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

第66节

那人显然是硬撑起身子的,显然已筋疲力尽,但仍摇摇晃晃地想立起来,想立起来护住已人事不知的他。
      
        但那人才刚刚直起小半个身子,又一刀狠狠劈了过来。
        耳听得“当”的一声脆响,但见空中火花四溅,千钧一发之际,斜刺里伸出一支精钢打造的判官笔,硬生生格挡住了劈来的钢刀。
        而刚直起小半个身子的那人,经此一惊,又倒了下去,挣扎了几下,却再也无力起身,只能愣愣地看着半空中的钢刀。
        “卿欲举大事,此儿以死救父,云何可杀。杀孝子不祥。”判官笔的主人缓缓说道。
        钢刀停在了判官笔上,良久良久,突而往下一沉,又向他顶梁压下。
        判官笔略略一沉,复又自下而起,止住了钢刀下压之势。
        “卿欲举大事,此儿以死救父,云何可杀。杀孝子不祥。”判官笔主人依旧是缓缓而言。
      
        钢刀慢慢从判官笔上抬起,却并不收回,只是慢慢抬高,最后停在了半空中。
        判官笔也就此撤了回去。
        四周死一般的寂静。
        恶风又起,不过片刻,钢刀再次砍将而来。
        这次,判官笔没有再伸出来。
        钢刀在几乎触及他时,突然硬生生停住了,刀锋森森,紧贴着他的面门。
      
        “卿欲举大事,此儿以死救父,云何可杀。杀孝子不祥。”话依旧缓缓从立在一旁的判官笔主人口中传出。
        话音未落,刀已入鞘。
        但见人影飘飘,转瞬已在数丈开外。
        一声呼哨,数条人影紧跟着追随而去。
        一地血污狼藉中,只留下人事不知的他和昏昏沉沉的他父亲。
      
        列位看官,他姓潘名综,本是大宋吴兴乌程人氏,据《宋史》记载,他与父亲遭逢战乱,因乱贼攻破村邑,父子双双出逃,奈何父亲年老力衰,行动迟缓,他又不肯舍父亲独自逃生,终于被乱贼追上,他先是叩头请求放过父亲,后又用身子护住父亲,致使自己被乱贼砍伤昏厥。但乱贼中有人被他的孝行所感,出手相救,他们父子最后终于幸免于难。
      
        看过前面的文章,相信许多网友已经明白了潘综父子幸免于难的原因,乱贼也是人,而且是中国人,是人,就有人性,是中国人,就讲究人性,有人性的中国人就信奉“仁义”,讲究“仁义”,“孝”与“悌”并列为“仁”之本,而“悌”又是“义”之源,因此,乱贼自然认为“欲举大事”“杀孝子不祥”!
        中国传统中,讲究“孝”是普遍的,潘综故事里乱贼所为也自然不是孤例。看过这段《宋史》后,我们不妨回到本章前面几次引用的《后汉书》,说说里面的故事。
        日期:2011-11-26 10:48:08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一二
        据《后汉书》记载,后汉年间,有位叫孙期的孝子,史载孙期“事母至孝”,当黄巾起事,天下大乱之时,乱贼们敬佩孙期,于是“相约不犯孙先生舍”,对于孙家秋毫无犯。又据《后汉书》记载,还有位叫姜诗的,更牛,那是孝行名列著名“二十四孝”的孝子,因为孝行太厉害,名气太大,所以史载“贼经诗里”(乱贼经过姜诗家乡),“弛兵而过”(收好兵器再走),“曰惊大孝必触鬼神。”(都说惊扰了这样的大孝子必然要触犯鬼神),“时岁荒,贼乃遗诗米肉”(时逢荒年收成不好,乱贼还给姜诗送米送肉)。
      
        从以上几段史实中,不难看出中国传统中对“孝”的推崇。西方信奉“神性”,有“圣经”,咱中国信奉“人性”,有“孝经”。在传统的儒家十三经中,“孝经”名列第一,大家熟悉的传统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里说“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可见就像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中特别重视“孝”,大家都认为小朋友要先明白“孝”的道理,然后才好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遵循“天人同构猜想”,中国传统中“孝”是天经地义的最基本价值准则,有着一票否决的作用,咱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水浒”男主角宋江是号称“孝义黑三郎”的孝子,“三国”男主角刘备也是“事母至孝”,连“西游”男主角,那个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也是很“孝”的,有网友要问了,孙大圣无父无母,难道去孝顺石头啊?当然不是啦。孙悟空孝顺的对象是唐僧,唐僧是什么人,那是孙大圣的“师”“父”,咱中国传统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于号称藐视传统礼教的“红楼”,男主角贾宝玉也是很孝顺老祖宗贾母的。说过了主角,咱再看看配角,“水浒”里杀人如麻的李逵,也知道要接老娘上梁山享福,“三国”里诸葛亮的嫡传弟子姜维,那是“奉母至孝,郡人敬之”,连“西游”里的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都知道抓了唐僧,要请母亲来一起享用,“红楼”里贾宝玉的老爹贾政,那更是对母亲贾母言听计从。
      
        由此可见,“孝”在中国传统中,作为天经地义的最基本价值准则,是升华超然于各种条件与环境的,换而言之,是不容置疑,不论条件与环境的。细细推敲,“孝”的这种社会属性特质,是完全符合生物种群生存繁衍的自然属性要求的,从某个角度而言,这种社会属性不过是相应自然属性的投射与演绎,毕竟人是无法选择父母的,与父母的骨肉血缘联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世界上对一个人影响最大,而其本人对这种影响又毫无影响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了,这就是天性,这就是人性。因此,“孝”所代表是天性人性。
      
        中国经典名著中对此多有表现,但我以为其中最为诡谲,最为奇特,最为意味深长的,是下面这个故事:
        他右手举起剑,向着自己的左臂狠狠砍了下去,一条臂膊竟就生生被砍了下来。
        日期:2011-11-27 16:24:33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一三
        他右手再次举剑,狠狠刺向自己的肚腹。
      
        剑入腹寸余,他又用力一划,将肚腹整个划开。
        “我的儿啊!”他母亲眼睁睁见儿子断臂剖腹,立时晕了过去。
        “夫人!”众丫环仆妇慌忙围将上来……
        “大帅!”众多家将士卒见此情景,立刻刀出鞘,箭上弦……
        “大胆,退下”他父亲强自镇定,吩咐道:“未有本帅将令,敢妄动者,立斩不赦!”
        空中霹雳声声,大雨磅礴,但见四条巨龙在狂风暴雨中上下盘旋。
      
        “娘亲!”他见母亲晕倒,不由心如刀绞,双膝跪地:“爹爹!孩儿不孝,惹下塌天大祸,连累双亲,唯有如此了断!”
        他口中说着,手上运剑如飞,剜肠剔骨,毫不迟疑。
        列位看官,以上这段故事出自咱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得是商朝陈塘关总兵官李靖第三子哪吒,得罪了四海龙王,四位龙王爷齐聚陈塘关兴师问罪,眼看李靖夫妻性命不保。危急时刻,哪吒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愿连累父母。为此,这位李家三公子当场举剑自尽。此处的关键是,哪吒的自尽方式,他既没有上吊,也没有喝毒药,而是选择了难度系数极高的系列动作――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肉,令人毛骨悚然啊!这里的问题是,死就死吧,三公子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么个骇人听闻的死法?这当然不是为了玩性格,耍酷,其中大有深意。
      
        按照“天人同构猜想”,一滴水珠,或许孕育着沧海的壮阔,如此,一颗灵珠,亦将纠结着历史的波澜。
        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是一段灵珠传奇。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59条记录; 当前66页/共159页   

[首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尾页]


第66节_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在线阅读_陈士陈观水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65 t:218-4590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3dfcf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