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37节

日期:2010-05-14 10:23:20
      
        第3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下)
        这样的结果也只有一个,也就是强大的地方军阀叫板中央政权那是迟早的事,果然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呀,这样干巴巴地叙述历史还真是教授式公共课,以下我们又换上故事的讲法吧。
        那么,我们首先把历史镜头对焦战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吧,看此位军事强人有怎样的“光辉形像”。
        据说,安禄山是一个巫婆的儿子,所以也特别会装神弄鬼奸诈狡黠,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那种,浑然天成也,换句话说也就是根本不用实习的那种。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连姓名都是盗用的,他原名不叫安禄山,因为父亲早死母亲改嫁了突厥将军的哥哥,他自己做了“拖油瓶”,最后连姓也自愿改了,跟了后父的姓,不算是“被改姓”的那种,因为此中老安有主动的成分,怎么说跟个将军的姓也威风点吧。反正老安应该是那种为了荣华富贵怎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人。
      
        据说,老安在30岁以前一直是小混混,因为腰圆膀阔,骁勇善战,又一脸典型胡人很MAN的络腮胡子,气度不凡的样子,而且又能言善辩,口甜舌滑,善揣人意,说白了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特别能哄人,哄得人晕头转向曲的能说成直的那种,倒也吸引过几个漂亮姑娘的眼光。
        青年时期,安禄山一直生活在胡人杂居的地方,和他的同样机灵和好勇斗狠的好兄弟史思明(史箤干)同煲同捞打天下。史思明自称通九种蕃语,简直就是语言天才,落生于现代绝对也是出色翻译或著名“野马”导游,于是都当互市牙郎,专干混吃骗钱的勾当。
        据史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手脚不大干净集奸懒贪滑于一身的坏人之最安禄山因盗羊遭捕快逮到往死里打,被打得七荤八素的安禄山居然还勇猛地大喊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蕃耶?而杀壮士!”足以显示老安的做人本色,偷了羊还不觉理亏一付正义凛然士可杀不可辱的豪气样,牛B啊,大唐奸雄也是不一般的“大气概”。
        这个偶然事件居然惊动了时任范阳节度使的张守珪(后来也成了老安的养父),可能张大司令也有“审丑情结”吧(比如现在的“凤姐炒作”),反正见老安一派豪气又其貌不凡,不是市井小儿的调子,于是亲自出马“义释”了他,还给他当官,也就是与青梅竹马的同乡人史思明同为“捉生将”。反正30岁以后的安禄山发达得不清不楚莫名其妙,居然是因为偷羊被领导发现了他的“才华”,这简直是歪打正着的光辉典范也,还不知如何合理解释这种“另类”公务员考试,估计可能是聪明伶俐最善于揣摩上意的安禄山的一次意义明显的“立体”3D炒作吧,目的就是让他的后来养父老张的注意,盗羊也类似于芙蓉姐姐秀S型线条,丑闻炒作厉害无比啊,这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呵呵。
      
        反正后来大家也知道了,由于他的阴险狡猾、狠毒过人,既利用他熟谙山川形势和胡人性格习俗的特点,又通过欺诈手段(简直就是胡人的“叛徒”)骗一些胡人将领来饮酒作乐趁机下毒斩首。
      日期:2010-05-15 10:21:33
      
        第4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一)
        所以,老安每次“英勇出击”,都能“以少胜多”,“所向披靡”,捉了很多胡人(包括胡人酋长),也算是立功表现了,因功升为偏将。其后更是深受大军区司令张守珪喜欢,老安确实是太有才了,于是欣赏之余还欣然收其为养子,既是他发现的人才又成了自家人,“双保险”是也,政治联盟就是这样结成啦,利人又利己啊,何乐而不为?成为了自己人的老安,当然也是吉星高照,星途灿烂,老爹张大司令当然也不会吝啬官位,给他连升三级,加员外左骑卫将军,充衙前讨击使。
      
        总之,老安在三十而立之后,运气出奇地好,命运女神好像也和他认了亲家一样经常眷顾他,以盗羊被捉险被打死的烂档案,突然就因祸得福洗清案底,还奇迹般地几年时间就从奴隶到将军,还在亲爱养父的关照下,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一个苦大仇深没有任何背景的胡人40岁就荣登盛世唐朝的大军区司令,尤其是49岁时的安禄山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比王忠嗣的纪录差一点,老王是四大军区司令),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一人身兼十数要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简直就是活得比皇帝还自在,而且是在唐朝那种论资排辈严重,并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选官的体制下,老安从一个有案底的小偷一跃成为政坛巨星,简直就是创造了飞黄腾达的神迹,匪夷所思也。
      
        难怪白丁老安后来有了和皇帝叫板的底气,也只有隆基朝后期才有如此升官神速的怪现状,老安仕途顺得麻痹,飞扬跋扈之间,于是乎也可能认为世界是他的了,老有老杜那种“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错觉。
        据历史牛书《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身体痴肥,腹垂过膝,大腹便便的款式,反正他自己曾说腹重有三百斤(估计是上了年纪当上大官的时候吧,年轻时应该是蛮仪表非凡的),他看上去好像很迟钝木讷,行动都慢人半拍的样子,其实内心花花肠子很多,一肚子奸计,他曾将部将刘骆谷留在驻京办事处做卧底,皇帝老儿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让老安了若指掌,就像奸诈的司马懿用岗哨塔监视大将军曹爽一样有创意。
      
        最重要的是老安特别会来事会哄皇帝老儿欢心,经常把他自己用奸计获得的俘虏、杂畜、奇珍异宝大批量献给朝廷,因为数量巨大,且长年不断,以至于沿途负责转运这些奇珍异宝的郡县都疲于奔命的样子,李隆基收到贵重礼物哪有不高兴的道理?当然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直赞大只佬老安能干也,谁知道这也是另类贿赂呢。
        说到安禄山的口甜舌滑,据说老安在隆基同学面前十分能说会道,应对如流,还不乏幽默感。李隆基曾指着他的大肚子道:“你这胡儿肚子里究竟装上了什么宝贝,不然怎么这么大呀?”
        “无他,只有对陛下的一肚子赤胆忠心而已,满满的。”安禄山撒了一个很高明的娇。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37页/共312页   

[首页]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尾页]


第237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2707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64b8c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