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99节

日期:2014-05-2319:48:25
        第十三章后唐之祸乱横生
        ※ 安重诲的不归路
        说完“花见羞”与“十四哥”,我们还是回到李嗣源与安重诲的关系上面来。
        拱倒任圜,实现一家独大,从很大程度上说,安重诲是利用了李嗣源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生疏。不过,随着安重诲的权势日渐膨胀,李嗣源越来越感觉到不大对劲了。
        安重诲会选择谋反吗?未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缺乏可行性。安重诲在文臣中的“威信”,是靠搞“小圈子”建立起来的,在军队中则基本上没有班底。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安重诲就好比寄生于李嗣源这棵大树上的藤蔓。把李嗣源弄倒了,他也活不成。
        对于李嗣源而言,安重诲的存在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他,朝廷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安重诲不是机器,他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私心,既协助李嗣源治国理政,又难免夹带一些“私货”,让李嗣源感觉受到掣肘。
      
        如何处理好与安重诲的关系,李嗣源的内心相当矛盾。整到他并不难,但付出的代价是不可预见的;放任自流也不行,照这样下去,他不得闹翻天了?
        李嗣源在等待一个机会,适时地敲打敲打安重诲。
        机会很快就来了,至于是赶巧,还是李嗣源故意整出来的,无从考证。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不少关于安重诲的谣言。据传,安重诲曾经找人算过命,算命的说以老安的面相,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不可限量。还有传言说,安重诲正在准备征伐淮南、一统天下,功成名就之后便要君临天下。
        想来有些可笑,如此低级的谣言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李嗣源揣着明白装糊涂,煞有介事地把安重诲叫来,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无风不起浪,你是不是应该给个解释?
        安重诲当即被吓得直冒冷汗,话都说不溜,结结巴巴地前言不搭后语,东拉西扯地说自己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李嗣源见他吓成那样,知道打草惊蛇的目标已经达成,便没有继续深究,放了他一马。
        清除安重诲,那是必须的,但李嗣源需要耐心地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安重诲是个不长记性的人,李嗣源时不时地敲打他,甚至利用谣言虚张声势,都没有让安重诲引起警觉。相反,安重诲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谁也拉不回来。
        如果说把持朝政、一家独大是为官的本性使然,那么安重诲在几位皇子之间厚此薄彼、看人下菜碟儿,就纯属自作孽不可活了。
        在李嗣源的几位皇子中,安重诲跟李从荣、李从厚关系不错,惟独对李从珂横挑鼻子竖挑眼。
        安重诲与李从珂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呢?
        说来话长,当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李嗣源还不是皇帝的时候,有一次将儿子和亲信聚在一起喝酒,安重诲、李从珂都喝高了,聊着聊着就争执起来,李从珂还动了手,安重诲腿长,见形势不对就开溜了。次日酒醒之后,李从珂想起昨晚上的事儿,心里过意不去,登门向安重诲道了歉。
        按理说,人家也道歉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因为这点小事耿耿于怀呢。可安重诲就是个鼠肚鸡肠的人,从此就跟李从珂结下梁子了。
        ——这未免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跟领导的儿子结了仇,你安重诲以后还怎么混?
        其实,安重诲如此“犯二”,背后是有原因的,即李从珂的身世问题。
        李从珂名义上是李嗣源的儿子,但不是亲子,也不是养子,而是继子。李从珂的母亲原先嫁过人,生下李从珂,后来成了寡妇,带着这个“拖油瓶”,成了李嗣源的女人。
        有这么一层微妙的关系,也难怪安重诲对李从珂另眼相看了。
        安重诲跟谁结了仇,那可是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
        当时,李从珂担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不断在李嗣源跟前下烂药,说李从珂“有异图”。李嗣源懒得搭理他,胆大包天的安重诲竟然伪造谕令,暗中指使河中将领杨彦温将李从珂驱逐出镇。
        杨彦温接到命令时,正值李从珂出城视察军队。李从珂视察完毕打算回城,发现回不去了,杨彦温根本不让他进城。李从珂百思不得其解,杨彦温也老实,说你老人家可别怪我,这命令是枢密院下达的。
        李从珂派人前往洛阳“上访”,李嗣源得知消息,心里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一定是安重诲这个老王八蛋在搞鬼。
      
        但是,光凭推测难以定罪,得把关键人证杨彦温抓来当面对质才行。
        活捉杨彦温的任务,交待给了西都留守索自通,还有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李嗣源万万没有想到,索自通竟然是安重诲的人。尽管李嗣源一再交待抓活的,但索自通按照安重诲的指示,将杨彦温灭了口,并将责任推到了药彦稠的身上。
        人证没了,李嗣源除了生闷气,别无他法。安重诲这下更嚣张了,暗中怂恿冯道、赵凤弹劾李从珂,应治其河中失守之罪。
        李嗣源接到奏疏,瞟了两眼,往冯道、赵凤的脸上扔将过去,不禁破口大骂:“李从珂为奸人所害,案情至今扑朔迷离。你们这时候说这些话,是想置他于死地吗?恐怕背后有人指使吧?”(吾儿为奸党所倾,未明曲直,公辈何为发此言,意不欲置之人间邪﹖此皆非公辈之意也。)
        冯道、赵凤碰了一鼻子灰,安重诲决定亲自出马。李嗣源确实搞不清楚,安重诲为什么非置李从珂于死地不可。
        安重诲“未雨绸缪”的想法,或许拨动了李嗣源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琴弦,但真要让自己的继子命丧黄泉,李嗣源实在下不去这个手。
        不错,李从珂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但他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如今自己功成名就了,李从珂却无辜受戮,这怎么说得过去?
      
        李嗣源始终下不了决心,只是将李从珂留在洛阳闲居,由索自通接任河中节度使。
        李从珂成了李嗣源眼皮子底下的“囚徒”,想翻大浪恐怕也没有机会了。事情原本就此打住,但安重诲偏偏要穷追猛打。
        索自通上任后,在安重诲的暗中指使下,伪造李从珂曾经私造兵器的“罪证”。李嗣源闻讯后大为光火,打算让李从珂从此销声匿迹。多亏花见羞从旁劝解,李从珂方才逃过一劫。
        李从珂没死成,却被李嗣源打入另册,“政治生命”戛然而止。满朝文武中,除了礼部郎中吕琦不避嫌疑,频繁探望李从珂以外,所有人都对其避而远之。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8条记录; 当前99页/共148页   

[首页]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尾页]


第99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4148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ba94a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