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
第102节日期:2014-05-2519:43:58
※ 树欲静而风不止 尽管李嗣源盼望的“和议”未能实现,但值得欣慰的是,阿保机暴病身亡,耶律德光忙于稳定国内局势,暂时没工夫管中原的闲事。如果李嗣源家里比较平静的话,自顾不暇的耶律德光是不会自讨没趣的。 耶律德光想“打扫干净屋子再出门”,而在中原,由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完全全的平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惟恐天下不乱,说的就是那些靠战争发迹的人。古语说“止戈为武”,但对于他们而言,“止戈”就意味着失势,意味着贫困,意味着百无聊赖,意味着人生无趣。 因此,在李嗣源开创“天长小盛世”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和谐的音符。 率先发难的,是时任宣武节度使的朱守殷。 朱守殷是个什么人,大家应该是清楚的。郭从谦发动兵变,李存勖朝不保夕,朱守殷率部在外城观望。李存勖死后,朱守殷又以“平叛”为名,挑头在洛阳大肆剽掠。 李嗣源初来乍到,听了朱守殷的一面之词,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任命他做了宣武节度使,驻守昔日的梁朝都城汴州。虽说靠花言巧语蒙混过关,但做贼心虚的朱守殷还是相当忐忑。 天成二年(927年)十月,李嗣源决定到汴州视察。坊间传言,李嗣源此行的目的是征伐淮南,也有人说,李嗣源是借视察之名,搞“武装削藩”。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特别是对于噤若寒蝉的朱守殷而言。 朱守殷被李嗣源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措手不及,节度判官孙晟则怂恿他趁机反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击。 除了剽掠的时候比较机灵以外,朱守殷其实是个挺没脑子的人。孙晟这么一忽悠,朱守殷还真就豁出去了。 于是乎,李嗣源尚未动身,汴州的奏疏就递上来了,说您老人家别劳累了,汴州不欢迎你。 李嗣源当然是大怒,但实在是厌恶打仗,最初还是想和平解决,打算派宣徽使范延光前往汴州招抚。 范延光直言进谏:别扯淡了,朝廷不能给藩镇留下一个“软柿子”的印象,应当果断出击,杀鸡给天下不老实的猴子们看看。 李嗣源觉得有理,如果放朱守殷一马,等于人为压低“叛乱成本”,天下的藩镇便会“照葫芦画瓢”,与息事宁人的初衷背道而驰。 既然决定开打,那就得下死手! 范延光带着前锋部队先行前往,御营使石敬瑭率大军随后赶到,将汴州城围得水泄不通。朱守殷自知大限已至,在杀光全族之后畏罪自杀。孙晟乘乱逃脱,投奔了南面的吴国。 朱守殷自寻死路,确实震慑了不少蠢蠢欲动的藩镇。但是,违法的成本再高,也总有那么一些人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继宣武节度使朱守殷之后,义武节度使王都也步其后尘,公然发动叛乱。 朱守殷叛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虚,王都叛乱则另有隐情,这也是朱守殷伏诛不能震慑王都的重要原因。 王都跟李存勖是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李存勖的儿子李继岌。李存勖被杀、李继岌自杀、李嗣源上位,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使王都与李嗣源之间,难免存在一些隔阂。 李嗣源因为王都曾经篡夺父位,又是李存勖的亲家,因而对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王都也不是吃素的,嫌我篡位,你不也一样吗? 按照以往的惯例,王都所辖地区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地方赋税的,均由王都自行处理。李嗣源上台之后,对国家的财税体制进行了整肃,王都享受的“最惠藩镇待遇”被大打折扣,王都自然相当不满。 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王都便越来越不老实了。不过,王都相比于朱守殷的长处在于,他比较有脑子。换句话说,王都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以义武节度的一亩三分地,就想跟朝廷分庭抗礼,趁早歇菜吧,谁见过蚂蚁伸腿把大象给绊一跤的? 为了提高成功几率,王都必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成德节度使王建立、归德节度使王晏球(即杜晏球,本姓王)都接到了王都的邀约。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三人的反应高度一致:当面拍胸脯保证与王都同心同德、共举“义旗”,暗中派人前往洛阳报信。 |
第102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2469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5298d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