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姜狼豺尽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麹义见幽州骑兵结阵南下,他让弟兄们都伏在楯下不动,因为现在还不是他们表演的时候。公孙瓒的大将严纲率轻骑兵只走了几十步,就发现袁军恐怖的一千张强弩机,强弩对骑兵的杀伤力,严纲当然知道。可这时已经晚了,袁军成千上万支强弩箭如烈火流星,直扑幽州骑兵,“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幽州骑兵被袁军强弩射的阵法大乱,这正是麹义出风头的时候,麹义率弟兄们号叫着杀过来,将公孙瓒的部队杀的溃不成军。幽州军一直溃逃到界桥,公孙瓒才勉强站住阵脚。
麹义不会给公孙瓒喘息的机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持续打击”,让敌人没有哪怕是一分钟的喘息时间,麹义一鼓作气,将公孙瓒打得找不着北。
界桥之战其实是分成两个战场,麹义负责和公孙瓒直接单挑,袁绍则镇后指挥。袁绍见麹义大破幽州骑兵,就有些轻敌,只带着一百多个弟兄和几十张强弩机往前乱闯。
没走多远,袁绍就迎头撞上了公孙瓒手下的两千多骑兵,幽州骑兵不知道对方是袁绍,但估计也是条大鱼,笑的嘴都歪了。幽州骑兵都是轻装部队,他们最具威胁性的武器就是短弓,两千多张弓斜向天空,一支支利箭骄傲的飞向袁绍阵营,场面非常的恐怖和壮观。
谋士田丰劝袁绍找个地方避箭,这时的袁绍非常有英雄气概,绝不比曹操逊色。袁绍红着眼,将头盔摘下来贯在地上,大怒道:“大丈夫当前疛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袁绍这么英雄,当然不是说不怕死,而是他手上有制敌利器,还是强弩。
强弩比弓箭笨拙,但杀伤性惊人,袁绍手上的几十张弩机不算多,但足够对付这些散骑的。“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没过多久,已经将公孙瓒打跑的麹义来驰援袁绍,幽州骑兵见无利可图,一哄而散。
界桥之战的战略意义远大于这场战役的战术意义,界桥之战中,公孙瓒的伤亡虽然很大,但他的整体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依然还有能力和袁绍保持均势抗衡。但界桥之战对于公孙瓒来说最大的伤害就是此战过后,他夺取冀州的计划成为泡影,袁绍已经牢牢控制冀州,将公孙瓒的势力挡在冀州之外。
说到汉末三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我们通常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实际上界桥之战的战略意义也非常大。而且从过程来看,界桥之战是典型的阵地攻防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要比千古第一名战——赤壁之战精彩许多。
在冷兵器时代,最震撼人心的战争方式就是近距离肉搏战,将人类竞争的残酷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将一场战争比喻成一部电影,那界桥之战有头有腰有屁股,非常有视觉上的震撼力。赤壁之战是一部让人陶醉的文艺片,界桥之战就是一部让人大呼过瘾的功夫片。
日期:2010-04-08 17:08:57
五十 死亡游戏——三国战争综论
中
界桥之战和官渡之战都是北方逐步走向统一的关键性战役,但因为官渡之战是最具决定性的统一北方的战役,再加官渡之战的双方是袁绍和曹操,所以官渡之战的知名度显然要高于界桥之战。
在三国战争史上,官渡之战的地位并不比赤壁之战逊色多少。赤壁之战的战前铺垫远比黄盖放的那把火精彩,界桥之战是经典的阵地攻防战,但规模恨小,而同样是阵地攻防战的官渡之战可以弥补这个空缺。论战争过程,官渡之战跌宕起伏、大开大合,近乎融合了所有大片的经典元素,官渡之战想不出名都难。
界桥之战的战略意义是袁绍和公孙瓒争夺河北的统治权,而官渡之战的战略意义则是袁绍和曹操争夺中原的统治权。当时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相当于今天的河北、京津、山东北部、山西大部。另外插一句,袁绍是在公元199年消灭了公孙瓒,取得了对幽州的统治。
幽州地处农耕文明区和游牧文明区的结合部,这里最大的特产就是马多,公孙瓒如果不是控制着幽州产马地,他哪来的这么多战马?袁绍也是一样,自从袁绍得到幽州之后,袁军的骑兵部队空前暴涨,动辄万匹战马对袁绍来说只是盘小菜。
而袁绍的对手曹操则控制着黄河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中南部、淮河北部地区。从整体实力来看,曹操远不如袁绍,原因很简单,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饱受战乱破坏,“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别的不说,仅兵源问题就够曹操头疼的。
在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公元200年)的前两年,曹操还和盘踞在徐州的军阀吕布血战一场,对中原地区的社会破坏力非常大。而河北地区大规模的战争不算多,对社会的破坏力没有中原地区那么严重。河北户口众多,土地殷实,再加上战马无数,袁绍有足够的本钱和老朋友曹操掰腕子,鹿死谁手,只有天知道!
官渡之战前的袁绍到底有多少兵力?历史上的说法不一,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同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说法。陈寿在《曹操纪》中说袁军共有十余万,而在《袁绍传》则说袁军共有数十万,这两个数据均是建立在袁绍击败公孙瓒,取得幽州基础上的。而且后来范晔在《后汉书.袁绍传》中也说袁军有数十万。
袁绍在过河南下寻曹操决战时,共带了十万步兵和一万骑兵,《世说新语》给这个数字挤了一下水分,也有五万步兵和八千骑兵。不管哪种说法正确,袁军的数量都远在曹军之上,更不用说曹操眼馋不得了的重甲骑兵。
曹操的实力明显不如袁绍,曹军的主力是曹操嫡系的兖州兵和豫州兵,总共三万不到。另外钟繇虽然掌控关中兵,但钟繇需要对付韩遂,曹操不敢动用关中兵。原属刘备的徐州兵和张绣的南阳军虽然各有万人,但都是新附,所以曹操对抗袁绍的主力大约就是三万多的兖、豫兵。
面对袁绍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说曹操心里不紧张那是假话,但曹操是伟大的军事家,他知道该如何面对袁绍。曹操在袁曹大战中最要紧的一招就是派名将
臧霸率精锐部队在青州一线牢牢顶住袁军,事实证明曹操的用兵如神,如果袁军从青州突破,以徐州为通道向曹操腹地发动猛击,曹操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只能坐以待毙。
木桶为什么会漏水?就是因为其中的一根木板断裂了,而臧霸就是补齐木桶的那根长木板。堵住了袁绍两路南下的可能性,曹操可以相对安全的面对袁绍的单挑,单挑总比一个打两个胜算要大一些。
曹操知道他和袁绍的这场兄弟恩怨早晚是要算清的,虽然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九、十月间,但早在公元199年的九月,曹操就有先见性的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构建防御工事,随时恭候本初大驾南下。
对于这场战争,袁军阵营中的两大谋士田丰和沮授都执反对态度,沮授从政治角度劝袁绍先稳定新得了幽州,养精畜锐,再图后举。田丰则认为与曹操决一死战太过冒险,反正曹操光脚不怕穿鞋的,阿瞒正希望一战定生死。而袁军实力强大,全可以和曹操玩消耗战,成天骚扰曹操,时间一长,曹操就会疯掉的。
创建缓存:2fb88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