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第10章


      
          不言而喻,自从法律、公共道德和宗教被公开表述和承认,就有。。。。。。。。。。。。。。。。。
      
          了关于法,伦理和国家的真理。但是,如果能思维的精神不满足于用。。。。。。。
      
          这样近便的方法取得真理,那末真理还需要什么呢?
      
          它还需要被理解,。。
      
          并使本身已是合理的内容获得合理的形式,从而对自由思维说来显得有根有据。这种自由思维不死抱住现成的东西,不问这种现成的东西。。。
      
          是得到国家或公意这类外部实证的权威的支持,或是得到内心情感的权威以及精神直接赞同的证言的支持都好。相反地,这种自由思维是从其自身出发,因而就要求知道在内心深处自己与真理是一致的。
      
          天真心灵所抱的态度是简单的,它十分信赖地坚持大众所接受的真理,并把它的行为方式和一生固定的地位建立在这种巩固的基础之上。这种简单态度马上会遭到想象上的困难,那就是怎样从那些无限分歧的意见中区别和发现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这种困惑会很容易被看。。。。。
      
          做对待事物正确而真正的认真态度。其实以这种困惑自傲的人是见木不见林,他们的这种困惑和困难不过是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的确这种困惑和困难毋宁说是一个证据,证明他们不是希求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而是希求某种其他的东西来作为法和伦理的实体。因为,如果他们真是为了公认而有效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意见和存在的空虚性和特。。。。
      
          殊性,他们就会坚持实体性的法,即伦理和国家的命令,并据以调整。。
      
          他们的生活。
      
          可是进一步的困难却来自这一方面,即人是能思维的,他。。
      
          要在思维中寻求他的自由以及伦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法无论怎样崇
      
      -- 40
      
          4序  言
      
          高、怎样神圣,如果他仅仅把这个(意见)当作思维,而且思维只有背离公认而有效的东西并且能够发明某种特殊物的时候才觉到自己。。。。。。。。
      
          是自由的,那末这种法反而变成不法了。
      
          目前有一种观念,以为思维的自由和一般精神的自由只有背离、甚至敌视公众承认的东西,才能得到证明,这种观念可能在对国家的。。。
      
          关系上最为深固,因此,特别是关于国家的哲学看来本质上具有发现。。
      
          并提供另一种理论、一种新的特殊的理论的任务。如果我们看到这种。。。
      
          观念和依据这种观念所做的事,就该认为,似乎世界上从未有过国家和国家制度,现在也还没有,但是现在——这个现在是永远继续下去。。。。
      
          的——似乎应该从头开始,而伦理世界正等待着这种现在的设计、探。。
      
          讨和提供理由。关于自然界我们承认:哲学应该照它的本来面貌去认。。。。。。。。。。
      
          识它;而哲人之石所隐藏着的地方,就在自然界本身某处;自然界本。。。。。。。。。。
      
          身是合理的;知识所应研究而用概念来把握的,就是现存于自然界中。。。。。
      
          的现实理性;它不是呈现在表面上的各种形态和偶然性,而是自然界。。
      
          的永恒和谐,即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与此相反,伦理世界、国。。。。。。
      
          家(这是在自我意识的要素中实现了的理性)
      
          不应该享有如下的福分:事实上正是理性在那种要素中达到力量和权力,并在其中主张自己而成为它的内在东西(参阅本序言的补充——译者)。
      
          据说精神世界毋宁受偶然和任性的摆布,它是被上帝遗弃的;所以按照精神世界的这种。。。。
      
          无神论说来,真的东西是处于精神世界之外的,但同时因为那里也应。。。。。
      
          该有理性存在,结果真的东西仅仅成为一个待决的问题。但是这里就包含着每个思维向前进取的权利,不,应该说义务,虽然这不是为了寻求哲人之石,因为,由于我们同时代人的推究哲理,这种寻求已可。。
      
          省去,而且每个人确信,已把这块石头掌握在手里了,正象站起来走一样,毫不费力。当然,生活在国家的这种现实中并且在其中感到其知识和意志已得到满足的人——这种人很多,甚至比我们所想象和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所有的人根本上都是这样的,——或者至少那些有。。。。。。。。
      
      -- 41
      
          序  言5
      
          意识地在国家中找到满足的人,现在就会讥笑这种进取和确信,而且。。。
      
          把它们看做有时是好笑的、有时倒是正经的、或者是愉快的、或者是危险的,总之是无谓的游戏。那种空虚反思的忙迫活动及其所受到的嘉许和欢迎,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可以听其在自身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展;可是事实上,正是哲学本身由于那种忙迫活动,却遭到了种。。
      
          种侮蔑和轻视。最恶劣的一种侮蔑就是上面所说的每一个人都确信,他能毫不费力地对一般哲学加以判断并进行论争。人们从来没有对任何其他艺术和科学表示过这样极端的侮蔑,以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把它掌握。
      
          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在国家问题上最自负的那新时代哲学①所发表的言论,的确使高兴发表意见的每一个人有权确信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自己制造出这种哲学来,从而证明自己掌握了哲学。不仅如此,这种自许自封的哲学明白表示,真的东西本身是不可能被认识的;。。。。。。。。。。。
      
          关于伦理的对象,主要关于国家、政府和国家制度,据说各人从他的。。
      
          心情、情绪和灵感发出的东西就是真理。为了适合特别是青年的胃口。。。。。。。。。
      
          还有什么应谈而没有谈到的呢?
      
          当然青年是乐意听这套话的。
      
          “上帝对。
      
          所亲爱者在其安然睡觉中将这给与之“
      
          ②。。。。。。。。。。。。。。。。——这话无疑地曾经被他们应用到科学方面来了,因此,每个“安然睡觉”的人都把自己算在“所亲爱者”之内,其实在他睡觉中所得到的那些概念,当然就是一些。。。。
      
          睡觉的货色。
      
          自封为哲学家的那批肤浅人物的头目弗里斯③。。。,在一次已成为恶名昭彰的公开庆祝会上④,在一篇以国家和国家制度为论题的
      
          ①指浪漫派的弗里德里希。封。施雷格尔等。——译者②《旧约全书》,诗篇,第127篇,第2节和第3节。——译者③关于他的肤浅思想,我在别处已予证明。参阅《逻辑学》(纽伦堡,1812年)
      
          ,导言,第XVII页。
      
          ④指1817年10月18日德国大学生协会为纪念宗教改革三百周年和来比锡胜利而在伐尔特堡所召开的庆祝会。——译者
      
      -- 42
      
          6序  言
      
          演说中,恬不知耻地说出了下列观念:“在真正的共同精神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一切公共事务的执行,其生命力来自下面的人民;借友谊。。。。。。。。。。。。。
      
          的神圣链条牢不可破地结合着的生气勃勃的社会,将致力于国民教育。。。。。。。。。。
      
          和为人民服务的每一件工作“
      
          ,云云。
      
          这就是肤浅思想的要义,它不把科学建立在思想和概念的发展上,而把它建立在直接知觉和偶然想象上,同时,它把伦理自身的丰富组织即国家,以及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它们的权能的明确划分,并依赖全部支柱、拱顶和扶壁所借以保持的严密尺寸,才从各部分的和谐中产生出整体的力量——,却把这种已完成的建筑融解于“心情、友谊和灵感”的面糊之中。依照这种见解,伦理世界应该属于私见和任性的主观偶然性。如果更按照伊壁鸠鲁的说法,那末全般世界都应该这样的了,——当然,事实并不如此。如果用简单的家常疗法,而把数千年来理性和它的理智作品都归属于感情,那么,在。。
      
          能思维的概念的指导下的一切理性洞察和认识上的努力,当然都可省掉。关于这一点,歌德著作中的靡斐斯特——一个崇高的权威——大。。。。
      
          致这样说,①我在别处也引用过:“尽管蔑视理智,蔑视科学,蔑视人间最高贵的才能——这样你就委身于恶魔,结果必致沦丧。”
      
          诸如此类的见解马上又披起虔敬这种外衣;其实,这种胡闹为谋。。
      
          获得权威,有哪一件可利用的东西而它没有利用过呢?凭着皈依宗教
      
          ①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87—88页。
      
          但黑格尔只凭记忆引用,措词与《浮士德》的原文颇有出入,这里仍照黑格尔的原文译出。

喜欢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96条记录; 当前10页/共96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尾页]


第10章_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在线阅读_[德]黑格尔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0 t:218-9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c76f6 大小:8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