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除了野战医院外,新一军还有十多个流动手术组,每组有两三名医生,多是美国各大医院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抽调而来。在反攻缅甸开始后,这些流动手术组经常跟随新一军迂回穿插,一起行走在缅北的丛山密林中,如果有人负伤,可以随时随地做手术。如果伤势过重,则会直接呼叫飞机,将重伤员转移到野战医院。
而野战医院,则有千张病床,随时为伤员提供治疗。轻伤战士,住院只需十五天,就能够重返战场。野战医院的医生都医术高超,而院长瑞沃汀准将,更是全美国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
新一军的空中补给,也是国内其他部队望尘莫及的。缅北丛林覆盖,交通不便,由于美军控制了制空权,所以,日军如果被包围,就只能等死,所以,在反攻战中,就出现了2000名日军被活活饿死的情景。而中国远征军如果被包围了,则有美国飞机空投食品和弹药。
在反攻于邦中,有一次,新38师112团一营营长李克己带着一个加强连,被五倍之敌包围在一个后来叫李家寨的地方,他们依靠空中飞机的补给,坚守36天,终于等来了孙立人带着114团来增援,一番激战,日军死伤枕藉,连联队长和大队长都被击毙。
1943年2月,何应钦来到印度蓝姆伽,视察中国驻印军。
何应钦是一个对新38师有大恩的人。没有何应钦,很可能就没有新38师。
孙立人在《统驭学》中回忆说:缉私总团在贵州训练成熟后,有人想吞并这支军队,就派戴笠来巡视。戴笠带着50多人来到贵州都匀,吃拿卡要,作威作福,白天要赌博,夜晚要嫖娼,出门要坐轿,回去后还向上级报告说,孙立人训练出的这支队伍,“无中心思想。”
于是,李默庵就准备接收吞并这支缉私总团。
就在这时候,日军进攻缅甸,滇缅公路中断,中国要出兵缅甸,兵力不足。孙立人看到这是一个机会,就找到何应钦,要求带队出征。
何应钦问孙立人打过仗没有,孙立人说打过淞沪会战;何应钦又问部队能不能作战,孙立人说自信还有几分把握。
就这样,孙立人一手训练的缉私总队,终于获准改编为新38师。
可是,缉私总队要上前线了,上面有人拦截,只准孙立人带三个团,留下三个团,而带走的三个团,每团仅有1200人。而且,一刻不准停留,向云南赶,边走边改编。
赶到云南后,孙立人向66军军长张轸报到,张轸居然大喇喇地说,手下三个师中,只有新38师最没有战斗力。
多年以后,孙立人提起当年的受辱,字里行间,黯然神伤。
何应钦没有想到,他当年无意中的一句话,诞生了一支威武之师。
修建飞机场,没有机械,全是人力
日期:2012-04-18 06:44:06
【3-27】
在国内的时候,何应钦就听说了新一军超强的战斗力,而这次来到印度,更是亲眼看到了新一军的演习场面。
很多种资料都写到过这次演习中的一个故事。
新38师112团的一个班按照主攻组和掩护组,向目标进攻。一名名叫王敬的士兵,在掩护组担任机枪手。当主攻组距离目标仅有十米的时候,机枪手王敬还在不间断地发射,子弹从主攻组队员的头顶上飞过去,落在阵地上。站在王敬后面的何应钦惊得站了起来,他担心王敬机枪中的子弹,会误伤了冲锋的战士。可是,王敬手中的机枪还在欢叫着,直到进攻队员甩出的手榴弹,在阵地上爆炸,王敬手中的机枪才戛然而止。
何应钦震惊不已,他实在没有想到,新38军这个班的配合能够绝妙到这种地步。
何应钦还观看了新38师的步炮协同作战,也大加赞赏。
宋子文也来过蓝姆伽。在国民政府高层中,对这支军队最关心的,倾注的精力最多的,无疑就是宋子文了。因为税警总团、缉私总团都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他看到新38师已经成为了军中翘楚,自然喜不自禁。
1943年5月,在日本占领缅甸“一周年”的庆祝会上,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对身边的缅甸方面军高级军官(缅甸方面军是日本驻扎在缅甸的军队)和缅甸政府高级官员说:“日本皇军独自可以肩负保卫缅甸的全责,但是中国驻印部队,乃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我们应予密切地注意。”
东条英机真是“慧眼识英雄”,当年驻扎在印度的几十万军队中,庞大的英军在他的眼中不值一提,他唯独关注的是,这支仅有两个师的中国队伍。
这支中国军队,很快就让日本举国震惊。
缅甸是中国远征军的伤心地,也是史迪威的伤心地。
史迪威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反攻缅甸,一雪前耻。然而,依靠目前仅有的这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从中国向印度增派新兵,进行训练,然后反攻。
当初,中、美、英三方商定,每天用美国飞机搭乘800名中国军人,飞越喜马拉雅山之间的驼峰航线,从中国飞到印度的蓝姆伽,增强中国驻印军的实力。
可是,英国人处处阻挠,他们以交通给养不能承受为借口,不让这么多中国军人进入印度。甚至还有英军军官反问:“让那么多中国人来到印度干什么?”当年,同盟国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为什么英国人屡屡对中国背信弃义,设置障碍?
答案只有一个:正在崛起了的中国,让英国人感到恐惧。
最后,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做出了让步,每天只补充400名新兵从中国来到印度。
如果英国人爽快允诺,不加阻挠,中国驻印军的力量将会更加强大。更加强大的中国军队拿着美式武器,将会更快地打通中印公路;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回到国内,中国的抗战胜利也将会来得更快。
妄自尊大,而又胆小如鼠的英国人,前怕老虎后怕狼,目光短视,斤斤计较,确实不应该。
最先从中国空运到印度蓝姆伽的,是军政部第25补充兵训练处。1943年10月,这支部队被改编为30师,隶属于新一军。现在,新一军有了三个师:新38师、新22师、30师。
为什么30师的前面没有加“新”?这是因为,从缅甸退入印度的军队,前面加“新”,这两支加“新”的部队,在原来的军队编制里,就一直这样叫;而此后从国内运至印度的部队,前面都不加“新”,包括这次运来的30师,和以后运来的14师和50师。
因为30师都是新兵,训练时间不如新38师和新22师长,战斗力较弱,所以,新一军在反攻缅甸的初期,当新38师和新22师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时候,30师一直作为预备队,听候调遣。
1944年3月8日,日军三个师团和印度国民军的一个师,从缅甸进入印度,英帕尔战役爆发了。
日军用一个师团攻打科希马,另外两个师团攻打英帕尔,科希马距离英帕尔120公里。
当英军14军团军团长斯利姆听说日军来袭,“我心灰意冷了”——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在前面写过一段文字,是孙立人给蒋介石的汇报信。在这封信中,孙立人罗列了它所看到的英军种种疏于防范的愚蠢行为,他们想当然地以为,依靠高山大河和雨季,就能够阻挡日军的进攻,没有想到,日军居然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突然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英军风声鹤唳,惊慌失措。
日军一旦阴谋得逞,就会切断加尔各答到雷多的铁路线和公路线,威胁中国驻印军的后方基地。加尔各答,是美国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聚集地;雷多,是中印公路的起点。这条线异常重要,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急忙召回30师,扼守茅马普和曼尼坡地区,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与此同时,史迪威又征得蒋介石同意后,紧急从中国空运了两个师,加强防务,这就是14师和50师。
创建缓存:ecef1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