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29节

木唐子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更何况,老杨的脾气我们也不是不晓得,虽说他此时已然年近花甲,垂垂老矣,但对权力的痴迷却是老而弥坚,越发不可理喻,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吧,就跟一头老狮子护食儿似的,连睡觉都眯着眼睛。在这种情形下,除了独孤皇后,任谁想靠近分一杯羹,还不得把他撕了?
      
        可惜身为太子的杨勇对此却毫无警觉,对他的父亲也缺乏起码的了解,以至于大张旗鼓地表现自己,专往人家的痛处猛戳,实在是糊涂得可以!
        关于杨坚父子之间发生的这次冲突,如果单从经历或性格层面上来分析的话,我们有可能会忽视掉问题的实质。那么这种冲突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真相我们刚才其实提到了。很简单,就是权力。
        更准确地应该说是君权与储权之争。不管这对父子各自的为人如何,事实上这种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它也是皇权斗争中最常见的剧目之一,在以后的讲述中,我们还会不断地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到时候再好好说吧。
        不管怎样,杨勇此举算是彻底激怒了他的父亲,如果说在这之前,无论他怎么闹腾,老杨都还把他看成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那么这一次,则是真的忍无可忍了。
        胆敢挑战老子的底线,你小子真是给脸不要脸啊!
      
        不知道那段日子里杨勇是怎么过的,又是怎么想的,估计这位没心没肺的仁兄还是老样子吧。事已至此,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更何况,在某种意义上,他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不久之后,对手杨广就向他发起了最后一轮攻势。
        最后的一击
        此时的杨广在扬州任上已经整整干了九个年头,这九年来,为了当上太子,他每天都在努力,都在思考,从未有一日懈怠,也从未浪费每一次机会。
      
        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仿佛饿狼之于鲜肉,鳄鱼之于鲜血,一旦发现或嗅到,便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一样,对于熟知父辈创业史的杨广来说,这几乎就是一种本能,一种天生的敏锐和把握能力。
        大哥真是有创意啊,如此不着调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你死定了!
        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戏就此拉开序幕。
        日期:2011-04-07 08:11:07
      
        ★★★(连载15)
        在正式行动之前,杨广首先利用职权之便,把多年来培养的几名亲信安插到扬州附近任职,之后便以各种理由与其频繁串联,策划夺宗事宜。经过多次密谋,他们确定了行动方针:要“文斗”,也要“武斗”。换言之,便是,全力扳倒杨勇,争取直接当上太子,实在不行,便利用自己在江南一带的影响力,划江而治,再搞它一个南北朝!
      
        应该说,杨广这几名亲信都不白给,不仅有工作能力,搞阴谋也是好手。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便是日后成为杨广身边“四大红人”之首的宇文述。
        这里先要解释一下,这个宇文述跟宇文家族并无血缘关系,他本姓“破野头”(好吓人的一个姓),由于祖上曾是宇文家族部下,按照当时的惯例,便跟了宇文首长(部落酋长)的姓氏,且从此延续下来,这个也算是典型的赐姓吧。
        密谋之后,宇文述携带大批活动经费(珠宝古董之类)回到京城大兴。在那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杨约,在甩出全部经费以后,宇文述把夺宗之事和盘托出,希望杨约能够全力促成此事。在当时的朝廷中,杨约也算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但他之所以厉害,主要还是因为杨素的关系。
        杨素是杨约之兄。
        由于能征善战,军功卓著,而且多年以来,唯领导马首是瞻,此时的杨素不但早已进入宰相之列(右仆射),甚至盖过高颎一头,成了老杨身边的第一红人,十分牛逼,他说话的分量可想而知,所谓“能移主上意者,唯杨素耳”,一点都不夸张。
      
        但他也有一个要命的弱点:狂,狂得没边。
        可以想见,此类狂人的群众基础自然好不到哪里,但他有老杨做靠山,大伙儿平时也只能把怨气憋在心里。
        话虽如此,相信明眼人还是能看得出来,要是换一位领导(杨勇,据说他想办点事,但到了杨仆射那里,总是推三阻四,杨仆射之狂由此可见一斑),你小子还能这么狂吗?到时候群起而攻之,怕搞不残你!
        宇文述正是抓住这一点说服了杨约,他向好朋友许诺,只要杨仆射帮助晋王当上太子,到时候,他老兄不但安全问题有了保障,而且还能继续红下去。
        杨约很痛快地答应了。
        根据史书记载,杨约在哥哥杨素面前,那是说一不二的。
      
        所以,杨约答应了的意思,便是杨素答应了。
        应该说,杨约这位中间人不但很讲效率,而且还特仗义,帮人帮到底,他向哥哥杨素建议,人多力量大,趁早把独孤皇后拉上一块干!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必细说了,独孤皇后与杨素自然是一拍即合。会见时,两人首先就“废勇立广”这个课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之后,独孤皇后居然把压箱底的老本都拿了出来,流着眼泪送给杨素,拜托他放手去干,而杨仆射更是毫不眨眼地收下了这笔辛苦费。
        不消说,有他二人联手,这世上还没有做不成的事!
        但这里还得加上一个前提:如果高颎不当宰相的话。
      
        日期:2011-04-07 15:43:32
        ★★★(连载16)
        高颎之所以会干预此事,这里有个缘故:他和杨勇是儿女亲家。
        由于这层关系,他现在可算是杨勇最后的保护伞。他曾经为杨勇争取过权利,也曾对老杨废长立幼的想法提出过异议。
        只可惜,这把保护伞很快就被拿掉了。开皇十九年八月,高颎卷入了一桩功臣“谋反案”当中,被罢官夺爵,一掳到底,做了平头百姓,要不是领导怕人说嫌话(功臣杀得太多了),甚至差点丢了脑袋。
      
        考虑到这桩“谋反案”本属冤假错案一类,而高颎被卷入更是蹊跷之至,我们极有理由怀疑,独孤皇后与杨素二人必在其中做了手脚。
        高颎身居宰相要职近二十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老杨与他虽为君臣,情同父子,而他与独孤皇后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高颎之父曾是独孤信的铁杆部下,他当年也姓过一回“独孤”的),一旦落得这个下场,令人慨叹。
        但这还不是他最后的结局。
        除掉高颎这个最大的障碍以后,独孤皇后与杨素两人就此开始大打出手。
        为了推陈出新,给杨勇搞出一些上档次的罪名,独孤皇后这次不再小打小闹了,她派出专人全天候秘密监视杨勇的一举一动,只要探听到芝麻大点的小事,便会添油加醋一番,汇报给老杨而杨仆射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时常利用工作之便,在领导面前大肆诬陷杨勇,说他心怀不满,意图不轨,希望领导严加防范。两位搭档分工合作,彼此呼应,效果那是相当明显。据说搞到后来,他们的罪证搜集工作在力度和频度上都屡创新高,可谓是天天都有新花样,达到了“内外諠谤,过失日闻”的程度。根据这些所谓的罪证,老杨多次派人狠批杨勇,并责令他从实招来,但这时候,即便杨勇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没想到平日里忠厚老实的太子居然如此心怀叵测,更没想到,自己的处境居然如此危险!
      




返回目录

[26]   [27]   [28]   29   [30]   [31]   [32]  

[首章]  [尾章] 29章/共17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e0544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