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法]乔治·勒费弗尔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法德就萨尔问题产生的新摩擦,使美国颇感不快。为此,麦克洛伊于1
月28 日给阿登纳写了一封信,敦促尽快解决问题。信中说,“每当欧洲发展
到一个重要阶段时,萨尔问题总是一再冒出来,我感到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我希望我们能够立即再度抓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现在就把它解决掉,
不要等到和会上再去解决。我感到,只要我们不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
就会一直使我们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
麦克洛伊在休假期间滑雪时受伤,此时正住在慕尼黑的一所美军医院里
接受治疗。1 月30 日,阿登纳派遣国务秘书哈尔斯坦、伦茨以及部务主任布
兰肯霍恩前往慕尼黑,希望借麦克洛伊之口,要求美国国务院介入德法萨尔
争执,提请法国政府遵循1951 年4 月18 日法德两国交换信件中所规定的原
则①,要求其再次声明恪守诺言,不在萨尔问题上制造未经双方商议的既成事
实。阿登纳希望美国政府向法国建议,允许在萨尔举行自由选举,并保证提
供一切必要的条件。
麦克洛伊更为关心的是阿登纳1 月27 日有关推迟联邦议院关于欧洲防务
① 即1951 年4 月18 日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签署时阿登纳与舒曼交换信件,明确表示法德双方都不得事先确
定萨尔的最终地位。
问题辩论的声明,这意味着必然打乱原来确定的许多日程期限。麦克洛伊建
议发出通知,召开一次萨尔问题的会议,但哈尔斯坦和伦茨立即向他指出举
行这种会议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如果这次会议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那就会
使联邦政府的处境更加困难,更不能想象就防务问题在联邦议院的辩论能获
顺利通过。哈尔斯坦表示,如果法国人不就萨尔地区举行自由选举作出保证,
联邦议院辩论德国参加防务问题也将十分困难。麦克洛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
美国政府对法国采取的步骤几乎没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因为美国不久前拒绝
了法国政府提出的在印度支那给予大规模援助的要求。
双方商议的结果是,麦克洛伊答应把阿登纳的要求转告美国国务院;而
德国联邦议院关于德国参加防务问题的辩论,也将按原定计划于1952 年2
月7 日和8 日举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 月底在巴黎举行的讨论北大西洋公约问题的外
长会上,哈尔斯坦根据阿登纳指示发表了讲话。法国报刊转载了这次讲话,
并把它说成是德国突然提出要求参加北约组织,是要借此对法国施加压力。2
月份德法两国议会都将就欧洲防务问题举行辩论,上述舆论在法德两国都引
起不小反响。如何排除干扰因素,捕捉发展时机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德国领
导人面前。
阿登纳认为欧洲防务集团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其思
维逻辑是:如果联邦德国参加欧洲防务集团,则德国人必须要参加欧洲军;
而只要目前世界的紧张局势持续下去,欧洲军就将由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指
挥。当时的最高司令是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而艾森豪威尔又隶属于大西
洋公约的其他机构。在欧洲防务集团成员国中,联邦德国是唯一没有参加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那么,只要联邦德国参加到欧洲防务集团,总有一天它
会发展成为北约组织的成员国,这将是完全肯定并且顺乎自然。阿登纳认为
在1951 年11 月的巴黎外长会议讨论时,外长们对欧洲防务集团和北大西洋
公约之间必要的和自然的联系都表示赞同;在德国条约草案的序文中也明确
指出,缔约国的共同目的是使联邦德国以平等地位参加欧洲集团,因而“欧
洲集团本身包括在正在发展中的大西洋集团之内”。
正因为这样,1952 年2 月4 日,阿登纳向基督教民主联盟一基督教社会
联盟联邦议院议会党团作了一次长时间的讲话,说明德国条约和建立欧洲防
务集团条约的谈判情况,并且声明对萨尔问题以及联邦共和国对北大西洋公
约的关系都要令人满意地予以澄清。
第二天,阿登纳的讲话在德国报纸上被刊载出来,声称阿登纳认为在德
国有关萨尔和联邦共和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愿望得以实现以前,联邦
政府不能签署德国条约、附加协定以及欧洲防务集团协定。这项报道在法国
国民议会中引起了一场风波,为即将到来的2 月11 日国会辩论投下了阴影。
1952 年2 月6 日,英王乔治六世逝世。阿登纳作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
代表接到了参加葬礼的邀请,他于2 月14 日飞抵伦敦。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法国外长舒曼当时都聚集伦敦。在英王的丧礼结束
之后,2 月18、19 两日,艾登、艾奇逊、舒曼三外长和阿登纳一起就迫切需
要克服的有关障碍以及需要澄清的有关问题举行伦敦会议,充分进行讨论。
这实际上是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签署之前法德就双方共同关心
的问题进行的一次全面磋商。磋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法德两国就防务问题的
议会辩论。这时,法国国民议会和内阁会议同时在进行。由于不能预测到法
国方面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阿登纳感到极为紧张。如果法国国民议会反对
参加欧洲防务集团,必将封闭阿登纳惜重新武装走向主权恢复之路。
最棘手的问题,依然是法德两国相互信任问题。法国人最担心的是一旦
联邦德国加入欧洲防务集团,甚至加入北约,德国人在欧洲将不受约束。法
国曾经要求美英两国答应作出总的安全保证,以防联邦共和国万一退出欧洲
防务集团而自行其事。伦敦会议上,法国重提了这个请求。阿登纳为使法国
放心,重申联邦德国将全力纳入欧洲一体化。他向艾奇逊和艾登声明,美英
之中无论哪一国,为加强欧洲防务集团并维护其团结,均可作出安全保证,
其前提是:“这种保证并非单方面针对联邦德国,而是适用于欧洲防务集团
内所有的参加国。”
法国人关心安全保证,阿登纳更着重平等合作,双方并非绝对对立,法
德两国在伦敦会议上协调立场,使寻求共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阿登纳和舒
呈在有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防务集团之间联系的问题上找到共同点。
法国国民议会曾经在一项决议中声明,反对联邦德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理由是:北约是一个纯粹防御性组织,而联邦德国却提出某些领土要求①,
法国担心联邦德国的参加会使北约组织的性质发生变化。阿登纳和舒曼以巴
黎会谈建议举行的北约和欧洲防务集团部长理事会的联席会议为基础,一致
同意加强这两个组织的联系以及就涉及两个组织的共同事件问题相互协商。
具体来讲,双方确认,在北约理事会和欧洲防务集团部长理事会这两个机构
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国希望举行联席会议,就应举行;此外,只要北约或欧
洲防务集团的一个成员国认为,它们之中某一成员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
或安全受到威胁,或者北约、欧洲防务集团的存在或欧洲一体化受到威胁,
也应举行这种联席会议。阿登纳向三外长申明,联邦德国一如既往保持成为
北约组织成员国的愿望,并强调联邦德国只希望以和平手段实现德国重新统
一,这样一来,北约组织的性质就不会由于接纳联联邦德国而有所改变。
同时,阿登纳和舒曼还就解决萨尔出现的麻烦问题,举行详细的会谈。
尽管没有达成最后的解决办法,但出现了取得谅解的可能。两人一致认为,
除非萨尔居民自己表示态度,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不能对萨尔的命运作出最
后的决定。
在伦敦还谈到有关合成员国承担防务问题、处理战犯问题、以及关于联
邦德国建立军事工业问题、关于禁止和监督武器生产以及联邦德国普遍安全
管制问题等,各方辩论极为激烈,阿登纳感到盟国,尤其是法国,对德国的
威胁依然感到担心,盟国要求德国再三作出的保证也十分过分,于是向外长
们指出:如果老是盯住一个伙伴,叫他必须证明自己有良好意愿,那就会使
人产生一种极坏的印象。他打了一个比喻,一个正在参加入伙的人还没有进
来就得声明上三次,说自己是个老实人,抱的只是良好的动机。谁都会感到
这是一个古怪的伙伴。联邦德国正处于类似情景。盟国还要求它就这个或那
个问题三番四次地许下诺言,以证明它的良好动机。任何人都会明白,如果
没有良好意愿,声明和协定就毫无意义。阿登纳提醒盟国,德国的警察没有
任何武器,人们没必要害怕赤手空拳的人。联邦德国内目前驻有配备重武器
的美国师和英国师,而且随后还要驻扎欧洲防务集团部队,对联邦德国的过
分担心是毫无道理的,尽管作为战争的经历者,他本人理解这种担心。
① 指联邦槽国在当时不把奥得—尼斯河界作为波德之间永久边界,并且还希望实现德国东西部的统一。
伦敦会议总算澄清了联邦德国与法国之间的一些疑虑,这样,尽快促成
条约的缔结成为各方抱定的共同愿望。阿登纳对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采
纳了下述表述感到十分满意:“四国外长一致同意,应该继续采用民主和平
手段争取德国重新统一。”
创建缓存:42a2f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