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易读整理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大姐“呸”了一声:“咱Z家的姑娘当然娇,他供不起趁早换人,这都什么人家,了不起啦,还挑挑捡捡的。你,你,你也气死我了,怎么一点出息也没有,就这么个人,这么个人家,你要牺牲前途跟他去,你发什么神经啊。不行,这事我做主了,你马上就给收拾东西,咱们回家去。”
小月一扭身子,为难地对大姐说:“大姐,我想过了,读书的事要么就算了吧。”
大姐哼了一声:“你到是轻松,说算了就算了,你以为这名额是天上掉下来的?为了这个,爹爹把一辈子的人情都卖完了,你可别忘了,老爷子今年六十二了,再二年就要退,到时你再想要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人走茶凉你懂不懂!”
小月抿着嘴,低着头,一脸的倔强。
大姐在小月那儿待了一天,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利害得失也都分析了,可小月还是不动摇,最后,大姐说:“好,好,我也管不了你了,你有本事,自己找老爷子说去,老爷子那脾气,我是不敢说的。”
大姐回了城,对老爷子说:“小月要结婚,不想去读书,具体的事,她自己跟你说。”
当天晚上,老爷子和小月在电话里说了很久,具体内容无非是读书还是结婚,到最后,老爷子气的摔了电话,对家里人说:“以后谁也别跟我接那死女子,我当没这个女儿了。”
小月读书的事,就这么黄了,最后,那名额给了单位三把手家的千金。
这事一过,小月和李中元就扯了结婚证,他们没怎么大办,只由婆家出面,在饭店摆了五桌,请了双方单位领导,同事,同学,好友,娘家的人只来了小月的大姐做代表,还是背着老爷子的。
大姐原本是不想来的,她对妹妹的选择又是伤心又是愤恨。
想当年因为家庭负担重,大姐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卫校,老爷子却不让她去读,坚持要她出来上班挣钱补贴家里,那年她才15岁啊。她是多么喜欢学习,多么想当护士,可也明白这个家八口人(当时小七元元还没生),老爷子工资再高,也入不敷出了,不指望她这个做老大的,又能指望谁,所以她流着眼泪亲手撕了录取通知书。
后来她进了厂子当工人,吃了多少苦,拼了多少命,花了十年的时间,才从车间考到办公室,把工人身份转成干部。
结果她的牺牲换来了什么,这个大妹,平日里全家人那么疼她,给她创造这么好的机会,她却一句放弃就放弃,把大家一番心血糟蹋得干干净净,真是太过份了!她连看都不想再看她一眼。
可架不住老娘求,说家里其它几个都是小子,去了也拿捏不好分寸,你做大姐的,就委屈这趟吧。如果咱们娘家人一个都不出面,小月今后在婆家就一点地位也没有了。
地位?大姐坐在饭桌上,看着李家老母一脸的风刀霜寒,看着李家妹妹们的倨傲表情,心里不以为然,好多年后,她还对自己女儿说:“千万别学你二姨,不自爱,婚前就把自己肚子搞大了,一辈子被人家看不起。”
唉,也就是那个年代,如今这世道,又是两说了。
前面说到小月和李中元结婚了。
新婚夫妻,总是甜甜蜜蜜的、刚结婚那会儿,二个人感情好的很。他们都爱好文艺和体育,每天唱唱歌,打打乒乓球,后来小月肚子大了,吃完晚饭去外面散散步,在外人眼里,这小二口过的挺不错的。
小月的小日子过的挺好的,她换了过去的作派,勤俭持家,他们的新房,是厂里一间小仓库改的,很简陋,小月用自己的巧手,把它布置的十分温馨。她想,李母不是一直说她不实惠吗,她就实惠给她看看。
几个月后,进入冬天,小月预产期要到了。
说到不招婆家待见的媳妇产房的凄凉,咱PX坛子上有N多的故事可以佐证,而小月所遭受的还是双重的,除了冷淡的婆家,她的娘家又和她断绝了关系,孤立无援啊,
而不巧的是,在这个时候,她难产了。
那一天,小月肚子开始痛起来,要生了!李中元急急忙忙把她送到医院,哪想到,生产过程十分不顺利。医生说,小月骨盆太小,人又瘦,孩子怕是不好生哩。
果然如此,疼了一天一夜,孩子没生下来,大人却休克了,医院通知李中元:大人小孩情况都不太好,要动手术,如果有危险,你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李中元一听这话就蒙啦,那是1980年,剖腹产手术可不象现在,是个人不想遭罪上去就是一刀,医院也创收了,产妇也不疼了,皆大欢喜。
那年代每个医院是很谨慎的,手术也是有指标的,一般人能自己生就尽量不动刀。老百姓也是,听到要动刀,还有什么保哪个,都会害怕。
李中元也一样,医院要他选择,他吱唔了半天,不敢做这种决定。他想回家找他妈商量一下,医院说,哪有时间,再下去二个都保不住,赶快签字。
关键时刻,李中元没让人失望,他决定保小月,签字的时候,手都在发抖了,歪歪扭扭签下大名,掉头就往家里跑,他要让他妈到医院陪着他。
小月在医院这一天一夜,李家人也来过几趟,看看没什么动静,就一个二个回去了,只是到饭点儿给李中元送送饭。
生孩子对李家来说是小事,中元妈随随便便就生了四个,生小四的时候还在做午饭呢。就着地就解决了,完了用布一抱,接着做饭。
她看小月生的那么艰难,就对中元说:真是太娇了,命好。
李中元跑回了家,中元妈听说小月要做手术,手脚麻利地在炉子上打了几个水扑蛋,放了二大勺白糖,端给儿子,说:“吃吧,我可怜的儿,这么冷的天在医院守了一天一夜。”
李中元一边“呼噜噜”吃着,一边说:“妈,小月还在医院动手术呢,我要赶快回去,你是不是帮忙做点吃的,等她生完孩子后好吃?”
李母说:“哎呀,你不知道,动完手术不能吃东西的。”
李中元吃完鸡蛋,抹了抹嘴说:“妈,我先回去了,你赶紧过来,我一个人守在那儿害怕。”
李母说:“好吧,你先走,我等一下过去。”
李中元回到医院,快过年了,医院里冷清清的,若大的走廊里没几个人,他把手放在棉袄袖子里,一边在地上小跑着,一边等着。
这回没多久,手术室门开了,出来一小护士,抱着个蜡烛包,喊着:“XX月家属在不在,谁是XX月的家属?”
李中元赶紧迎了上去:“是我,是我,我媳妇生啦?”
小护士一伸手,对李中元说:“生啦,快看看,这是你儿子。”
李中元一听说生了个儿子,立刻脸上笑开了,伸出手就想抱过来,小护士手一缩:“不能给你,小毛头情况不太好,在娘肚子里捂久了,肺里进了水,马上要放到保温箱去,你跟我来,办下手续。”
李中元愣着,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小护士走了二步,回头一看:“呆着干嘛,赶快走啊,再等你儿子可有危险啦。”
李中元一听,吓了一跳,赶紧跟了过去。
眼看着儿子进了保温箱,李中元又回到产房,发现小月手术结束了,正推去病床呢,他赶紧跟上,小月看见他,虚弱地问了句:“咱家毛毛是不是不好啊?”
李中元老老实实地说:“有点不好,放到保温箱里去了。”
小月一听就急了:“怎么回事啊,毛毛病了吗,有危险吗,你帮我问问医生啊。”
这时,中元妈终于来了,老太太一进病床,中气十足地喊着:“我孙子呢,我的大孙子在哪,让奶奶抱抱。”
李中元说:“妈,小毛头不太好,放在保温箱了。”
中元妈一惊,“这是咋回事,刚生出来的毛伢怎么会有病呢?”
中元压低了嗓门跟老太太说了说经过,又说:“妈,我带你过去看看。”
老太太一出病房,在门口就跟李中元说:“我早就说过你这媳妇太娇,现在你看到了吧,生个儿子也被她带着身体不好,唉,真是遭罪,现在又搞什么独生子女,每家只能生一个,连个后补的都没有,你看你结的这个婚……”
小月在病桌上躺着,听的真真的,心里苦苦的。
虽然是剖腹产,小月第三天还是挣扎着下了床,不下床不行啊,住院这几天,别的产妇身边围着一家子,小月身边只有一个李中元,他一个大小伙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干不好。
中元妈打生那天来看了一眼,之后再也没来过。说那天听说小月动手术,往医院跑的急了点,闪了腰,躺在床上不能用了。中元爸要在家里照顾,也不能来。
中元二个妹妹来过一次,送了一袋油爆花生米,搞的小月哭笑不得,她们是把自己的零食带过来了吧,没听说给产妇吃这个的。
万般无奈,小月让中元请来了自己厂里的小姐妹,帮着炖点鸡汤做点粥,帮着扶着小月下床上厕所,扶着她去保温室看自己的儿子。
小月生了孩子,消息传回家,老爷子面无表情,什么也没说,还是当妈的记挂女儿,私底下对大姐说:“这大冷天的,也不知道你大妹妹怎么样,有没有人照顾啊。”
大姐看老娘担心,就说:“要不,我跑一趟?”
老太太准备了二斤红糖,一袋荔枝干,一袋龙眼干,还有二袋奶粉,说:“生孩子是大事,老爷子眼皮子底下,我实在没办法走开,你就代表我去看一眼吧。”
大姐带着东西,坐上三个小时汽车,去到小月所在的县城。
大冷的冬天,小月一个刚生完孩子做完手术,还没出月子的产妇,双手浸在冰冷的水里给孩子洗尿布呢,大姐一看,劈手就压了下来,
“他家人呢?好歹你给他家生了个大孙子,还是长孙,怎么连个伺候月子的人也没有?他们家不是一堆女人吗?”
创建缓存:a3adf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