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晴雯撕扇2010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4-02-1119:14:23
干活的都杀光了,接下来谁干活呢?王镕谁也信不过,便将大权交给了亲儿子王昭祚。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王昭祚比他爹还要暴虐。王镕只是将李弘规灭族,具体几族不知道,就算是九族,也仅限于有血缘关系的亲眷。王昭祚更狠,凡是跟李弘规有往来的,不管因公因私,也无论是敌是友,一律诛杀、灭族。
王昭祚这么一搞,镇州就乱套了。你想想,李弘规生前是替王镕管事的,镇州的大小官员,还有军队方面,谁没跟李弘规或多或少有过来往?
在这种情况下,说人人自危都是比较委婉的,没有人说得清楚自己的脑袋还能扛几天。于是乎,张文礼趁机策反亲军,发动兵变。
张文礼来自幽州系统,原系刘仁恭的亲将,曾跟随刘守文驻扎在沧州。刘守光发动兵变时,刘守文率部前往幽州救援,张文礼想在沧州作乱,遭到当地军民的驱逐,投奔了王镕。王镕见张文礼能说会道,又会打仗(他自己说的),便收他做了义子,改名王德明。
王昭祚在镇州大开杀戒,张文礼觉得是个机会,领着亲军就跟他干上了。上一次在沧州作乱,刘守文是个得民心的主子,张文礼没有得手。但这一次,对手是杀人魔王王昭祚,镇州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因此张文礼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轻松加愉快地达成了目标。
张文礼兵变成功后,将王镕、王昭祚在内的王氏一门悉数诛杀。只有王昭祚的老婆,张文礼不敢动,那可是朱温的女儿普宁公主,他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镇州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想瞒是瞒不住的,张文礼赶紧向李存勖报告,并请老大任命他接任节度使之职。
得知“盟友”罹难,李存勖悲伤不已,但前方战事吃紧,实在腾不出手来理镇州的烂账,只好勉强同意张文礼的请求,让他做了成德留后(代理节度使)。
李存勖没有正式表态,张文礼难免有些心虚,便通过驻守平州的卢文进向契丹求援。契丹隔得远,肯不肯出手还另说,张文礼觉得不保险,又向梁朝寻求支持。
朱友贞接到张文礼的求援,犯了难,救还是不救?换句话说,镇州这滩浑水咱是蹚,还是不蹚?
“靠边站”的敬翔又发话了,强烈建议出兵北上,至于支持还是不支持,去了再说。这可是收复河北、对占据魏博的李存勖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的大好时机!
敬翔说得很有道理,但朱友贞主要还是听赵岩、张汉杰的意见,偏偏这俩货是“逢敬必反”,以黄河一线战事吃紧为由,拒绝出兵。
日期:2014-02-1218:55:22
朱友贞最终决定按兵不动,而李存勖这边,其实也挺犯难。
救吧,分兵对前线不利,等于放了朱友贞一马;不救吧,张文礼这颗大钉子,让李存勖觉得相当碍眼。
就在李存勖举棋不定的时候,张文礼的一番动作,让李存勖顿时豁然开朗。
张文礼为了站稳脚跟,对王镕、王昭祚的旧将基本上都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但有一个叫符习的将领,他暂时还没办法动手。——符习正带着一万多赵军,在德胜渡口作为李存勖“盟军”参战。
一万多赵军在外面晃荡,张文礼当然不放心,要将符习召回镇州,派自己的心腹前去接任。符习不傻,知道回去就意味着脑袋搬家,就向李存勖求助。
李存勖琢磨出了一个办法:任命符习为成德留后(实际上就是与张文礼完全翻脸),并向他提供武器装备,令其率部杀回镇州平乱,河东军方面派将领阎宝、史建瑭予以协助。
——以赵制赵!
龙德元年(921年)八月,符习、阎宝、史建瑭率“还乡团”攻陷赵州(今河北赵县),病重中的张文礼受惊过度,挂了,儿子张处瑾在镇州据城固守。
接下来的镇州之战,这仗就打得比较惨烈了。前面提到过,王镕、王处直的队伍长期挨揍,擅长于防守,特别是在自己家门口防守。
河东军先是掘开滹沱河围困镇州,尽管城内粮食耗尽,但张处瑾率领的守军相当顽强,史建瑭在攻城时当场阵亡。
阎宝比较轻敌,觉得镇州的这些“保安团”不足为惧,结果导致河东军的营垒遭到守军袭扰,全部破坏,粮草也被劫了。
李存勖气坏了,将阎宝就地免职,换上了身经百战的李嗣昭。
李嗣昭来了之后,情况果然有所改观。龙德二年(922年)四月,河东军在旧营垒中设伏,将正在运粮的镇州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镇州军也不是吃素的,胜败事小,粮食事大,跟河东军玩命厮杀。在这场伏击战中,李嗣昭头部中箭,不治身亡。
创建缓存:03b1a 大小: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