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66节

日期:2014-05-1221:04:15
        第六章:宪政帝国
        1.东方不败
        近代日本实行一种奇怪的体制,这种体制不同于以往,也有别于当今。今天的历史学家,习惯于将这种奇怪的体制称为“近代天皇制”。
        这一称谓有欠妥帖,它极容易让人以为近代日本是一个天皇独裁的国家,而事实并非如此。此外,若有“近代天皇制”,就必有“古代天皇制”,否则此称谓毫无意义,但于现实之中,中国老百姓对日本古代史更是一无所知,也就不可能知道“近代天皇制”到底何意。在当下,中国的文化现实是,我们凭借自己的想象而非史实构筑了一个明治日本,并用这个形象去解释日本帝国的崛起和满清王朝的衰败。这一趋向至今未有改观,2012年上映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仍重复并强化着这种误读,导演冯小宁仍跳脱不出《举起手来》的意淫模式。笔者有时在想,抗战影片越拍越差,到底是导演们力有不逮,还是他们自甘堕落?
      
        明治天皇不是个独裁者,他甚至不是个执政者!也就只有中国导演才会把明治日本拍摄成“雍正王朝”,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中,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伊东祐亨等已经被矮化成了“军机大臣”,完全是一群惟命是从的奴才!若日本真实行此种体制,则其不但无战胜中国之可能,连整场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都不会有!民国的蒋百里在《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中讲的更加透彻:“他(昭和时期的日本人)又羡慕新兴的意大利与德国,开口‘统制’,闭口‘法西斯’。但他忘记了他无从产生一个首领。”一个连首领都没有的国家,怎么可能有独裁者呢?
      
        不但明治天皇不是个独裁者,连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乃至东条英机都不是独裁者,因为近代天皇制是一个排斥独裁的体制。这个体制经明治宪法而确立,乃历史之产物,为解决当时问题而诞生。在大久保利通当国时,此体制尚未诞生,因此,与后继者相比,大久保更像个独裁者,但也仅是像而已。在日本近代人物中,你找不到“袁世凯”与“蒋介石”,更不要说“墨索里尼”与“希特勒”。昭和日本之所以发疯,不是因为它在政治上搞个人独裁,而是因为它在组织上没有中心。
      
        近代日本政治呈现两大特征,一曰“宪政”,一曰“帝国”。无论我们怎么鄙薄明治宪法,我们都不应忘记,今日中国尚未达至“明治宪政”,更不要说“大正民主”。然而,就是这个宪政体制,将日本人最终引到了“昭和圣战”的不归路。这不能用“大正日本人好而昭和日本人坏”来解释,就如同我们不能说“今天的中国人坏而毛时代的中国人好”——坏人怎么可能创造繁荣,而好人创造苦难呢?
      
        泛道德主义是无能历史学家的拙略工具,他们无法理解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就发生了,索性把一切因由归咎为道德,也就是告诉读者:当年要是圣人国,今天一切都会不同。历史写作者不是政治教导员,用不着喋喋不休地说教:哎呀,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你这个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品有问题。瞎扯淡!两个技师修两台电脑,一个修好了,一个没修好,难道可以据此断定,那个修好的比那个没修好的道德更高尚?
      
        作史者写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是告诉读者,作者的历史理想有多么美好,而历史上的那帮混蛋是多么匪夷所思地辜负了他?大哥,拜托,把你和李鸿章或光绪帝乃至老佛爷易地而处,你会打赢甲午战争?如果道德真的管用并至关重要,那还搞什么公务员考试呢,每年多几次《感动中国》不是更加简单?
        写史不能这般扭曲,读史也不能这般浅薄,历史不是只有道德。
        提及近代日本,不能不提伊藤博文;提及明治宪法,也不能不提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是中国人民的老敌人。在中国,伊藤大名如雷贯耳,你可能不知道大久保利通,不知道板垣退助,不知道大隈重信,甚至不知道西乡隆盛,但你不可能不知道伊藤博文。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文献纪录片、通俗影视剧一遍又一遍地提及此人。在我们眼中,伊藤博文是近代日本的铁血宰相,明治维新的标志符号。我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此人,是因为他发动了甲午战争并且打败了我们,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
      
        伊藤博文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尽管这厮在《马关条约》中敲了我们一大笔竹杠,害得我们失去了台湾并赔掉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但我们仍然佩服这个东洋小个子。在甲午战后,光绪皇帝甚至有意邀请伊藤来中国做宰相。在国人眼中,伊藤就是个天才,一个成功缔造宪政于专制社会的不世奇才。我们深信,若是没有立宪政治,小日本不可能先后打败清俄两大帝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伊藤是怎么建立起宪法政治的呢,他的宪政思想有些什么内容,他开创的体制又缘何导致了昭和圣战?
      
        伊藤博文的宪政思想可称得上是宪政学中的“葵花宝典”,近代日本因为练此秘籍而成为“东方不败”。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这是《葵花宝典》的第一句。东方不败想要无敌于天下,为此,他甘愿挥刀自宫,之后日修夜练,如痴如魔。东方不败练成了神功,他凭借神功取代了任我行,成为新的武林霸主。东方不败的收获不可谓不丰,但他的损失也不可谓不大。东方不败失去了**,也失去了人心,他戕害了自己,也荼毒了他人。从挥刀那一刻起,东方不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他回不到过去,也走不向未来,更无法享受现在。他纠结,他异化,他癫狂,他毁灭,他痛苦,他悔恨,他无情,他绝望!
      
        伊藤博文没有挥刀自宫,他可舍不得他那可爱的小弟弟。时人对伊藤的评价是“好酒及色”,伊藤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宰相,他的座右铭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位风流宰相对自己很是放纵,对日本却很是禁欲,他一刀下去,日本神教诞生。
        十九世纪末,在世界的东方,东方不败称雄武林的时代开始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38条记录; 当前66页/共138页   

[首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尾页]


第66节_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在线阅读_迟玉德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615 t:219-6527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6b11c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