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拿破仑时代(172章/239章)

第172章

[法]乔治·勒费弗尔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因此,大部分兵力正分散在一条一
      百五十公里长的、离敌人不到一天路程的前线上。4 月10 日,查理大公发动
      进攻,而拿破仑只是在17 日才抵达多瑙沃尔特。如果奥地利人集结重兵猛攻
      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奥地利一方的兵力比1805 年布置得较为合理。约翰大公只带了五万人侵
      入威尼西亚,其中只有一万人在沙斯特勒指挥下驻扎在提罗耳,六千人驻扎
      在克罗地亚;而费迪南大公则必须带走三万五千人去防卫加里西亚,以防波
      兰人的袭击。在德意志,查理大公拥有二十万人。他最初想在波希米亚打开
      一个缺口以粉碎达武的部队,把法国军队切成两半,这一战略或许会是够得
      上拿破仑的水平的。但是他一想到维也纳毫无防御,就感到不安,他决定沿
      多瑙河右岸前进,占领巴伐利亚高原。这样,他就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并使
      自己的军队疲劳不堪;尽管如此,如果他迅速地、全力以赴地贯彻执行的话,
      根据这个新计划也同样能取得一些决定性的成果。然而他却把两个军团留在
      达武前面,自己越过了因河缓慢地朝伊扎尔河方向前进,由希勒率领的纵队
      掩护他的左侧,这支纵队人数很多,却配合得很差的。因此,达武能够向南
      方退却,并且本来还可能在靠近英戈尔施塔特的地方和其它军团会合,如果
      不是贝尔蒂埃不准确地解释皇帝的命令而把他留在累根斯堡的话。
      拿破仑于17 日到达,马上就命令达武同他会合,19 日,达武元帅沿河
      的右岸进军,从而在敌人面前通过,给敌人以粉碎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
      查理大公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结果达武在滕根就能抵抗住奥地利军队微弱的
      压力。在这个时候,拿破仑错把希勒的部队当作主力部队,准备拦截希勒开
      向因河,而迫使他退到多瑙河。在中路,拿破仑组成密集队形,由拉纳指挥,
      20 日向阿本斯堡一线攻击奥地利军队左翼各纵队,迫使他们退到兰茨胡特,
      而马塞纳则向这个城市进军,从后面攻击他们;可是,他到得太晚了,以致
      21 日,希勒被赶出兰茨胡特之后,能够退到因河。大公利用了这一段耽搁的
      
      时间,把他的队伍跟留在多瑙河以北的部队联合起来,这时累根斯堡的卫戍
      部队已经投降了;22 日,他终于决定猛烈攻击达武;但是,在他的右翼能够
      开始行动去阻截达武到达多瑙河之前,他的左翼却在埃克米尔遭到达武的袭
      击,接着,从兰茨胡特赶来的拿破仑从后面攻击他;他边战边退,轻易地再
      次渡过多瑙河。他的军队损失了三万人左右,并且被切成两部分;然而他们
      也不难撤退到维也纳重新集结,人数还超过十万。23 日,法国人再度占领了
      累根斯堡;然而,希勒却打败了贝西埃尔。大公便没有遭到麦克同样的命运。
      皇帝没有在波希米亚追击查理大公,而向维也纳进军;这并非是他受到
      占领敌方首都这一政治目的诱惑,而是必须穿插到奥地利主力部队和意大利
      及提罗耳部队之间。当达武现在得到了贝尔纳多特的支援,正监视大公动向
      的时候,马塞纳击退了希勒的部队,而拉纳力图翻山越岭去包围希勒。攻占
      萨尔斯堡的勒费弗尔迫使耶拉西希退向德拉瓦河,并且监视着提罗耳。在特
      拉翁河渡口的爱贝斯堡,希勒经过一场浴血战斗之后,渡过多瑙河去和他的
      司令会合。5 月12 日,法军进入了维也纳。这次,他们却发现桥已切断,河
      的左岸有十一万五千敌人。拿破仑率军到河中各岛,这些岛屿在维也纳以下
      把河分成好几条支流。他下令架设便桥,在20 日的夜晚,不顾已很可怕的洪
      水冒险渡河。21 日,三万法军遭到了奥地利全军的进攻;法国人幸运的是,
      奥军没有集中攻其一点,而是把兵力从阿斯佩恩到埃斯林分布成半圆形,以
      致不能突破法军。22 日,拿破仑率领六万兵力采取攻势,要从中央突破敌人
      阵线;如果主要的桥梁没有被折毁,增援部队可以通行无阻的话,他也许会
      突破成功。但他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往后撤退,并在即将弹尽援绝的情
      况下,顶住敌军的反攻;他终于坚持下来,从23 到25 日,得以从左岸撤退。
      二万名法军和二万三千名奥军倒毙了;拉纳元帅和许多将军战死了。大公不
      善于利用这一良机,但是,他的对手却已失败。埃斯林之战产生了比拜兰之
      战更为深刻的影响:这一次,拿破仑的个人威信受到了打击。
      局势又变得很危险。在法军的后面,当沙斯特勒在4 月9 日经由普斯特
      尔塔尔进入提罗耳的消息传开时,整个提罗耳全面爆发了起义。巴伐利亚取
      消提罗耳地方议会和自治,因而激起民愤。然而,特别是经济情况更是火上
      加油:捐税大量增加;商业由于大陆封锁以及意大利和奥地利边界的关闲而
      遭到破产;禁止流通奥地利纸币,取消作为银行及慈善机构的修道院,这对
      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征兵制度好象在火药上点了火,不得不暂时
      停止实行,以平息骚动。此外,蒙特热拉的开明专制是属于约瑟夫二世式的;
      天主教僧侣由于优势和特权受到了威胁,已经起来应战了;而僧侣在提罗耳
      如在旺代和西班牙一样,具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因为起义的主要领袖安德
      烈亚斯·霍弗尔的师傅是方济各会修士哈斯平格。赫尔迈尔和约翰大公善于
      利用时机准备起义。这一起义主要是农民起义,它并不尊重资产阶级,资产
      阶级也同巴伐利亚派来的官员一样遭到抢劫和虐待。只有五千名士兵驻守这
      个国度,他们不久就被包围并投降了。可是,沙斯特勒没能把起义者组织起
      来,他们在战斗之后都回了家,而霍弗尔尽管因勇敢和虔诚赢得了起义者的
      信任,却是一个能力有限而又优柔寡断的人。勒费弗尔没有费多大的气力就
      能沿因河前进,于5 月19 日进入因斯布鲁克。沙斯特勒撤退了,起义似乎已
      经结束,于是在提罗耳只留下德鲁伊一个师。然而,埃斯林战役的消息传来
      以后,起义又爆发了;拿破仑需要他所有部队,因而召回德鲁伊,放弃了提
      罗耳。农民们不想出境打仗,然而对巴伐利亚却进行了袭击。7 月,意大利
      
      效法提罗耳的榜样,在阿迪杰河和罗马涅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如果约翰大公把分散在奥国南部的全部兵力集结起来,他也许会得到一
      些宝贵的支持。但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4 月10 日,他越过纳梯松那流域
      和科巴里德,采取了攻势。仍然处于分散状态的欧仁的部队措手不及,一直
      退到明乔河,放弃了整个威尼西亚。但是,当维也纳受到威胁的时候,约翰
      大公还没有设法集结奥地利军队便撤退了。他自己赶到泽默林;背后遭到欧
      仁的追击,后来他又退到拉布河以北;朱莱向莱巴赫撤退,在麦克唐纳的紧
      追下又从那里逆流而上,经过马里博尔到格拉茨。从提罗耳来的沙斯特勒并
      没设法同朱莱会合。至于在克罗地亚的奥军,马尔蒙先行后撤以集中兵力,
      然后经阜姆、莱巴赫和格拉茨把他们击退。结果,法国所有的军团都与大军
      重新会合,而约翰却相反,他的兵力只剩下二万人左右。6 月14 日,达武前
      来威胁普莱斯堡,欧仁在拉布河上打败了大公。然后,两人都向维也纳强行
      军,以便参加会战;约翰为了同样的目的,渡到多瑙河左岸,然而他晚到了
      几小时。
      埃斯林战役法军战败,可能造成的最可怕的后果是引起普鲁士国王的介
      入。他的好几个军官已经擅自采取有损于他的行动;克特试图攻取马格德堡,
      4 月28 日,席尔带了他的轻骑兵从柏林出击,但被马尔尚将军轻易地制服了。
      德意志中部也骚动起来了;4 月22 日,当过上校的德恩贝格带领着几百农民
      向卡塞尔进军;6 月,另一个领取退休金的军官试图发动马尔堡起义;陶贝
      尔河流域一带农村举行了起义。至于奥地利军队则开进了萨克森,萨克森国
      王逃走了;不伦瑞克-厄尔茲公爵带领着那些由黑森选帝侯集结到波希米亚的
      黑森军队,占领了来比锡。最后,英国人对汉诺威和荷兰施加影响,7 月8
      日企图进取库克斯港。如果普鲁士人行动起来,热罗姆很可能就难于保卫他
      的王国。弗里德里希-威廉最初似乎准备采取行动,经过考虑后,他只限于暂
      停交付赔款;虽然他派了一个使者去维也纳,后者却在7 月21 日才抵达该地。
      总之,拿破仑终于能够把他所有的兵马重新集结起来,并且毫不困难地
      利用了被占领各国,或者从法国调来增援部队和储备物资:二万步兵,一万
      骑兵,六千近卫军和大量的大炮,以补救部队的素质不高。洛鲍岛①已认真仔
      细地构筑城堡,增加了坚固的桥梁。在危急中,皇帝还是沉着镇定;他甚至
      继续采取最可能使他在自己的臣民中丧失民心的措施:5 月17 日,他决定并
      吞罗马。听到庇护七世将把他革除教门的消息,他就下令逮捕教皇,并把他
      流放出去;7 月6 日,即瓦格拉姆战役的那一天,罗马教皇的确被宪兵队带
      走了,不久以后, 1810 年2 月17 日的元老院决议案使并吞事宜合法化。




返回目录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首章]  [尾章] 172章/共23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a587c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