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鼎湖听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1-06 09:37:36
第47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十八)
关键是“硬骨头六连”战士宋璟“从中作梗”,认为老韦的案情主体不明,证据不足,应该发回重审,不能坏了纲纪。
本来李显已经下了格杀令,可谓是军令如山倒,现在老宋居然为一个非亲非故的“罪犯”申诉,不惜挑战皇帝威严,我倒,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你这不是说我办事糊涂草菅人命吗?于是中宗勃然大怒,也没有好气地质问老宋我决定了的事情你还敢翻案?
我相信当时有点气急败坏的李显一定瞪圆了牛眼,一定还有一点歇斯底里的狂躁。关键是他碰到了天不怕地不怕平生最爱钻牛角尖的宋璟,这是一个认了死理连命也不要的主,针尖对麦芒,这回就有好戏看了,不是一般的麻烦。宋璟也激动地对窝囊皇帝李显说:“老韦不就是说一句‘潜通宫掖,必为逆乱’吗?你也没有必要为韦皇后和人私通为其遮羞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人灭口吧?玩思想入罪那出戏啊?老韦真正谋逆了没有?如果没有谋逆,你不怕这样滥杀无辜被天下人嚼舌耻笑啊?还请皇上调查取证清楚再开杀戒不迟。”哇哇哇,你个牛鼻子老宋,还真是缺根筋耶,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揭人伤疤还加点盐吗?树怕剥皮人怕伤脸,李显更加暴跳如雷,问老宋是不是活腻了,怎么这么多废话?我的命令你照执行就是,你是最高领导还是我是最高领导?你再说下去连你都保不住,反正是大大发了一通皇帝最至高无上的怪脾气。
皇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如果是别人早就吓得屁滚尿流磕头求饶了,但是李显忽略了他碰到的是不要命的硬骨头官员宋璟,而且在他那半个世纪有多的漫长从政生涯中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政治白刃战还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服啊,大唐政坛有如此桀骜不驯的牛人还能善终,简直就是政治人物的异数,唐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异数和奇迹之一。
反正面对被激怒得有点失去理智的最高领导,老宋居然也是革命志士般的正气凛然视死如归面无惧色,顶牛般地拍胸脯对皇帝说:“你想砍韦月将的头,那就先请陛下把我的头砍了,不然的话恕难从命。”哇,简直就是敢死队员的气壮山河的就义宣誓,连正如暴怒狮子的唐中宗李显都有点心虚起来,这是哪跟哪啊?老婆喜新厌旧背着我和人家搞地下情也就算了,谁叫咱们欠她一份如海般深的患难之情呢?况且自己又下巴轻轻发过毒誓说“苟富贵,无相忘”,要她过上神仙般的幸福生活,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也不好意思再反悔了。关键是连底下的官员也要我不自在,居然还玩命式地抗令不从,我做人也太失败了,做皇帝都不自在,显哥我命啥就这般苦啊,老娘你在天之灵应我一下好不好?万般无奈之下,才饶了狗日的韦月将一命,流放岭南了事。
日期:2010-01-07 09:41:44
第48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十九)
收拾了韦月将之后不久,唐中宗当然也能在缓过气来之后惦记上了不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宋璟,随便找点理由把他赶出了中央政府,贬为贝州刺史,让他受点瘴气的折磨也好,算是报了他顶撞领导的一箭之仇,出了一口鸟气。
不过有神护身似的硬骨头六连战士宋璟始终是一位“政坛不死鸟”,多少被贬又多次升官,反正他不是湖北人却是“九头鸟”,你不服不行。即使是屡遭打击,但是精忠报国之心还是矢志不渝。
比如,据史载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宋璟随同李隆基视察东都检查工作,天子出巡威风无比,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路过崤谷(今湖南陕县)时,由于山高路窄鬼见愁的样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一时兴高采烈做“公费旅游”状的一行人感到十分扫兴。原本这也就算是“自然灾害”而已,翻译成现代语言也就是不可抗力也,谁叫你小基子不打重本把羊肠小道修建平坦宽阔官道呢?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皇帝你这么高的智商不会不知道这么显浅的道理吧?反正正在兴头上的唐明皇十分懊恼,这不是大煞风景吗?于是面对这层峦叠嶂,原本很有艺术气质的小基子也不能诗兴大发,显示雄关漫步的豪迈气概了,正在气头上头脑发热的天子大人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居然耍老大官威要罢免河南尹李朝隐和负责旅途事务的知顿使(掌管皇帝出行巡幸时沿途食宿吃喝玩乐事务的官,算是钦差大臣的一种吧,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也曾做过此种角色)王怡,并追究办事不力的责任。
这理由也太勉强了,这样把人家办了还真是不能服众。眼看这两个人领了无妄之灾,要做冤大头了,不过他们命好,碰到了也在巡幸队伍中的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宋璟,牛人就是不同,老宋劝谏道:“陛下方事巡幸,今以此罪二臣,臣恐将来民受其弊”。唐明皇当时也还不是一个固执的人,气一消静下心来后于是也认为很有道理,反正也免去二人原本就是有点“无厘头”的死罪。后来李隆基东巡泰山,让老宋看好家,有什么好的治国方略尽管说出来,老宋倒也不含糊,倒豆般地说出了他的想法,小基子也能“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
反正宋璟就是这种为真理能犯颜直谏虽万死而不辞的人,李隆基也十分信任器重他,还以政治老师的待遇礼遇他(姚崇也有此种待遇),进则从御座上站起来笑脸相迎,告退时还亲自送到门外,有时还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样子,因此宋璟提出的具建设性的提议和谏言,即使有时龙颜不悦,李隆基也能虚心采纳(这就是李隆基的伟大之处),有这样清明的吏治,于是也造就开元初期的十分清明的政治,开元盛世的出现当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创建缓存:44d07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