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第644节

日期:2010-10-16 17:15:25
      
        连载(1601)
        这是必然的,有一首诗把人类的追求层次从低到高的排列了一遍,从无例外,古今中外,只要是人,都坠入其中,无从逃避。它很著名,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起,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以这首诗为准,赵佶在短短不到10年之间,就跃升到了最后一步的关口上。他想要成仙,想要超凡,想要脱离低级趣味了。
        那么只能从宗教入手,可是宗教太多了,时光长河流淌到宋朝时,出现在东亚大陆上的宗教各式各样,连传说中的波斯拜火教都察有实据。选哪个呢?
        自然是道教,赵佶的曾曾祖父真宗赵恒信的是什么,曾经怎样信过,有这种光辉先例,赵佶还用从头思考吗?
        何况他本人亲眼目睹过道士的神奇。那是位道士中的领袖,茅山第25代宗师刘混康。这位宗师大人在哲宗时期进京大显神通,为当时的皇后孟氏取出了……误吞入喉的绣花针。
        这是很尖端的外科手术嘛。
      
        另一件事就非常惊人了,据说有一天刘宗师默默无言,一动不动,皇帝派人召见也跟没听见一样。当他终于起身,到赵佶面前后,赵佶问他搞什么,这么久才来。
        刘宗师说,刚才上天散步去了,本来很快就回来,可是正看到南天门外放春榜,榜上是明年开科考中的贵人名单。俺多看了一会儿,所以来迟了。
        赵佶问,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
        好,写下来,藏进这只小盒子里,明年放榜见明晓。
        连载(1602)
        第二年春榜发放,金殿唱名,前两位是蔡(上艹下凝)、柯棐。打开刘宗师的小盒子,发现里边有张纸,上边写着“二草二木”。
        全都没话说了,完全正确。
        刘宗师的地位确立,道教的灵验无可置疑。接下来,赵佶也变得灵异了。他先是做了一个梦,梦中扶摇九天,登上了一处仙宫。里边的神仙告诉他,“汝以宿命,当兴吾教。”
      
        该神仙做道士打扮。
        赵佶把这个梦郑重地告诉了身边的大臣,大臣们心领神会,向下边层层通知。可是效果不大好,没多少人震惊。事后想来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旁观者,他自己做了个梦,再单独向大臣们宣扬,可信度不高。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规模太小了,经过真宗造神运动的宋朝人免役力太高,导致无动于衷。
        怎么办呢,聪明的赵佶想了想,什么都没再说,也没再做什么,直到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的十一月,某天按惯例他要盛装出行,去圜丘祭天。
      
        当天仪卫盛大,臣子俱全,赵佶乘玉辂出南薰门,奔圜丘。刚刚出城,赵佶忽然遥指前方,问身边一个年青人。
        蔡爱卿,你看玉律园之东若有楼台重重,是何处也?
        蔡,是著名的小蔡。蔡京的长子蔡攸。蔡京有很多儿子,蔡攸是很特别的,他并不是走老爹的门路才搭上了皇帝,在赵佶还是皇子时,他就搏得了未来皇帝的好感。
        当年赵佶出宫,经常会遇到一个比他大两三岁的青年,见到他之后会立即下马,拱手立在一边。久而久之,赵佶问,这是何人。
        左右回答,蔡承旨的公子。
        蔡攸之名,就此刻入赵佶的心里,算是半个贫贱之交。这时小蔡心领神会,回答说,臣看见了,云间的确有楼台隐隐数重,仔细再看,它们都离地有数十丈高。
        是吗?爱卿你视力很好,还看到了什么,有人物吗?
      
        有,有道教的童子举着幡幢节盖,保持队型在云间行走出没,臣能看见他们的眉目神情,历历如此眼前。
        四周大臣侍卫们听了,齐声高呼万岁,神仙真的下凡了,只是我们太蠢,只有皇帝和蔡攸有仙缘,所以才看见。
        于是,赵佶在这里修建了道观,取名“迎真”,并作《天真降灵示现记》。从这时起,宋朝再一次刮起了全国性的道教复兴运动。
        公元1113年,这是历史的另一处结点。这时赵佶的快乐生活达到了一个高度,国之少年们的成长也相继成形,他们的敌人也初露锋芒了。
        那是推倒庞大的契丹王座的人,是后来带给汉民族巨大伤痛的敌人,至它兴起,东亚大陆上的无数生灵为之涂炭,可以说,它从每一个角度来审视,都是汉民族的死敌。
      
        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它的第一代领袖,是位无可争议的,有勇有谋有志气的顶尖级英雄。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644页/共1014页   

[首页]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尾页]


第644节_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在线阅读_高天流云A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104 t:219-699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b9653 大小:4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