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世俗的生活一定会遭遇很多烦琐的事,不断的有小矛盾小冲突涌现,如果常常拘于生活琐碎,计较放大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必然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和困扰。不管是哪些不得体的话,不合时宜的做法、不小心的伤害,真的对自己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吗?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自己在乎介意,放不下而已,不断地反刍它,越嚼越不是滋味,愈来愈难于忍受,恨意渐生,肆意滋长。
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往往让我们大局尽失,一败涂地。很多事情皆如此,只要你不在乎它,它就无法左右你。对生活中不是根本、原则性的事物,我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待之,做人自然明智舒爽得多。
不拘泥于小事,不去想它,也不去管它,放下它。放弃它吧,也许让自己得到更多更好。
日期:2007-6-26 10:27:15
――――114――――
不是别人的错(8)
琳辞工在家休息了两年,复出江湖,在一家私企做事,过了一年,再次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私企老板自私刻薄,说话气势压人、强词夺理,让琳倍感压抑委屈;雪上加霜的是新来一个无理霸道的文员苏更让她难以容忍,郁闷焦躁的琳只有一股脑地倾诉才能释放自己,听到她说这一切时,我不禁想起了两年前琳的处境,如出一辙,她在又在同一地方卡壳了。
如果没有真正处理和面对人生的问题,它必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在前进的行程中举步维艰。我让琳说些具体情况。琳与苏的工作有交叉,琳负责劳资办证等,苏主要是接线、办公事物等。琳在二楼办公,苏在一楼,两人电话联机,一次老板打电话,响了几声后,琳接听,
老板问琳:“苏为什么不听电话?”
琳答:“不知道。”
老板:“她去哪了?”
琳:“不知道她上哪去。”
老板质问:“你怎么能不知道她去哪呢?!”
琳:“???。”琳语塞,气得半死,我在二楼怎么知道她上哪里去!我的工作又不是看着她。找不到她,反而来派我的不是。
我说琳你没有理解老板的意思,她只是急于想知道苏不在办公室的原因。你若这样回答她:“哎,我刚才正在忙××,现在马上下去看看她在不在?”如果能很好地接收对方话里传达的真实信息,那么你也不会被气倒,对方也觉得你说话办事很顺,自然关系也不错。
琳常常处于类似的责难中,觉得老板不近人情。也许事实上老板是这样不太会为别人着想,更多是由于她自身的高位强势决定了对下属的态度。如果没有打算离开,琳就要学会适应她,理解她。目前僵硬的关系,老板是不可能向下属妥协屈服的,她依然会采取与她位子匹配的强势态度。
如果琳固执地坚持从自己角度去为人处世,那么必然会重蹈覆辙,再次光荣退出。若琳能痛悟妥协,学会换位思考,遇事说话能为老板着想,能从她的角度去理解老板的意图,心平气和地接受她的说话语气和办事风格,逐渐改善与老板的关系,也改变自己的处境。琳将真正得以成长,成功地跨过人生这一坎。
这让我想起李生的教导:“是你去适应领导,而不是领导来适应你!”
日期:2007-6-26 12:55:32
――――115――――
反击(9)
琳继续诉说苏的为人。上班喜欢迟来早退,整天上网,塞个耳机听音乐。近来,琳不知何因电脑不能上网了,她叫苏打电话找人来修,苏无动于衷。琳忍不住自己去看看网络连线,查到苏的位子时,苏不客气地提醒她:“不要乱搞,别弄得我也上不了网。”琳窝了一肚子气。
她问苏:“以前办公室的网线图在哪?”
苏:“我不知道。”
琳:“前文员在的时候,网线图都有的。”
苏:“反正我这没有,她没有交接给我。”
琳:“不会吧?”
苏:“你若不信,自己打电话去问她好了。”
于是,琳开始在公司放办公品的资料柜寻找,苏不高兴地责备她:“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
琳只有被激怒的情绪,没有反击招数,而苏牢牢掌握主动权,把问题全推到别人身上,本来是她的不是,反倒全成了别人的不是。琳老处于下风被压制,一肚子火发不出来,直至感到无法容忍与之共事。
我说,琳,你怎么那么傻啊,苏把球打过来时,你只会生气:她怎么这么无理,怎么能把球踢过来?!但是球还是无情地冲你飞来了,那么只有挨打的份了。改变一下策略嘛,球冲你而来时,看准还击过去,你没事,反而伤了她自己。
琳叫嚷着那你让我怎么办?
苏工作作风的事,你不要去管她,那是老板的事。
如果明确是苏负责办公室网线的事,那么在她提醒你不要乱弄时,反击她:“喂,小姐,这是你负责做的事,自己不做,人家来弄还有意见,你过分些吧?”或:“不就上不了网嘛,那么紧张干嘛?!”气气她,打击一下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在她说不知网线图在哪时,及时嘲讽她:“你这工作怎么做的,资料都不知放哪!”
叫你打电话时,反击她:“那是你的事!”
制止你乱翻东西时,纠正她:“这并非你的私人办公用品,这是公共资料柜,办公室人员都可以在这里找钥匙查资料。”
干嘛要给她气得要死,不把她气死就怪呢。如果脑瓜一时没转过来怎么还击她,那也不应该给她激怒,可以不屑不计较泰然处之。
日期:2007-6-26 14:30:13
――――116――――
狡辩与应对(10)
琳继续说苏的无理与恶习。
一天中午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苏边吃边把骨头放到男同事伟的跟前,伟出声了:“苏,你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把垃圾放别人前面啊?”
苏毫不介意地说:“你在家没做家务你就不知道了,我妈说把垃圾到处放很不好收拾的。把它放在一起是为了更好收拾滴!”
顶得伟也没话好说。我说,既然这样,干脆把垃圾全放苏的跟前好了。
下午下班苏、琳坐伟的顺风车,琳家先到快下车了,伟说肚子有些饿,叫苏下去买两份点心(伟请苏),
苏说:“不如再请我喝杯斯巴克咖啡吧?”咖啡20多元一杯。
伟说:“不如把我钱包给你算了!”
苏应道:“我正有此想法,很合我心水!”
琳插嘴:“干脆打劫吧!”
伟附到:“就是啦,打劫吧!”
我想起了与伯父相处的几个情景。
亲朋好友都觉得姑姑还是在故里过得舒畅,于是大家劝说她不要回新西兰定居了。
伯父说:“留下来了,把老吴(我姑父)也叫回来,若他不依,离了算。”
姑姑有些气恼地说:“哪有哥哥这样劝说自己妹妹的!”
我接道:“伯父,伯母一辈子没有回过老家,不见得你跟她离了?你们不还是过得好好的,恩爱得很?”
姑姑拍手称是,伯父无言以对。
开车送伯父去飞机场,一路上伯父唠唠叨叨叙说他如何待外父外母好,怎么帮左邻右舍,又是怎样热心助人的好同事。我淡然地说:“是呀,奶奶生了个这么好儿子,自己没有享福,都让别人享用去了。你外父外母就好了,不仅生了个好女儿,还有你这么个好儿子,帮他们养老送终,打点亲戚。”
有些人需要教训,不是硬邦邦对着干的教训,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技巧,以其茅攻其盾的逻辑,让他难堪收敛。
日期:2007-6-26 23:07:37
――――117――――
模糊的意义(11)
有段过往,我常常沉湎于往日的伤痛中不能自拔,脑海里不停地昨日再现,当时的情景和细节清晰得让人心痛不已,每一次想起,如同在原来的伤口上再无情地划一刀,愈加悔恨。
我难过地自问:“为什么我要牢牢记住那些伤心的往事?那些细节如此刻画在记忆中,这可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啊!”可是我也从来没有存心特别地留意所有的经历,不管是难过的还是快乐的往事,好些都是自然而然地不经意中印记在脑海里,历历在目,无法抹去。也许是天性使然吧!虽然未能彻底地醒悟,但是我还是隐约地感到如此执著深刻的印记并非好事,它让人纠缠于无法挽回的过去,生命的时间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细节中。
琳的个性也是如此,她的叙说绵长而详尽,生活中发生的种种细节,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谁是谁非,是黑是白,她都能一五一十地细细道来,不遗漏任何细微之处。我听得好累,相信她自己也活得很辛苦。
创建缓存:ca5ad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