升泰在位二年去世。在去世时,见自立为皇帝被各地反对,留下遗属,令其儿子还位于段氏。他儿子遵遗嘱还皇位于段正明之弟段正淳。还皇帝位与段家后,高家世代为相国,称“中国公”,掌握大理国的实权。
      
      高家虽然归还了皇帝位给段家,实际,段家的皇帝就成了傀儡皇帝,什么事情都是高家的丞相说了算。
      
      现在的皇帝段和誉,也看见自己的段家这个皇帝当得窝囊。就想把权利逐步夺回来。
      
      可是现在的这个高丞相,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还希望把皇帝继续架空。自己最终实现当皇帝的目的。
      
      现在,大理把与大宋的属国的地位也抛弃了。把大宋派来的使节也赶走了。还派兵去进攻大宋的成都府路的城池。这个段和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知道大理的祸事不远了。
      
      现在,大宋的小赵皇帝派兵反击大理的进攻。边境一仗,被大宋消灭了二三万人。接着,就把大理的大象部队派去埋伏起来,对大宋进行突然袭击。希望,借大象部队,凭借坝子的平缓的地理位置,把大宋的战马一举消灭。把大宋军队赶出去。
      
      结果,突然袭击也没有起作用。反而被大宋消灭了大部分的大象部队。
      
      大象部队就是对付大宋军队的最有力的武器了。现在这个最厉害的武器都没有作用,怎么办?
      
      高丞相连夜连晚地回到大理城,与大理皇帝商量办法。
      
      段和誉的意见,既然打不赢大宋的军队,我们马上派人与大宋谈判。归顺大宋。
      
      高丞相说:“圣上,我们归顺了大宋,就再也不是皇上了。你们段家,最多当上侯爷。我们高家就什么都不是了。有句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牛屁股虽然大,只是在牛头的后面。鸡头虽然小,也是鸡全身的主宰。”
      
      “我们还有十万大军,我们不是大宋的对手。但是,向南,就没有人可以抵挡我们的大军。西南边,有大量的荒地,平原。我们只需要把老百姓迁到南边去,就可以建立一个比我们现在的荒山野岭土地更好的大理国。我们十万大军,到那边是无人可挡。”
      
      这个段和誉,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知道如果自己现在与高丞相对着干,可能马上就有生命危险。只得点点头,说:“丞相的主意不错,我们向南,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打出一个更大的大理国。这里就让给大宋吧!”
      
      高丞相说:“我们就把这里烧个精光,看大宋能够得到什么东西!”
      
      段和誉说:“丞相,烧是很简单的,建就很麻烦。我们还是留下来,以后我们的实力强大了,还可以重新占领这些地方。重新建设,多麻烦。我们也给老百姓留点民心。烧光了,不然以后老百姓不认我们,怎样进行统治。”
      
      其实段和誉是给自己留一个后路。没有说出来吧了。
      
      高丞相一想,烧,还有点麻烦。带得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算了。也许还可能打回来,留着还有用。
      
      于是,高丞相就命令军队赶老百姓走。要知道,老百姓可不是军队,走得就不爽快了。
      
      谁知,小赵皇帝听说高丞相又要建立一个新大理国,也不急着追赶大理的军队,让他们慢慢地向边境走去。
      
      送走了许翰带领的约五万大宋军队。小赵皇帝的七万大宋军队在大理城也不走。小赵皇帝叫一部分军队背着粮食,出去看那些有困难的老百姓,给他们送粮食。
      
      朱慎虽然参加了小赵皇帝召开的会议,对小赵皇帝的意图有所了解,还是对小赵皇帝不派军队去追击大理国的军队不满意。不过,小赵皇帝不走,她也没有办法。
      
      小赵皇帝在现代的书籍报纸上曾经看到大理的佛塔很有名。那个时候,也没有机会,没有钱来看大理的风景名胜。现在去看,肯定比九百年后去看,那些佛塔还要漂亮。
      
      佛塔,据说又称塔婆佛图。大理的古塔多为寺庙的附属建筑,它是随着佛寺的兴建而修建的,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如千寻塔、佛图塔、罗荃寺塔等。这时佛教在大理地区已极为兴盛,同时南诏、大理国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有充裕的财力、物力用来修庙建塔。大理古塔的形状与东南亚诸国的佛塔迥然不同,而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但是它又具有自己的民族建筑特色,塔层多为偶数,塔的各部位比例恰当,制作精细,整个塔身线条柔和流畅,十分壮观。
      
      能够穿越九百年前,看留存后世的东西,小赵皇帝感到很兴奋。就带着一百个侍卫,带着自己的妃子朱慎去看佛塔。他们骑着马,见城外二十里外有一个漂亮的塔子。
      
      小赵皇帝说:“朱慎,你数一数,这个塔子有多少级?”
      
      朱慎数了数,说:“十二级吧?”
      
      小赵皇帝也数了数说:“爱妃,你怕数错了吧?”
      
      朱慎说:“您说是多少级?”
      
      小赵皇帝也数错了,说:“十四级。”
      
      朱慎说:“啊?十四级啊?!别人都说胜造七级浮屠,就是七级的佛塔。它十四级,高了一倍,我们去看一看。”
      
      骑马,二十里地也跑不了多久,一会就到了。原来塔子的旁边,还有一座寺庙。远远只看见塔子。走近,小赵皇帝一看,这个寺庙的名字是“佛图寺”。
      
      原来,大理国的丞相,虽然到处在赶老百姓,匆匆忙忙的,还是有一些人没有赶走。这里寺庙就有和尚躲藏起来。
      
      庙里的和尚,见一百多大宋的军人骑马来到寺庙,生怕对寺庙不利,就赶忙出来迎接。
      
      和尚用汉语说:“阿弥陀佛!各位施主光临寒寺,是我寺庙的荣幸啊!”
      
      小赵皇帝说:“久闻大理的佛塔十分壮丽,还在二十里开外,我们就看见贵寺的宝塔,特来瞻仰佛图。害怕影响和尚,我们就自由看一看。”
      
      和尚说:“小僧愿意为各位效劳,不知可否?”
      
      小赵皇帝说:“和尚既然愿意效劳,只有麻烦了。请带路!”
      
      走拢塔身,小赵皇帝见是一座空心砖塔。小赵皇帝就问和尚:“师傅,你们这一座塔有多少级呢?”
      
      和尚说:“回施主,有十三级。”
      
      小赵皇帝说:“糟了!朱慎,你我都数错了。我说十四级,你说十二级。”
      
      和尚说:“没有错!没有错!中和了就对了。”




返回目录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首章]  [尾章] 146章/共185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41db5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