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139节

日期:2010-04-23 21:44:17
      
        66木牛流马
        诸葛亮六出岐山第一阵却吃了一个大败仗,折损人马万余。诸葛亮正在忧闷,杨仪过来打魏延的小报告,说魏延私下发牢骚,对丞相不满。大多数领导者一般都喜欢听这种小汇报的。但在一种情况下却是例外的。那就是领导者本人心情不佳的时候,打小报告者往往就会成了领导者的出气筒。
        果然,诸葛亮狠狠斥责道:“我心中自然有数,你不要在我面前进谗言!”杨仪面红耳赤,惶恐而退。
        两军僵持之际,诸葛亮乘了小车,在祁山之前渭水两岸察看地理。忽然看到了一座山谷,形如葫芦,里面可容纳一千多人,两个出口却仅容一人一骑通过。此处就是上方谷。诸葛亮大喜,叫来马岱密密吩咐。诸葛亮令五百人守住谷口,一千人在谷内隐秘施设。两班人马绝不替换,以防走漏消息。诸葛亮则一连十多天,亲自在谷内安排指挥。
      
        杨仪来报,说如今粮草都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极为不易,已经不敷支用了。诸葛亮拿出图纸,命人制造木牛流马。不到半月,木牛流马制造成功,就如活物一般,上山下岭,往来搬运粮草,极其方便。
        魏兵看见,立即去报司马懿说蜀兵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牛马自己不吃草,军士也很省力。司马懿本来是想用拖延战术,逼得诸葛亮因粮草接济不上而退。但现在木牛流马的出现让司马懿的战略设想落空。他当即派人去抢了几匹回来,一一拆开后,原样仿制了一大批,也用来搬运粮草,果然行走如飞。
        诸葛亮得知这个消息,却非常高兴。他立即派王平率兵去劫魏营的木牛流马。等到魏国援兵赶来,就将木牛流马口中的舌头一扳,牛马就不能行走。而等到魏兵放弃木牛流马,蜀兵再扭一下舌头,牛马再度行走如飞。这一招就是为了制造一种神秘感。诸葛亮又派大将张嶷率五百人马,扮作六丁六甲,鬼头兽身,脸上涂彩,手持旗幡宝剑,身挂葫芦,内藏烟火之物,埋伏在山旁。只等抢回木牛流马后,装神弄鬼,施放烟雾,让魏兵以为蜀兵有天神护佑。
      
        诸葛亮确实是利用资源的高手,这些装神弄鬼的道具、举动果然奏效,抢来魏兵粮草无数。而且,魏兵将木牛流马视为神物,再也不敢有觊觎之心。
        诸葛亮紧接着安排上方谷之谋。他令大将高翔假装往上方谷内运送军粮,自己也把中军主帐安扎在上方谷附近。又令魏延接连诈败。这都是为了将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中,一举歼灭。
        司马懿探听明白,决定亲率人马,去上方谷内烧掉蜀兵的军粮。魏延一路诈败,果然将司马懿父子等人全部引进谷内。司马懿等人刚一入谷,把守谷口的蜀军伏兵就将谷口堵塞。司马懿急退,但已经来不及上。四处山上火箭齐射,引爆谷内地下所埋的地雷。一时间火光冲天,爆声阵阵。司马懿父子三人抱头痛哭,哀叹自己命丧于此。
        但是,突然间天响霹雳,大雨倾盆,满谷之火,全部被扑灭。地雷无声,火器无功。过不多时,谷中竟然水深三尺。司马懿大喜,立即带领部下,拼死杀出谷口,逃出生天。
        诸葛亮得知后,不由长叹一声,说了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本来的打算是要毕其功于此役的。他要一举解决两个难题。首先是将劲敌司马懿父子歼灭。这样魏国就再也没有能和他匹敌的对手了。司马懿一死,消灭魏国就剩下时间的问题了。其次,司马懿既然已经死了,魏延的勇猛无敌也就派不上用场了。那么正好也在上方谷中用同一把火烧死。
        所以,他安排马岱镇守谷口时不得将诱引司马懿入谷的魏延放出。但是,诸葛亮却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眼看大功告成,却被一场滂沱大雨浇灭。这大雨浇灭的不仅仅是上方谷中的大火,也浇灭了诸葛亮心头那最后一点自信。
        这次大雨,是一次典型的小概率事件。诸葛亮最擅长使用小概率事件了。当年,他在赤壁之战时,利用了大雾草船借箭,利用东风火烧曹兵,都是得益于对小概率时间的精准把握和精到利用。但这一次,诸葛亮竟然没有推算出天降大雨这一小概率事件。这只能说明,天时确实已经站到他的对立面——司马懿那边去了。司马懿不求而得天佑,父子三人竟然死里逃生。
        而同样幸运的还有那位一直不走运的魏延。魏延侥幸逃了性命,怒气冲天来找诸葛亮。他根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诸葛亮的安排,他以为一切都是马岱所为。
        魏延对诸葛亮说:“马岱早早将谷口堵死。我带着五百军兵诱敌深入,也无处逃生。要不是天降大雨,我们也没命了。”
        诸葛亮立即表现出大怒的样子,叫来马岱狠狠斥责道:“文长是我的得力大将。我当初派你去,只是叫你去烧司马懿。你怎么连文长也一起困在谷中?幸亏朝廷福大,天降骤雨,这才保全了文长。如果文长有个闪失,岂不是又伤我一臂?”
      
        诸葛亮开口文长,闭口文长,说得好不亲热。几句话就把自己洗清了,把一切罪责全都推到了马岱身上。
        马岱心想:“当初明明是你亲口让我连魏延一起烧死的,怎么现在全都栽到我头上了。”马岱正在想要不要分辨,诸葛亮已经下令:“将马岱推出斩首!”
        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看出马岱在政治投机上的敏锐感了。马岱很清楚,魏延当面提出了这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诸葛亮肯定是不能直承此事的,否则就无法收场了。所以,诸葛亮急需有人为他顶缸。马岱认为只能是自己责无旁贷了。但是,一般人即使愿意为领导者当替罪羊,也是有底线的。总不能为了当替罪羊而把自己的小命搭上吧。所以,一般人听到领导者要将自己杀掉来文过饰非时,往往会口不择言,将所有内幕揭破,大不了是鱼死网破。
      
        但马岱硬生生忍住了。他判断诸葛亮绝不会真正让自己死的。只要有人为自己求一下情,诸葛亮就会顺水推舟,绕过自己。相反,如果自己吐露真相,那么诸葛亮反而真的要杀人灭口了。
        马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这源于诸葛亮一贯以来对魏延的偏见。蜀营中是人皆知,诸葛亮肯定不会站在魏延这一边的。所以,必定会有人揣摩诸葛亮的心意来为马岱求情。
        马岱的判断是对的,他的投机成功了。当诸葛亮的斩首令一出,帐下一大堆人纷纷跪下为他求情。诸葛亮当即命令将马岱剥去衣甲,杖责四十,并削去平北将军、陈仓侯等官职,贬为散军。
        马岱拖着伤体,回到寨中,暗暗称幸,自己虽然挨了一顿毒打,丢了一切官职,但毕竟捡回了一条小命。看来,帮着领导者去做见不得人的事,并不代表领导者的信任与看重,而是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啊。
      
        马岱正在感叹之际,樊建受了诸葛亮的密令前来见他。樊建说:“丞相知道你向来忠义,所以故意用了这条计策。现在丞相又吩咐,你要如此如此。日后功成,你是排第一位的功臣。今天的事,你可以推说是杨仪让你做的,这样魏延就不会再恨你了。”
        马岱听了,先是惊疑不定,随后又欣喜不已。惊疑不定是因为诸葛亮高大光明的形象一下子在他心目中坍塌了。马岱绝没有想到,这个神坛上的偶像,竟然也会有如此阴狠毒辣的心肠。欣喜不已是因为今天自己赌对了,丞相更加信任重用自己了。否则,万一自己也和魏延一样被丞相视为眼中钉,恐怕下场将会比魏延还要惨。
        次日,马岱拖着伤体来见魏延。魏延刚想发怒,马岱就拜伏于地,痛哭道:“非我之罪,全是杨仪指使。”
        杨仪是魏延平生最看不起的人,也正因此,杨仪成了魏延的死对头。魏延一听,顿时将满腔怒火转移到杨仪身上了。马岱又借机说:“我现在不过是一个散军。我也知道自己错了,愿意跟着将军你将功赎罪。”
        魏延确实是个直性子的人,他看看马岱一脸的可怜相,就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魏延急冲冲跑到诸葛亮处,要求将马岱划归于他的部下。
      
        诸葛亮听了,连连摇头,说:“他这次差点累你送命,把他划到你部下,你是不是要整死他啊?”
        魏延表示绝无此事,再三求恳。诸葛亮在用“不情愿卖家策略”拒绝了几次后,装出勉强的样子,同意了魏延的请求。
        魏延非常高兴,却没有想到,他要来的不是一个部将,而是一个掘墓人。
        诸葛亮的这次行为,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任何一个视他为神明的人,都无法掩盖他这一劣行。
        魏延虽然狂傲不羁,但功劳苦劳俱在。而诸葛亮初一见面,就断然他脑有反骨,将会造反。而此次竟然要在上方谷中将他与司马懿一起烧死。这样无罪而杀,理由何在,焉能服人?在魏延沾了司马懿的光,侥幸不死后,又立即捏造出一篇谎言,人为制造出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从而在魏延身边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总之,在诸葛亮的计划中,无论怎样,魏延是一定要杀的。那么,魏延为什么就这样不受诸葛亮待见呢?
      
        ××××××××
        心理感悟:你可以用光芒包装平庸,却不能用光明掩盖阴暗。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50条记录; 当前139页/共150页   

[首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尾页]


第139节_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在线阅读_陈禹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7 t:219-613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a8f81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