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拿破仑时代(144章/239章)

第144章

[法]乔治·勒费弗尔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条约签订后,亚历山大企图立即加以修改。
      他通过诺沃西尔佐夫最后一次试图以牺牲英国人为代价与拿破仑达成协
      议,然而英国人却丝毫没有想到俄国人会有必要这样做。
      这样,在准备战争的同时,谈判也在进行着。俄国与英国同意增援在波
      美拉尼亚的瑞典军队,这支军队将入侵汉诺威与荷兰。在那不勒斯,俄、英
      与玛丽亚-卡罗莉娜达成了协议,她在拿破仑于1804 年5 月要求撤换国务大
      臣阿克顿之后就执政。11 月签订了一项条约,由一名法国亡命者达马斯男爵
      
      指挥那不勒斯的军队;同时,纳尔逊控制着西西里。此外英、俄还对君士坦
      丁堡施加了压力,那里的土耳其苏丹拒绝承认拿破仑为皇帝。可是,单从南
      北两方威胁法国还是不够的;要打败法国,俄国人还必需保证能假道德意志
      或奥地利。
      在德意志,俄国人并未取得任何进展。实施1803 年的“帝国大法”继
      续激起德意志各王侯反对奥地利,奥地利正试图在帝国议会中恢复天主教徒
      与新教徒之间的平衡,奥国尤其要维护“帝国骑士”的利益。在“帝国骑士”
      的名下,包括三百五十名封建领主,其中有很多伯爵和男爵,他们领有一千
      五百处封地,总面积达十一万公顷。他们组成三个部分——施瓦本、弗兰科
      尼亚和来因,他们直接臣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各自有权进行统治。他
      们的子孙一般由于家道贫困而去作教士,或进入政府供职,尤乐意在奥国为
      官。事实上象梅特涅、施塔迪翁、达尔贝格和施泰因一类的人家庭出身就是
      如此。他们已经由于把教会产业拨归俗用受到伤害,而现在又看到他们自己
      为那帮贪婪的王侯所垂涎,这帮王侯要把他们降格为“间接附庸”①,也就
      是说,要把他们变为隶属王侯的臣民。普鲁士在弗兰科尼亚开了先例,其它
      王侯也就跟着仿效;1804 年1 月13 日,施泰因抗议纳索公爵吞并了他的两
      个村庄。奥国根据1803 年“帝国大法”撤销了这些“间接化”的降格措施,
      并威胁因此向法国求援的巴伐利亚。奥国态度如此强硬,可能是由于维也纳
      已风闻共和十二年巴黎发生谋刺波拿巴的阴谋案。1804 年3 月3 日,即下令
      逮捕当甘公爵的前一周,波拿巴向奥国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奥国立即解除了
      武装。这次危机产生的后果是:当瑞典和俄国抗议法国侵犯德意志领土时,
      南德各邦闭口不言。1804 年秋,拿破仑出巡来因地区,有些王侯来美国兹觐
      见以巴结他。他们就组成一个来因联盟问题交换了意见;拿破仑想让欧
      仁·德·博阿尔内娶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塔公主,但是这位公主已与一个巴登
      的亲王订了婚;达尔贝格建议全帝国与罗马教皇签订一个教务专约,但是德
      意志各邦拒绝了这一建议,它们宁愿同教皇个别交涉,从而加强各自的独立
      地位。不管怎样,南德意志各邦现在都在转向法国这一边。
      如果普鲁士明确支持南德意志各邦反对奥地利,情况就会不同,但普鲁
      士只顾自己,而在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周围始终有一个“亲法派”,
      内阁大臣洛巴德就是这一派的头面人物;这一派人会很乐意接受波拿巴关于
      普、法结盟的建议。外交大臣豪格维茨的态度则较有保留,有时也建议对法
      国采取坚定态度,然而他过于看重自己的官位,以至不敢坚持己见。1804 年
      4 月初接替他的哈登堡自夸采取一种更为有力的政策;然而事实上,他并不
      比他的前任更坚定。英法之间的战争使弗里德里希-威廉进退维谷:乔治三
      世以汉诺威选侯的身分宣布了中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宁愿让普鲁士
      占领他的领土,而不愿被法国征服。对普鲁士来说这真是恢复1795 年的中
      立联盟的极好机会,这个联盟曾使它得以称霸北德意志,并象1801 年一样,
      这也是一个重新占领汉诺威的极好机会。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谨慎地决定
      
      先取得俄国沙皇的同意,然后再采取行动;亚历山大怀疑普鲁士与法国有秘
      密协议就加以反对。豪格维茨建议动员军队,并要求法国在汉诺威只限于索
      取金钱捐献;但是国王拒绝这样做。这位大臣于1803 年6 月28 日又重申前
      议,他指出,由于法国占领汉诺威和库克斯港,使普鲁士的贸易受到危害。
      弗里德里希-威廉却愿派洛巴德去会晤那时正在比利时的波拿巴,建议法国
      同普、俄建立三角联盟,其条件是:在汉诺威的法国军队保持当时的水平,
      并要恢复贸易。但是这一尝试失败了。豪格维茨随后建议,如果法国人撤离
      汉诺威,普鲁士保证全德意志的中立。波拿巴仅仅同意重新开放港口,条件
      是普鲁士同法国结成盟国。普鲁士国王勉强同意了这一点,波拿巴就认为普
      鲁士因此承担了义务,也应保证维持意大利及土耳其的现状,这在事实上将
      会使普鲁士与奥、俄两国为敌,而给普鲁士的只是获得汉诺威的希望而已。
      1804 年4 月,普、法谈判陷于破裂:普鲁士对汉诺威垂涎欲滴,但却只肯以
      它本身的中立为条件。
      正在此时,逮捕当甘公爵一事使弗里德里希-威廉再次感到驻在汉诺威
      的法军近在咫尺的威胁,他最后放弃了在法、俄两国之间搞平衡的企图。亚
      历山大早在1803 年7 月就建议签订的防御同盟条约,终于在1804 年5 月24
      日签订,俄国应允当拿破仑加强在汉诺威的兵力,或扩张越过威悉河以东
      时,提供五万名士兵。战争的借口在十月里的确出现了,当时英国驻库克斯
      港的使节乔治·朗博尔德被富歇下令逮捕了,富歇希望从他的公文中发现与
      共和十二年阴谋案有关的证据。哈登堡希望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军事动员来要
      求法国从汉诺威撤军,但弗里德里希-威廉仅只要求释放被捕的人,当拿破
      仑把他释放之后,整个事件也就解决了。
      在一段长时期内,奥地利和普鲁士一样,也没有什么指望。吕内维尔条
      约签订之后,奥地利恢复元气颇为不易。查理大公力图劝他的哥哥改革统治
      方法,允许大臣有职有权,并允许他们参加会商议事。1801 年9 月12 日,
      成立了一个由三个部组成的内阁。然而这也没有用,因为弗兰茨依然要独揽
      大权专断一切。不过他起码还是允许于1801 年1 月9 日提升为军务院主席
      的查理大公在他的参谋长迪卡和他的顾问法斯本德的协助下负责改组军
      队。但是经费缺乏:1801 年至1804 年间,国债从六亿一千三百万盾增加到
      六亿四千五百万盾,流通的国库券从二亿零一百万盾增加到三亿三千七百万
      盾。结果通货膨胀为害极大;1801 年,按票面价值百分之十六贴现的纸币现
      在却按百分之三十五贴现。物价上涨,以致必需增加工资和薪俸。投机使少
      数人致富,但却毁了那些有固定收入的阶层。1804 年影响到全德意志的饥馑
      更加深了苦难,同时人们仍拒绝打击特权等级享受的纳税豁免权,如果取消
      这种特权,那将不难重整财政。在这些情况下,正如查理大公所言,奥国亟
      需休养生息。外交大臣科本兹和有影响的科洛雷多伯爵也持有这样的见解;
      只恢复同法国结盟而自诩的科本兹与法国大使尚帕尼密切合作,每当波拿巴
      一提高嗓门,他就让步。
      
      尽管如此,在维也纳还是有一个主战派。一些奥地利人,象施塔伦贝格
      伯爵和施塔迪翁,就属于这一派,但是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已组成反法同盟的
      那些国家的大使——俄国的拉祖莫夫斯基、英国的佩吉特、瑞典的阿姆费尔
      特,他们正是在几个俄国贵妇人的沙龙里展开阴谋活动。他们通过当时宫廷
      图书馆长约翰·冯·米勒,与沙皇驻德累斯顿的代表昂特雷格伯爵取得联系,
      后者也被奥国所收买。通过施塔迪翁和当时驻萨克森的大使梅特涅,他们把
      弗里德里希·冯·根茨拉进他们一伙。在柏林负债而破产的根茨于1802 年9
      月接受了奥国宰相府顾问一职,但却没有停止接受英国的津贴。尽管这伙人
      都是得人钱财替人效劳,但他们个人也都是仇视法国革命的,特别是阿姆费
      尔特,他是一个死硬的贵族,根茨称之为“最后一位罗马人①”。根茨本人
      游说弗里德里希-威廉参加这次圣战未成后又希望争取弗兰茨。奥国的大臣
      们不信任他,仅仅把他作为一个政论家而加以利用;这样他就只得到僚属的
      待遇,因此他猛烈抨击科本兹与科洛雷多,并且夸大他们的软弱无能的缺
      点。
      事实上,科本兹决不是无所作为的。他对英法之间的战争感到不安,因
      为他忧虑的是,在海上不能取胜的波拿巴可能会以奥国为牺牲品而在大陆进
      行报复。同时他意识到,这次战争使他处于一种有利的讨价还价地位,从1803
      年起他开始向伦敦要津贴,后来他终于拿到了手。法俄之间的破裂又给他提
      供了新机会。1803 年9 月1 日,多尔戈鲁基到达维也纳,受到热情的接待,
      并请他提建议。1804 年1 月,俄国提出愿出兵十万,以迫使法国重新接受吕
      内维尔条约的规定。




返回目录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首章]  [尾章] 144章/共23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9a5a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