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东汉最具有争议的皇帝——汉和帝刘肇 |
第138节杜密字周甫,颍川郡阳城县人。为人深沉朴质,年轻时便有振兴民俗的志向。被司徒胡广举用,不久升为代郡太守,之后受到朝廷征召,三次升任太山太守、北海相,他对于宦官子弟中有当上县令长吏而有奸邪恶行的人,就收捕审讯。(ps:在《后汉书》里,与宦官斗争似乎成了一个标准)
某次,杜密到辖区高密县检查春耕生产,赈济贫困,期间他发现一个叫做郑玄的乡佐,就召他代理郡里的职务,派他去太学学习。郑玄后来成为了文学大家。 后来杜密被免去官职回到家里。同郡的刘胜也是从蜀郡辞官回乡,之后便关上大门扫清大路,不跟任何人交往。太守王昱对杜密说:“刘季陵真是清高的人,虽然此次被免官,但是我听说公卿中有不少人都推举他。”杜密知道王昱是刺激自己,便回答道:“刘胜位为大夫,太守以上宾的礼节对他,但他见到好人不推荐,听了坏消息也不吭声,为了自己把真情隐藏起来,自己噤若寒蝉,这是有罪的人啊。现在我推荐那些志义力行的贤人,纠劾那些违道失节的坏人,使太守赏罚得中,好的名声得到宣扬,这难道不是对您的万分之一的帮助吗?”王昱又惭愧,又佩服他,对他更加敬重。 后来桓帝征召她,任命他为尚书令,升河南尹,调任太仆。党事起来以后,免官回原籍,与李膺等人一同获罪,由于他们的名声和行事不相上下,所以当时人也称他们为“李杜”。后来太傅陈蕃辅政,担任太仆。 王畅是前太尉王龚的儿子。他少时因为清正朴实而著称,不与他人结交。起初被举荐为孝廉,托病不应。顺帝时期的大将军梁商征召推举他为茂才,四次升迁他为尚书令,然后被派出为齐相。此后被征召为司隶校尉,调为渔阳太守。所到之处,都以严肃精明为人称道。因事获罪免官。这时朝廷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下令选举有功劳和有才能的人为尚书,太尉陈蕃荐举王畅,说他清廉公正,有不可侵犯的本色,因此重新成为尚书。 不久,王畅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在他以前的二千石都害怕帝乡的贵戚,大多不称职。王畅却深恶痛绝,一到任便揭发有罪的豪强,不过,当时朝廷大赦,事情因此作罢。王畅追悔此事,重新制定法律,各个贪赃二千万钱以上而不自首承认的,没收他的全部财物;如果有隐瞒的,就派官吏拆屋伐树,填井平灶,豪门大户大为震动。功曹张敞上书劝谏王畅不要这么严厉,应该用德行教化,王畅采纳了张敞的劝谏,改为推行宽政,小心地用刑,简易地施罚,最后教化大行。 南阳郡中的官僚大族,大多奢侈浪费相互攀比,王畅平常穿着布衣皮褥、乘坐破旧衣马,以此矫正这种不好的风气。山阳郡人刘表(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刘表)时年十七岁(公元157年),跟从王畅学习。他劝谏王畅:“奢侈但不超过上级,简朴不超过下级,依道行礼,所贵的是在可否之间,求得适当而已。蘧伯玉因为独为君子可耻。您不讲求孔圣人的明训,反而羡慕叔夷伯齐琐屑细末的操守。岂不是想自己以皎洁自贵于世吗?” 王畅回答道:“从前公仪休在鲁为相,拔掉园中的葵花,与织布的妻子离婚;孙叔敖在楚国当相国,他的儿子披着毛皮砍柴。因为节俭而失败的人少啊。听了伯夷的高风亮节,贪污的人就会廉洁,怯懦的人就会立志自强。我虽然没有德行,却羡慕古人的功业。” 后来王畅被征召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168),升司空,才几个月,因水灾免官。 刘祐字伯祖,中山郡安国县人。安国县后来别属博陵。刘祐是刘姓宗室(但不清楚是哪一支),小的时候就学习《严氏春秋》、《古文尚书》,担任郡里的主簿。 郡里的一位官员的小孩曾经给刘祐一些钱,让他去市场买果子,然而刘祐却买回来了笔墨纸砚交给了这个小孩,这位官员很奇怪,刘祐解释道:“郎君的年纪可以上学了,但是小孩十分傲慢,远近的人们都说使君没家教,希望你能让我教育您的孩子。”这位官员一听也是这个理,便同意刘祐教授。刘祐规定,每五天进行一次小考,定下课堂规矩,这个小孩于是学业有成。 刘祐开始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尚书侍郎。他熟悉朝廷掌故惯例,撰写文书精明干练,每次遇到奏议,回答问题没有阻碍,为同事们所赞赏,后来担任任城令。被兖州推举他为特别优秀的人才,接着调任扬州刺史。会稽太守梁旻是大将军梁冀的堂弟,刘祐举报他的罪行,梁旻因此被征召受罚。 刘祐后来被调任为河东太守。当时他所管辖的属县县令大多是宦官子弟,他们大多为非作歹、危害百姓。刘祐到任之后,把当地强横的官吏该撤职的撤职,该判刑的判刑,为当地的冤假错案平反。因此,刘祐的政绩成为了河东、河内、河南(“三河”地区)的模范。 刘祐官运亨通升,延熹四年(161),任尚书令,又出任河南尹,调任司隶校尉,每一个官位都是有权有势的肥差。那时有权有势的富贵子弟只要是因为被罢免官职而返回京师的,一到刘祐辖区边境,就赶紧改换车马仪仗,把财宝隐藏起来。因此刘祐威行朝廷。后来,刘祐担任宗正,三次调任大司农。 当时中常侍苏康、管霸二人在朝廷内掌握大权,他们大肆侵占天下的良田美业,山林湖泽,百姓穷困,州郡官员都不敢吭声。刘祐下发文书到他们所占的地区,依法按类没收。桓帝大怒,判刘祐送左校劳改。后来赦罪出来,担任三卿,他都以生病辞却,请求回归田里。朝廷下诏任命他为中散大夫,中散大夫是一个闲差,朝廷没有固定编制,平时也不干事。因此刘祐关上大门和人们断绝交往。每次三公位子上出现空缺的时候,朝廷都有意让刘祐出任,但总是因为被人(估计是宦官)所诽谤而弃置不用。 延笃曾经刘祐写信说道:“从前太伯三次辞让君位,人们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称赞他,延陵季子清高让位,华夏大地称述他的高尚的风格。您有蘧伯玉‘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德行,有宁武子‘邦无道则愚’的精神,洞察微妙变化,智谋高深而不显露,不看日月星的运行,没有功夫估计天下的事,多么崇高啊!” 到了灵帝初年,陈蕃辅政,刘祐重新担任河南尹。 |
第138节_东汉最具有争议的皇帝——汉和帝刘肇在线阅读_阳光明媚BO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232 t:219-6145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c464a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