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钟正平审讯这名日军狙击手的时候,采取攻心战。由于钟正平的日语说得非常顺溜,很快就赢得了日军狙击手的信任,他把钟正平也当成了一名俘虏。他们无话不谈。
日军狙击手问:“你见过孙立人将军吗?他是不是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白头发,穿着黄马靴?”
钟正平说:“是的。不过他现在模样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说过,不打下孟关,不剃胡须,所以,他的面孔有三分之一被两寸长的胡须遮掩着,而且他现在也不穿马靴了,只打绑腿。”
日军狙击手以为钟正平也是一名狙击手,就问:“既然你见到过他,为什么不行刺?”
钟正平说:“人家对我好,我为什么要加害于他呢?”
日军狙击手赦然不语。
中国的狙击手,在抗日战场上
中美并肩作战的士兵在坦克上
日期:2012-05-01 13:12:19
【4-49】
孙立人在他的《统驭学》中,将一名战士的品德定为:义勇忠诚。
义,是指有情义,讲义气,义字当先,一诺千金,绝不忘恩负义,绝不胡作非为。
勇,是指勇敢,勇于做事,勇于负责,敢作敢当,死而无悔,不畏难,不退缩。
忠,是指忠于人,忠于事,忠于职责,忠于国家,忠贞不二,贯彻始终。
诚,是指心怀坦白,公正无私,不欺诈,不蒙骗。
孙立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了这四种品德,绝无失败的道理。
孙立人的《统驭学》,不仅仅是讲如何指挥军队,如何练兵,更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孙立人的《统驭学》,其实就是成功学,比这些年流行甚广的什么卡耐基,什么厚黑学,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
可惜的是,《统驭学》一直在市面上见不到。真正的让人一心向善的成功学被埋没,而那些歪门邪道的教人投机钻营的垃圾成功学大行其道。
也许,义勇忠诚的人,在这个时代是不会成功的;而那些坑蒙拐骗,脸厚心黑的人,才能够成功。
孙立人对部队指挥官的要求,总括起来,就是两点:一为勇,一为智。
从古到今,那些青史留名的将领,无一不是具备了这两点。
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更是这样。团长张灵甫带着敢死队,夜袭张古山,被打断一条腿;陈再道为军区司令,抡起大刀片,和日军拼杀;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带着奇兵,插到日军后方,壮烈牺牲;副军长李弥,带着敢死队冲上松山子高地,一夜拼杀,被人扶下山时,全身浴血;军长王甲本赤手空拳与日军肉搏,最后壮烈殉国……孙立人也是这样,穿草鞋,打绑腿,戴钢盔,留长髯,冲在队伍最前面,让日军上百名阻击手,看着眼前上万大军经过,硬是找不到孙立人在哪里。
至于说到智,孙立人更是讲战争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新38师政治部副主任孙克刚认为,孙立人的丛林作战战术,是最为行之有效的。
这种战术,用《孙子兵法》中的话来说,就是“以正合,以奇胜”。这种战法,孙子也做了具体的解释:“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用在丛林战法中,就是:用适当兵力在正面攻击,而以主力从森林中开辟新路,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先截断敌后方联络补给线,阻止敌后方部队增援,然后对正面之敌,进行包围夹击,便可一举取胜。
孙克刚详细分析了这种战法,认为,要迂回包抄,就必须开辟新路,因为原来的道路两边,日军一定埋伏有重兵,如果强行从原来的道路通过,不但要付出巨大牺牲,而且还容易暴露我军的意图。
孙克刚认为,这种另辟蹊径,直插后方的战术,有如下几点好处:
1、截断敌人后方道路,使敌人的粮食弹药补给断绝,失去持续作战的能力。
2、阻止敌人后方部队的增援,使其陷入孤立,感受精神威胁,消失战斗意志。
3、一般敌人阵地,后方薄弱,易于攻击突破。
4、我军直插敌军后方,敌军炮兵就不得不后撤,无法炮火增援正面防御。
5、截断敌军后路,敌军伤兵无法后运,战斗情绪动摇。
6、正面逐个据点攻占,消耗时间与兵力,而迂回作战则能够减少伤亡,争取时间。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当初开始缅北反攻时,很多人对于日军步步设防,在每处隘口设置重兵,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孙立人感到和高兴。他为什么很高兴?因为他知道用大迂回大包抄的战术,就可以破日军的密集防守。
这和足球是一个道理。意大利防守很厉害,意大利的AC米兰更是以防守见长,但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偏偏不信这个邪,你在球门前密集防守,我不从正面进攻,我从两翼进攻,下底传中,直捣黄龙府。
为什么这么多男人喜欢足球?因为足球就是不见硝烟不闻枪炮的战争,战争中的所有艺术战术,都能够从球场上看到。
大迂回大包抄,是最高超的战争艺术。用武侠中的话来说,这是最上乘的剑法。
当年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这样;三国时期,邓艾率奇兵出江油,下绵竹,直取成都,也是这样;拿破仑率众翻越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直下意大利,依然是这样;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在二战之初一下子就消灭百万苏联红军,还是用的这种战术。
宋元抗争,宋为什么会很快灭亡?国共相争,国军为什么很快就被击败?日军侵略八年,为什么一直无法占领中国?仅从军事方面来说,有人认为,原因在于,元军和共产党军队的战术得法,而日军的战术不得法。元军和共产党军队都运用了大迂回大包抄的战术,而日军没有使用。
有人认为,按照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如果要在短时间里占领中国,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从华北南下,翻越秦岭,占领西南,将中国一分为二。这条线以西,属于荒凉无人之地,不会有后顾之忧;这条线以东,属于中国工业区和经济区,而地势又逐渐降低,直到海洋,无险可守。所以,占据了华北—西南这条线以后,就可以顺势而下,向东进兵,如同水银泻地,天下可定。
有人认为,元军当年就是走这条路线,共产党军队也是走这条路线,而日军之所以旷日持久,一直无法占领中国,就是因为只贪图占领中国沿海的工业区和经济区,却把地位位置最重要的西南,留给了中国。所以,日本失败是必然的。
有人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全在各人理解,他也就是说说而已。当然,想要打败中华民族,那是不可能的。中华民族已经屹立5000年而不倒,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民众,抗日救国
日期:2012-05-01 16:29:41
【4-50】
在缅北战场,孙立人能够想到迂回包抄的战术,难道日军指挥官就没有想到?
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也想到了。
在孟洋河的一次战斗中,新38师114团击毙了日军18师团55联队的一名大队长,资料记载此大队长为室隅大尉。中国军队从室隅大尉的身上,找到了一纸命令,这个命令编号为“菊作战命令甲165号”。日军每一个师团,都有一个代号。18师团,代号菊;56师团,代号龙。这两个师团,是与中国远征军交战最多的师团。
这份作战命令是,田中新一命令室隅大尉率领两个大队的日军,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进攻中国军队的后方基地新平洋。
孙立人在迂回,田中新一也在迂回,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孙立人的114团与田中新一的两个大队,在迂回的路途中不期而遇了,于是展开激战,田中新一的日军被击退了,无法再迂回了;而孙立人的中国军队还在迂回,准备吞掉太柏家的日军。
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两个大队是2200人;而114团人数和日军两个大队大体相当。然而,一碰面,日军就被击败,这充分说明了,日军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兵员素质,都无法与新一军相提并论。
调用缓存:a9a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