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新宋(889章/925章)

第889节

阿越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沟以后,深州与外界便完全断了联系。拱圣军诸将全然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对
        于辽军的突然变化,他们也只能带着种种猜测,静观其变。对于拱圣军有利的是
        深州城内粮草充足,不惧辽人久困:但不利的是,这种优势并非拱圣军独有,深州
      
        下辖五县,个个都是人口众多、富有丰饶的望县,除了深州州治所在的静安县,辽
        军很早就攻克了武强县,在这次围城之时,又抽出兵力,先后攻取了束鹿、饶阳二
        县,尤其是束鹿县的常平仓,积蓄了三万余石粮食,因当地官民心存侥幸,抗令不
        遵,舍不得焚毁,结果全部落入辽军之手,大大缓解了深州辽军的补给压力。
        因此,刘延庆又生出一丝侥幸来:或许辽人准备改变策略,想要长期围困深
        州。
        只要辽军不再攻城,这样的局面,刘延庆是乐于接受的。
      
        但他的幻想仅仅维持了一个晚上,六月二十九日的清晨,便在刘延庆把守的南
        城之外,他看见一个辽人身着白衫,身上没带任何兵器,单骑驰至城下,朝着城头
        喊话,要求进城面见姚咒!
        刘延庆一面止住打算往城下射箭的部下,一面连忙着人向姚咒请示,得到允许
        之后,才放下一只吊渡,将这个辽人吊进城中。
        “我是为两朝百姓而来!”这个使者一上城头,便用一口流利的注京官话,如
        此宣称。
        不消说,这是个刘延庆心里非常赞赏的使命。
        虽然他还是戴上了一张面具,旁人绝难从他冷冰冰却又不失礼貌的脸上看出他
      
        对于这个使者的态度。按着姚咒的命令,他亲自护送着这个契丹使者,前往静安县
        衙。
        他知道姚咒的行辕本不在静安县衙,此时只不是为了要接见辽使,不得不选一
        处较气派的地方,一时之间,人马调动难免需要时间,因此他故意不紧不慢的走
        着,为怕被辽使觑出城中虚实,又宁可多绕道路,也要挑着破坏不大的街道行走。
        这么着花了好一阵功夫,他才终于将辽使送至静安县衙,他到达之时,远远便
      
        望见县衙内外,一队队虎背熊腰的将士,挎剑持戈,盛陈兵甲,一片肃杀之气,心
        知姚咒必已准备妥当,这才放下心来,伸手请辽使下了马,步行进县衙。
        走进县衙之内,肃杀之气更重,衙内兵士,皆是凶神恶煞一般,仿佛立时便要
        将辽使生剥活吞了。他悄悄斜眼打量辽使,见他表面上虽做出不以为意的样子,眼
        神却已有几分院乱,不由暗暗好笑。此时田宗销早已披甲持剑,站在公厅门口,进
      
        着刘延庆与辽使过来,亦不降阶,只是微微躬身,道:“使者请—我家太尉,恭
        候多时了。”
        那辽使脸色更不好看,在公厅前顿了顿,挥了挥袖子,大步跨进厅中。
        刘延庆不动声色的跟在他身后,进了厅中,便见深州知州、通判、姚咒各据一
        座,皆是冷冷的望着辽使,并无人起身相迎。
        那辽使见着这般情形,顿时怒形于色,亦不行礼,只是据傲的虚抬了抬手,高
      
        声道:“学生范阳萧与义,奉大辽萧签书、韩晋公之令,求见大宋姚太尉一”
        他话未说完,已听身后田宗销一声断喝:“尔敢对太尉无礼?!”
        那萧与义几乎被田宗销唬得一抖,但言语上,却并不稍让,哼了一声,讥道:
        “我大辽之礼仪,素只对知礼之人而行。”
        田宗销大怒,猛地上前一步,拔剑出鞘,却被姚咒挥手阻止,姚咒望了萧与义
      
        一眼,冷冰冰的说道:“尔等无信无义之辈,亦敢奢谈礼仪?!说吧,萧岚、韩宝
        令你来,所为何事?”
        “学生乃是为这深州一城百姓之性命,太尉一世之英名,两朝百年之交好而
        来!”
        “这倒是天下奇事。”姚咒讥道。~
      
        “两日之前,南朝晓胜军已败于苦河之北,如今深州已是一座孤城,太尉乃南
        朝名将,其中利害,似不必学生多言。我大辽素重英雄,若非萧签书、韩晋公感念
        太尉乃是当世英豪,学生亦不必来此。”
        “如此说来,你是来劝降的?”姚咒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非也。太尉岂是投降将军?!此下智所不为也。学生此来,是来表达诚意
        为恢复两朝交好之谊一”
      
        “那你是来求和的?”姚咒的讥讽中,带着一丝意外。
        “太尉此言差矣。我大辽自南狩以来,所向克捷,未逢败绩,用‘求和’二
        字,岂不滑稽?此番南下,不过为南朝朝廷中有奸小之辈,对大辽常怀非份之望
        挑拨两朝关系,致使令主不顾两朝百年兄弟之谊,背信弃义,巧言毁约,故不得不
        略施薄惩。若论两朝渊源,本是恩多怨少,但凡兴事,皆为南朝有竖儒抱残守缺
      
        念念不忘凯叙本朝山前山后诸州而来。若是南朝君主经此一事,果能以两朝交谊为
        重,以天下苍生之重,我大辽又自偏劣兴兵戈,而使生灵涂炭?!”
        “签书、晋公知太尉乃是明理通达之人,故遣学生前来,望太尉能将此情,上
        察南朝太皇太后、皇帝陛下。若是南朝仍顾念两朝兄弟之谊,我大辽亦不愿多事杀
        伤,深州之地,两军亦可相安无事,以待重订盟约一”
        刘延庆在旁边听着萧与义开口所提的条件,一时惊讶得张大嘴合不拢来。
      
        这岂非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纵然不愿议和,但也不妨答应下来,为缓兵之计
        也不错。他简直怀疑萧岚、韩宝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他完全想不到姚咒有什么
        理由不答应下来。
        他不由将目光转向姚咒,却见姚咒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刘延庆心中一惊
        便听姚咒语带讥讽地笑道:“这可要多谢萧签书、韩晋公的美意了!不过一”他
        的脸色突然一变,厉声道:“想来萧、韩二公,尚不知道我大宋太皇太后、皇上早
        有圣谕?!尔等尚以为大宋国土,是尔辈说来便来,说走便走的么?!”
      
        “议和也罢,重订盟约也罢,待我大宋将士到了幽州城下再说不迟!”他俯着
        身子,居高临下的望着萧与义,恶狠狠地说道:“原本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不
        过,看来要让萧、韩二公明白本朝的心意,着实不太容易,迫不得已,只好借君头
        颅一用了!”
        姚咒长相本就十分的凶悍,这时恶狠狠的盯着萧与义,将萧与义吓得腿都软
      
        了,嘴巴张合,半晌发不出声来。
        只听姚咒站起身来,高声喝道:“来人,将这厮剁了,扔下城去!”
        “遵令!”田宗销大声应道,几个亲兵冲进厅中,不由分说,抓住萧与义,便
        拖了出去,过了好一会,才听到从院中,发出萧与义的尖声惨叫。
        刘延庆目瞪口呆的望着姚咒,只听这中间一直不发一言的深州知州朝着姚咒抱
      
        了抱拳,问道:“太尉,这一却是为何?如此,必然激怒辽人一”
        一旁的深州通判也是一脸惊疑,附和道:“便是虚与委蛇也好,缓兵数
        日一”
        姚咒转过身去,看了二人一眼,苦笑道:“公等有所不知。”
        “唔?”
        “姚某若是应允了,却不将此事上察朝廷,那便私与敌国交通,日后只怕连公
        等亦脱不了干系。”
        “那上察朝廷便是了!”
        “嘿嘿一”姚咒干笑了两声,望着二人,半晌,才说道:“咱们真的甘心便
        这样与辽人议和?!若将此事传至朝中,二公以为朝廷果真能信守那不议和之
      
        诏?”
        见二人尽皆默然,过了一会,姚咒又慨声说道:“大丈夫要死便死,要我姚咒
        做王继忠[④],深州再做擅渊,那却是万万不能!”
        深州城外。
        萧岚、韩宝看着萧与义的尸体,一段一段的从深州的东门外抛下来,二人的脸
      
        色皆是难看到了极点。
        半晌,两人默然对视了一眼,韩宝见萧岚轻轻咬牙点了点头,心中的怒火,立
        时化做一声怒吼,进发出来:“屠了它!”
        〔①〕注:顺安军即高阳关。高阳关乃习惯称呼,其时正式名称乃是顺安
        军。高阳关守将即顺安军知军。
      
        〔②〕注:此处分别指宋太宗败于高梁河,曹彬败于岐沟关,刘廷让败于君
        子馆。
        〔③〕注:其时河北产业,虽铁、铅、锡、银等矿产,主要分布于大名府防
        线一带及以南地区,但纺织业则是遍布整个河北路,素以精美著称,而其中犹以定
        州刻丝、相州染色工艺最为著名。按,历史上河北精绢产量之大,即令人咋舌,据
      
        学者推算,仅每年为内库收藏之河北精绢,即不下一百万匹。而以工艺精美来说
        南方如两浙之纺织业,此时尚不能与河北路相提并论。
        〔④〕注:擅渊之盟时,王继忠被俘,然后受辽人之意,致信宋真宗,提出
        议和。
      
      [第三卷《燕云》]第二十七章臣忧顾不在边陲(一之全)
      
        绍圣七年七月一日。
        自晓胜军与环州义勇退回到衡水县,已经过去四天。这四天的时间里,唐康时
        刻都在关注着苦河北岸的深州的战局。此间,大名府的宣抚使司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接受了唐康与李浩编造的解释,没有追究二人的责任,只是移文唐康与李浩
        命令他们接受仁多保忠的节制。但是,计唐净与李浩都深感意外的是,尽管仁多保
      
        忠统率着神射军于六月二十七日便已经抵达冀州,但他却并没有前来衡水,而是率
        军径直前往衡水东北的武邑县,在那里安营扎寨
        武邑县距深州城也不过六十里,与深州的武强县隔着改道后的黄河北流南北相
        望,两城相距不过四十里,神射军屯兵于此,对于深州的辽军侧翼,构成极大的威
        胁。仁多保忠将自己的辅重部署于观津镇,中军扎营于阜城,并分兵一营三千之
      
        众,北进河间府北望镇,另遣第一营,在黄河北流的东岸列阵。
        仁多保忠这样的部署,从战略上来说,便是唐康与李浩,也不得不承认是一招
        妙棋。他背后的水静军,位于御河,也就是永济渠之傍,而那是连通大宋北方诸镇
        的重要水道,而当仁多保忠将阵势布好之后,一面将永静军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中,
        另一方面,相计永砂军的教阅厢军与大量军事物资,成为自己的后盾。若做长期打
        算的话,神射军可以从x济渠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
      
        此外,他占据的几个地区,进可以进攻辽军;次则可以起到沟通河间府与冀州
        之作用,使河问之云骑军不再成为一只孤军:最差,他也可以凭借着黄河天险进行
        防守,在他已率先布阵的情况下,辽军要想越过黄河来进攻他,绝非易事。
        平心而论,以知兵而言,仁多保忠这一手,较之唐康与李浩光则急不可耐的屯
      




返回目录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首章]  [尾章] 889章/共925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55d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