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雪域桃源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可是,大司马吴汉率领援军六万一到荆门,马上就与岑彭发生了严重分歧。吴汉认为:打仗还是要靠他的幽州铁骑!建造战船、训练水军,又从各地召这么多士卒,除了白白地浪费粮食以外,毫无意义!他的意见是:”应该立即停止建造战船,全部遣散水师士卒,复为渔民!”对于吴汉如此荒唐的意见,岑彭如何能接受?对此,岑彭表示坚决反对,他对着众将慷慨陈辞:“巴蜀之兵东来,气势汹汹,水师一旦遣散,后果不堪设想!”虽说吴汉是全军的最高长官,按照一般的常理,他有最后决定权。如果他坚持要这么做的话,岑彭的反对是无效的。但是,由于岑彭长期以来主要负责南线军事,有一定的发言权,在诸将中的威信也很高。故而,吴汉的话并未取得大多数人的赞同。于是,吴、岑两人就水师问题争执不下,众将分成两派,发生了严重分歧。
日期:2008-4-11 3:05:15
岑彭虽然与吴汉私交很好,但是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他是绝对不会让步的。面对分歧,岑彭觉得,这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报告圣上裁决才是!他相信,自己的话刘秀还是听的进去的。于是,他火速撰写奏章,派人送往洛阳。他在奏章中紧急报告了当时军中的详细情况,说明了自己与吴汉的分歧,并力陈组建水师对于平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刘秀经过分析判断,最终支持了岑彭的意见。为了化解吴汉、岑彭二人之间的矛盾,解决平蜀战役的统一指挥问题,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大司马吴汉只知步、骑作战,不晓水战。荆门一线之军事,交由征南大将军岑彭全权负责!”
这是一个非常英名的决定。很显然,南征大军主将一职,岑彭比吴汉更适合担任。此后的事实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此之后,南征全军包括吴汉带来的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三人在内的所有部队,都归岑彭节制指挥。而吴汉率领本部驻扎在荆门一线,专职负责运输粮草、物资等后勤工作。
日期:2008-4-11 3:06:23
一个多月之后,也就是建武十一年闰三月,岑彭养精蓄锐,做好了大举西进、进攻江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要塞的准备。
为了做好强攻川口的工作,岑彭下令在军中招募“敢死之士”,挑选不怕死的勇士,作为全军的“尖刀前锋”。这一天,为了激励士气,岑彭将全军精锐集合起来,当众训话:“弟兄们!本将奉圣上之命,就要大举西进了!我军的目标,是夺取川口!”岑彭手指前方:“你们看,那是田戎在江上修的浮桥,先登上者有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岑彭豪迈之语,点染了全军将士的雄心壮志。将士们群情激昂,摩拳擦掌,都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偏将军鲁奇第一个站了出来,当众表示:“末将不才,愿为敢死之士,率领本部攻击浮桥!”岑彭见状大喜,就把“先锋尖刀”重任交给了鲁奇。
几天后,东风陡起,江上狂风大作。鲁奇趁机率士卒乘轻舟逆流而上,直冲浮桥。浮桥的攒柱之上,设有倒钩,将鲁奇的船挂住,无法挣脱。成家军守卒在桥上放箭,飞矢如雨。鲁奇与敢死队士卒挥舞盾牌,死战不退。在舟中,汉军将士用弓弩发射火箭、抛掷火炬,向桥上守敌发动反攻!火炬乘着风势,熊熊燃烧,浮桥上的敌楼很快坍塌。
岑彭见浮桥火起,心中大喜。立即下令:“楼船水师,给我上!”他亲率战船数十艘,乘风破浪疾进。此刻,鲁奇与敢死队已经上岸,杀散了沿岸守军,接应汉军大部队登陆。汉军大队上岸之后,勇猛无比,所向无前。汉军抛掷火把,见营就烧,见人就杀。成家军苦心构筑的几十里连营,被烧成一片火海。成家军全军大乱,溃不成军。慌乱之间,四下奔走逃命,溺死于长江者数千人。
这一仗,岑彭一举拿下了江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汉军大获全胜,任满被杀,程泛被生擒。惟有田戎率领残部走脱,一路溃逃五百里,退保巴郡首府―――江州(今重庆市)。
获胜之后,岑彭立即上表报捷,举荐诛虏将军刘隆为南郡太守,留守荆、楚。随后,他亲率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引得胜之兵,长驱直入,深入巴蜀腹地。
日期:2008-4-11 3:07:45
岑彭治军,号令严明,秋毫无犯。他通令全军:“严禁抢掠百姓财物,严禁杀害黎民。凡违此二令者,立斩不赦!”严明的军纪,很快收取到了民心。汉军所过之处,百姓欣喜,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岑彭所至之处,当地父老总是前来犒劳,奉以美酒、牛肉。岑彭道:“天下丧乱已久,民生凋敝。岑某奉圣上之命入蜀,岂敢惊扰百姓?盛情心领,酒肉不受!”岑彭的义举,感动了当地的无数人。巴蜀各地听说后,争相开门向汉军投降。
由于岑彭深得民心,他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连克城池数座,杀入巴蜀心脏地区。
刘秀在洛阳,听说南线捷报频传,喜不自胜。他当即下诏:任命岑彭为益州牧。刘秀在诏书中还强调:“凡是南征大军所攻克各郡,都由岑彭兼任太守。岑彭出境之后,太守职务由后续进入该地的将军担任!”他还特别授权岑彭:“你有权自行任命所克诸地郡县官吏,有临机处置之权,不必上奏!”
建武十一年夏,岑彭率领南征大军一路西进,乘胜直抵江州城下。在观察了江州地形之后,他认为江州地势险要,城高池深,田戎又是兵精粮足,很难攻取。
于是,他留下威虏将军冯骏围困江州,自己则亲率大军继续西进,兵锋直指西北方向,接连拿下了垫江(今重庆市垫江县)、平曲(今四川省合川县东),缴获“成家军”稻米数十万石。与此同时,大司马吴汉率领的预备队也跟了上来。岑彭书请吴汉留守夷陵,自己则率领汉军精锐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看着岑彭在南线势如破竹,坐镇洛阳的刘秀,心中无比的快意。在他看来,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推进的话,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彻底解决巴蜀问题。也许到了今年年底,岑彭就能彻底克定益州十郡了!
但是,事情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巴蜀地区苦心经营了十年的公孙述,岂是一推就倒的“泥菩萨”?公孙述,还有杀手锏―――刺客!鬼魅一般的杀手,已在各地悄然出现……
日期:2008-4-11 4:04:24
至于正史上对刘秀的评价,我没怎么觉得有美化的迹象。相反,我觉得,包括《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书在内,对于刘秀的评价都没有很清晰地点出来。比如范晔的《光武本纪》论赞,就写的很不怎么样。如果不仔细读的话,简直让人不知所云。他是这样说的:
论曰:皇考南顿君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使卜者王长占之。长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贺良者,上言哀帝,云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于是改号为太初元年,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以厌胜之。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字文为“白水真人”。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及始起兵还舂陵,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
虽然我很喜欢读《后汉书》。但是对于这段,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满意的。我要是范晔,我肯定会这么写:
论曰:孔子论禹曰:“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叹曰:“禹,吾无间然矣!”余观光武事迹,其类大禹也乎!舂陵举义,骑牛而起。战昆阳,平河北,扫中原,定关中。收陇右,破巴蜀,混一四海,总齐八荒。扶危拯溺,出民汤火。高祖之庙复祀,炎汉之威重振。中兴之功,岩岩如岳。止戈息武,不邀边功。废后之族得安,功臣令名得全。恢廓之度,慈爱之风,永驻史章矣!
然其昧于图谶,颇多权宜。柄归台阁,三公束手。一言不谐,桓、冯永弃。威猛为政,韩、戴衔冤。内侍用阉,始贻后祸。二夷置腹,始肇败萌。伏波之死,留憾千古。吁!虽云允冠百王,德追尧舜,其敝亦诚有阙也云。
日期:2008-4-12 13:08:21
(二十八)刺客魅影
建武十一年(西元三十五年)春,随着隗氏集团的覆灭,公孙述的形势越来越不利。其实,他在东线的防御体系之所以坍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自陇右被汉军拿下之后,他受到了陇上汉军的牵制。
由于来歙、马援所部汉军在陇上虎视眈眈,公孙述不得不在武都、广汉、汉中三郡投入重兵布防,企图全力阻止来歙的陇右汉军南下。本来,他认为东线的田戎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又有江关天险可守,东部纺线固若金汤,绝对是万无一失。不料,东线却很快被岑彭突破!这一突变,令公孙述震惊无比:天哪!真是太可怕了!
这一年,也是公孙述登基称帝的第十一年。面对危局,他急的团团转。他突然想起,当年自己登基之前,梦中的神人说过:“八厶子系,十二为期。”难道说,朕的气数将尽?一想到这个,他就感到不寒而栗。然而,他最终还是定下了神:“不行,朕决不能坐以待毙!”但是,他现在又应该怎么办呢?
眼下,形势对他来说是极为严峻的:岑彭已经夺取巴郡大部,杀入犍为郡境内,垫江、平曲已经失守。从岑彭的进军路线来看,他是想一鼓作气,直捣成都啊!
日期:2008-4-12 13:14:09
事已至此,也只好是拆了西墙补东墙了!公孙述毫不示弱,立即作出了紧急部署:
创建缓存:b0f71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