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34节

日期:2010-05-08 11:22:23
      
        第167章将军夸宝剑-李隆基的将帅们(续十六)
        唉,杯具啊!
        按照某些约定俗成的评价,隆基朝的三大名将,哥舒翰是勇多于谋,封常清是谋多于勇,而高仙芝是谋勇双全,殊途同归的是他们全都不得好死,这确实是一种最大的悲哀也!
        好,这三个曾享受无上光荣结局却有点暗淡(也预示了盛世唐朝最后的暗淡)的唐朝名将就八到此,以下是盛唐另一名将李光弼的表演时间。
        和高仙芝、哥舒翰一样,李光弼也是“国际纵队”将领群中的一员,和哥舒翰的出身相同的是,李光弼也是一个高干子弟,他老爹是契丹酋长,又由于他是一个和郭子仪一样的平定“安史之乱”的重量级人物,估计他的故事也只能到第四部书继续重点讲一讲,在此我们引用一下《新唐书》对他的介绍,也当是一种重要人物的个人简介吧: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初行,谓人曰:“贼平,吾不归矣。”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幼不嬉弄,善骑射。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补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忠嗣遇之厚,虽宿将莫能比。尝曰:“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俄袭父封。以破吐蕃、吐谷浑功,进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知留后事,爱其材,欲以子妻之,光弼引疾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异其操,表还长安。
      
        反正,在这段不算长的文字里,我们知道李光弼是一个高官的儿子,他老爹既是国家领导人,又是大将军啊,王公贵族也。反正李光弼的父亲打仗是好把式,他小哥也不含糊,少年老成,不苟言笑,性格沉稳持重,刚毅果断,不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骑射术尤其了得,最重要的是他还有深谋远虑,也就是史书描述的“有大略”,说白了就是智勇双全,打起仗来举重若轻玩儿似的,又往往获胜,他曾用不到一万的老弱残兵打败了史思明的十万众,歼敌7万,摧枯拉朽似的,大大打击了安史叛军的嚣张气焰,战神是也,简直就堪比飞将军李广。
      
        难怪隆基朝声名最盛的将军王忠嗣也对李光弼青眼有加,待之甚厚,就是旧部最受宠的宿将都没法比肩,喜爱得令人嫉妒。为此,王忠嗣常常对部下说:“它日能代替我掌管兵权的一定是李光弼。”引为左右臂膊也,难怪王忠嗣不想用几万士兵的生命换取功名利禄抗皇帝养父之命罢兵时,肝胆相照的李光弼也能据理直谏啦,果然交情深厚啊。
        不久,李光弼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大破吐蕃、吐谷浑,因功升任云麾将军,朔方(治所在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副军使等职,最后也成了大军区司令、军委副主席、中书令,直至封王,高得不能现高,也因为高他才被皇帝猜忌,才智过人也是一把伤害自己的锋利双刃剑也。
      日期:2010-05-09 10:32:49
      
        第168章将军夸宝剑-李隆基的将帅们(续十七)
      
        反正,牛就一个字(难怪很多当时的大军区司令和高官都想和他联姻,果然是看中了这只“绩优股”并出重手投资,果然有眼光也),这个等到第四部书再详谈吧。
        据说后世史家们对李光弼评价甚高,认为他完全可以与史上赫赫有名的孙膑、吴起、韩信这样的古代良将媲美,甚至于个人操行方面更胜一筹。总之,李光弼绝对是平乱时期大放异彩的将星,以他的大智大勇和忠心耿耿为大唐的恢复和生存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还是那句名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才智过人的神人居然被本事没有坏事干尽的大宦官鱼朝恩、程元振上眼药,还不能辩解,让皇帝猜忌忧愤而死,正像史书所道“工于料人而拙于谋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为李唐保江山而李唐皇帝信任的大太监在后面不作预告地狠狠捅他,防不胜防也,令后人惋惜之余不胜唏嘘。据说李大将军死后溢号为“武穆”,居然和大名鼎鼎的宋代岳飞同为一种谥法,简直就是一种令人叹息的可怕巧合。因为,据说“穆”还有一种隐晦的解释:武功未成曰穆。李光弼和岳武穆一样,当然是令人惋惜的历史性人物,也折射了当时的政治特性,令人深思。
      
        正所谓善作者并不善终,指挥得了千军万马却保护不了自己的生命,甚至敌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君侧小阉人,太杯具了,打住。
        最后,我们来讲讲李隆基的贴身近臣、得宠将军王毛仲是如何被宦官害死的,可以说宦官也是李唐后期的政治“洪水猛兽”,和当朝权奸一样构成了唐朝衰败直至寿终正寝的两个重要“政治密码”,我们将在下回隆重专章开八。
        王毛仲,在本书开头已经透露了他的一些“家底”,无非就是参加了李隆基夺取李唐政府控股权除掉强悍的太平公主而扶摇直上的立功将军,这个和高仙芝有相似身世的高丽人,这个能和皇帝称兄道弟令皇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猛人,最后还是摆脱不了高仙芝式的死于非命,果然是高处不胜寒也。
        那么,曾经权势滔天的王毛仲又是如何被皇帝下了毒手呢?当然是因为私心膨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报应。所以说人有时候还是要“狠斗私字一闪念”的,不然的话就会容易变修变色。
      
        话说老王获得了开府仪同三司的高职位之后,此时的他可谓是志得意满,眼睛生在额头上的骄傲样,谁也不放在眼里,包括“二皇帝”高力士,这个理所当然遭受别人忌妒甚至于群起而攻之。
        原本他已是官秩层累升官比火箭还快,据说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当时是李隆基即位十五年来仅授四个人,包括姚崇、宋璟在内,既是最高虚职也有一定的实权,可以拟同太尉宰相开府授官,官当然是不能再大了,再大就骑到皇帝头上撒尿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34页/共312页   

[首页]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尾页]


第234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8823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ff53a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