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31节

灰猫警长二点零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5-02-2422:23:00
        “对了师父,这贤劫千佛,都是哪些佛呀?释迦牟尼佛是第几尊佛?”“阿弥陀佛!千佛出世的顺序是这样的,在我们这个中劫里面,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在第九小劫人类的寿命减至六万岁时,有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
        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又减至寿命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再减至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这是在减劫里面,然后当人类的寿命不断减少至十岁时,又开始渐渐增加,是为增劫。
        在第十小劫,当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时,这弥勒菩萨就从兜率天宫内院下生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了,为贤劫第五尊佛。然后第十一至十四小劫,无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世。此后的第十六至十九小劫,无佛出世。在第二十小劫,楼至佛出世,合称为贤劫千佛。”迦罗解释道。
        日期:2015-02-2422:24:00
      
        “可是师父,我有个疑问,你刚刚不是说弥勒菩萨要等到五十六亿年以后才下生到我们这个世界吗?这岂不是远远的超过了一个小劫,甚至都过了四个大劫了,这该怎么解释呢?”我问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灰猫问的很好,由此也可以看出你钻研学问非常细心。你所问的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了贫僧很久。经过自己查找佛经和大德开示,贫僧才弄清这个问题,请听我给你详细解释一下。”迦罗说道。
        我看着迦罗,好像这个情景在哪里见过一般。原来他在黑龙潭外面度化那只黄鼠狼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当时我就感觉眼眶有些湿润,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日期:2015-02-2422:24:00
        “关于弥勒菩萨下生的时间,其实是这样的:据《现在贤劫千佛名经》记载,我们现在这一大劫叫做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住世仅八十年,佛陀入灭后,正法时期有一千年。像法,也就是相似于正法的时期也有一千年。然后是一万年的教法衰微时期,称作末法,我们现在就是处在末法时期。末法过后将经过漫长的没有佛法的岁月,而后我们贤劫的第五尊佛弥勒才会出现于世。
      
        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在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三大劫中,各有一千尊佛成就。每当一尊佛入灭后,就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岁月,另一尊佛才会出现于世。因此,值遇佛陀在世是很难的,佛陀出世就像昙花一现,电光一闪,而后就又进入漫漫长夜。
        日期:2015-02-2422:25:00
        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佛说:‘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法,度诸天子,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佛说:‘时颂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
        在《菩萨处胎经》中,佛说:‘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因此,释迦牟尼佛在经文中说的很清楚,在我们这个阎浮提,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四大洲之一、须弥山之南的南瞻部洲里,要过五十六亿万年之后,弥勒菩萨才会下生成佛。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古印度的‘亿’字是计数的单位,共分四种:1、十万为亿。2、百万为亿。3、千万为亿。4、万万为亿。当时翻译佛经的古德有所忽视,以至于以讹传讹。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所以,这五十六亿万年,其实是五十六个千万年,也就是五亿六千万年。
      
        日期:2015-02-2422:25:00
        从另一个方面讲,弥勒菩萨应当在我们这个‘住劫’的第十小劫成佛,在加上前面的一个‘成劫’,也就是再加上二十个小劫,共三十个小劫才会下生成佛。如此算来,也是五亿零三百九十四万年之久,与五亿六千万年已经非常接近。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佛经中的时间,空间都是方便说,也就是为了让人们理解而说。说人的寿命增到八万四千岁,是虚数,而非实数。盖因印度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民俗认知,大都以八万四千以上皆称八万四千,正如世尊所说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一样,即是含有众多、无量等意思。因此,真相不是靠文字而能了解的,只有修行才能最终证得。”迦罗解释的非常详细。
        日期:2015-02-2422:26:00
        “阿弥陀佛!师父呀,你这记忆力也太厉害了!这些经典的出处,还有这些天文数字,你记得都丝毫不差呀!灰猫真是受教了!佩服,佩服呀!”我合掌而言。
        “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哦,这是不是说,任何事情,只要我们集中精力把心思放在一个地方,就没有办不到的?”“正是,正是,一心不动而觉性常灵,觉性常灵而一心不动。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唯此而已。”
        日期:2015-02-2422:26:00
        “对了,师父,这平时所说的三世诸佛,也包括弥勒佛对吧?”我又问道。“正是。所谓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通常又有“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之分。竖三世佛是指时间上: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现在世的释迦佛,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横三世佛是指空间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日期:2015-02-2422:27:00
        “还有啊,师父,刚刚你提到了《楞严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应该是被称为破魔大典的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的确如此!这《楞严经》,是佛教史上一部极重要的大经,是佛教修行大全。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此经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重要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律净密;在修行的次第上,更是充实圆满。最重要的是,在此经的最后,世尊更是广为开示五阴魔境极其破除之法,对末法时期的种种乱象,世尊讲的十分透彻明白并且也指出了各种对治之方。因此,《楞严经》被称作破魔大典,也是一部照妖宝镜。”迦罗说道。
      
        日期:2015-02-2422:28:00
        “那,师父,释迦牟尼佛是如何破魔的呢?”我的好奇心和警惕心催着自己要问下去。
      




返回目录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首章]  [尾章] 131章/共14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7d781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