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节
日期:2011-06-09 17:10:50
连载(1901)
见血之后的赵构变得亢奋,他迅速赶到江边,准备一次乘风破浪。结果面对滔滔江水时,他呆了。江边上啥也没有,别说传说中的大批战船了,连小船都没有。
王渊,说,预备下的船呢?!
御林军总头领王渊小心翼翼地翻开记事本,报告说船只都在,都很忙,正在加紧抢运陛下的财产去杭州,这也是早就下达的命令……赵构仰天长啸追问自己的人品,为什么就没想到留哪怕一艘呢?!
他只好跳上一只小船,在初春长江冰冷的江水里向对岸驶去。他的心里起伏不定,他恐惧着越来越近的金军,怨恨着装神弄鬼玩大发了的黄潜善、汪伯彦,居然为了一些和谐的假象,把他也扔进了孤城死地里,还怕着船下边的幽深湍急江水,他是地道的北方人耶,真要翻了,铁定淹死,连皇陵都不会有……他唯独忘了的,是他身后边全扬州城的百姓们。
当他带着五六个太监从临时皇宫冲出来,骑马跑向城门时,城里的百姓们就看出不对了,紧接着大批的宫女侍卫太监从皇宫里轰地一声炸出来,四面八方地跑时,大家都明白过来了。皇帝在跑路,金军来了!
全扬州的人立即行动,背起早就打好的行李,蹿上街头往城门口涌。结果很悲剧地发现,城门太小了,而且为什么会有城墙这种设备存在呢?全城人同一时间往外挤,实在是太耽误事了。
这只是他们的第一关。
出城之后,奔向江边,到江边之后他们的绝望是赵构一行人数的N次方,他们想逃的话,得有无数只赵构坐舰式的小船才行。
几十万人堵在长江边,拖家带口进退无路,怎一个悲惨了得。一天之后金军杀到,眼前的情况让这五六千女真骑兵陷进了迷茫中,首先是分不出要先干什么。是到运河里抢船呢,还是杀光江边上的人呢?要注意的是两者难度差不多。
运河里一遛50里长的干涸河岸上停着满满腾腾的船,船上全是金银细软绫罗绸缎;江边上十几里内挤着满满腾腾的宋朝百姓,有男有女有工匠行李里边也有各种家当……先拿哪个下手呢?
连载(1902)
最终的结果是全光了。运河里的船没有黄河的洪水是飘不起来的,江边的百姓更是固定的靶子,金兵可以抢累了杀人,杀累了抢东西,工作并不单调。
这是宋朝史上让人憋屈到神经错乱的著名一幕,它本是不会发生的。就算是黄潜善、汪伯彦之流再隐瞒实情、金军的行动再突然,也不会导致这样的惨剧发生。
因为突袭来的金军最多只有6000骑,他们长途作战,早已疲惫,退一万步说,哪怕他们保持精锐又怎样,赵构的御营兵马最少在10万人以上,这样的对比为什么要逃跑?为什么要跑得没步骤没节奏个个都像赵构那样的萎呢?!
此时御营里的人马包括了岳、韩、两吴之外的所有中兴战将,居然狼狈到这地步,真是让人备感神奇!于是乎,各种各样的传说应运而生,比如赵构著名的神迹的“泥马渡江”。
传说里,赵构处于必死之地,而圣天子洪福齐天寿与天齐,自然有神灵护佑。是一位神仙牵着一匹马把他送过江的。
人们认同这个传说,并且一致认定,这匹马不是金的、银的、铜的、铁的,它是由草和泥做成的,它是一匹神兽!
神兽事件之后,赵构一行人逃过对岸,到了镇江府。这时要啥没啥,只有草和泥,这是真的,赵构的建炎集团全体都睡在大地的草丛里,只有赵构本人有一张貂皮当被褥。他们先是争吵,由大将刘光世领衔吵起。他跪在赵构的面前嚎啕痛哭,说他部下几万弟兄都跑散了,估计没被金军杀死,短时期内也没法赶到皇帝身边。这是谁造成的恶果呢?
都是王渊!
王渊掌管所有江面船只,他把船都搞哪儿去了?他得负所有责任。王渊立即勇于认错,同时指出事情的直接责任人是江北都巡检皇甫佐……于是皇甫佐被当场处决。
建炎集团就此恢复团结,之后迅速制定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么一大坨的人马要去哪儿呢,镇江府是不行的,它靠近江边,只此一点就必须抛弃。那么去哪儿?王渊的笑容非常光明、诡谲,他提醒集团内诸位领导,现在我们的船都在哪儿呢?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772页/共1014页
[首页]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