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0节

寒山憶雪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7-2014:33:00
        ==========更新==========
        【另辟蹊径】
        从1659年的形势来看,即便西线的章正宸督军北伐,中线的陈子龙也督军北伐,三路齐头并进,也不一定能灭的了满清。即便或许能在战役上取胜,一旦清军真的如满臣派主张的那样,收缩兵力集中防守冀北、晋北,那么明军也没办法了,至多能把南明恢复成北宋那样的程度,而且即便能收复幽云,满清还有个东北老家可以回。
        这样的话,战事就会没完没了,明廷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牺牲多少条人命,浪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勉强收拾旧山河。
        明廷需要的是能短期内迅速灭掉满清,而且能灭得彻彻底底的,不留痕迹。
      
        看似不可完成,却是有办法的。
        在与满清的长期对峙中,杨铭化发现了清廷的两个破绽,一是缺乏强大的水军,甚至可以说连基本的海军都没有,二就是清廷的老家,东北。
        清廷入关后,真的是打算在关内定居了,把辽东(指辽东辽西)、吉林一带的满洲族人全都迁到了关内,安置在京畿一带,人口多达四五十万。而辽东一下子就空了,仅余一百多万汉人,还有万余人的留守军队。
        这对拥有强大水师的南明来说,清廷的这个破绽是能将自己置于死地的致命破绽。
        所以,在1651年的那次北伐中,杨铭化命杨缘启率军出胶东,目的不仅仅是两面夹击济南,还有在万一北伐失败时,就退保胶东的打算。
      
        只要占据胶东,明军就可以从登州乘船轻易地突袭辽东,把满清的大后方给端了,并且在整个局势上对满清形成战略包围。
        但是为了防止清廷识破这个计划,杨缘启在胶东是屯田、练兵、修武备,但就是不修战船。经过杨缘启为期八年的折腾,到1659年,整个胶东半岛登州莱州两府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
        胶东不造船,但是南方各地港口却在大量地造船。
        1660年正月,在百官的廷推中,堵胤锡顺利继任首辅。堵胤锡继续实施杨铭化生前的战略,将南方的粮草源源不断地送到济宁前线。于此同时,舰队出动了。
        南方督造的战船一千多艘,由老将郑芝龙率领,驶往胶东半岛。
        郑芝龙已经好些年没露面了。没露面的这几年,郑芝龙的任务就是保卫南明的长江防线,并且出海扫荡海盗,保护南明商船平安往返于海上。毕竟与满清在陆地上的交锋,擅长海战的郑芝龙,几乎插不上手。插不上手,也就没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而现在,堵胤锡给了郑芝龙这个机会。堵胤锡以皇帝名义下诏,郑芝龙为征辽大将军,杨缘启为征辽前将军,战船一到,渡海攻辽。
        当年五月,郑芝龙率领舰队从长入江海口出发,陆续抵达山东半岛的各大港口,半岛的港口转瞬间,就多出了数不清的战船。
        不管清廷有没有得到消息,都已经来不及了,上千艘战舰运载着郑芝龙直属的两万精锐和杨缘启的六万兵力,已经离开胶东,乘风破浪,浩浩荡荡地向辽东进发了。
        日期:2013-07-2111:55:31
        ==========更新==========
        【万里奇袭山海关】
        1660年的六月初一,驻防山海关的清军士兵从鸡鸣声中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站在边墙上,迎着那早早升起的朝阳,眺望大海,然后他惊呆了,他看到的是一片黑压压的战船,铺天盖地而来,直逼海岸。
      
        山海关吹响了警报的号角,所有的满蒙士兵都集结到边墙之上,看着他们从来没看过的庞大的战舰群,早已经目瞪口呆了。
        此时的山海关,只有五千名清军防守,主力早已调往山东前线。面对这庞大的战舰群,清军的军官们慌了神,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情况是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边墙上的大炮纷纷调转炮口,对准海上的战舰群。
        就这样对峙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海上的某个战船的侧舷腾出一股白烟,一发炮弹准确地落在山海关的关城之中,随后,千万发炮弹铺天盖地随之而来,山海关的关城立刻一片火海。
        清军当然也不能坐以待毙,山海关的城防火炮也向战舰群开轰。然而结果是,因为射程较远的红夷大炮被清军调往关内,山海关目前的城防炮,其射程根本无法与郑芝龙的舰炮相比,清军虽然火炮齐发,但大部分炮弹都是落到海中,无法攻击到明军的战舰。
      
        当然仅凭炮轰,是无法拿下山海关的,但是这样大规模的炮击,是对山海关的清军进行火力压制。就在炮战进行的最激烈的时候,郑芝龙派出攻城兵七千人悄悄地从潮河口登陆,并逼近山海关城下。
        清军发现了逼近关城的明军登陆军队,派出小股部队前往阻截。出城之后,遭到了郑家军的围攻,全军覆没。
        很快,明军抵达关城之下,得到讯号的郑芝龙,下令停止了炮击。郑家军虽然多是水军,不善于陆战野战,但是攻坚还是有一手的。在部将的鼓励下,攻坚部队发挥出惊人的勇气,冒着枪林弹雨,填深壕,驾云梯,终于很快突破了清军的城防。
        山海关就这样被明军占领了,投降士卒三千余人,马匹两千余匹。
        夺取山海关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才是更关键的。
        上千艘战船运来的不仅是两万郑家军精锐,还有杨缘启训练出来的六万胶东精锐,更有足够八万士兵食用一年之久的60万石粮食[按照成年男子一天需要消耗2400卡的热量,而一斤米饭拥有750卡的热量,米饭的米水比例为1:2,故此得每人每天需要至少2斤大米,故此得8万人一年需要60万石大米。]。
        到六月下旬,胶东的军队、物资已经分两路,经舰队陆续运送到山海关和辽东半岛的金州中左所[金州中左所,即今旅顺。]。随后郑芝龙率两万明军留守山海关,防御关内的清军反攻,而关北的三万明军和旅顺的三万明军则整军备战,目标最终指向满清的盛京——沈阳。
      
        现在的整个辽东,清军的兵力异常薄弱,明军的情报显示,即便如锦州、辽阳、沈阳这样的重镇,守军也不足万人。清军的主力都集中在济宁战场,现在的辽东对明军来说,就是一块巨大的肥肉。
      

喜欢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首章]  [尾章] 100章/共13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1aa80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