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拿破仑时代(174章/239章)

第174章

[法]乔治·勒费弗尔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拿破仑不想使离叛了他的亚历山大得到好处,也不想驱使其走
      极端,因此决定减少分给俄国的份额。奥地利最后的抗拒被最后通牒所粉碎
      了,10 月14 日在肖恩布鲁恩签署了和约。巴伐利亚得到了因河地区和萨尔
      斯堡。拿破仑拿到了沿海的克罗地亚区,和阜姆、伊斯的利亚和的里雅斯特,
      以及奥国的克林底亚省和卡尼奥勒省的一部分。华沙大公国的人口增加了一
      百五十万,包括卢布林和克拉科夫两地;俄国增加了四十万人并拿到了塔尔
      诺布尔。奥地利失去了三百五十万居民和全部通向海洋的通道;同时支付七
      千五百万赔款。
      和约最显著的特征是,拿破仑没有考虑亚历山大的要求,没有维持从一
      开始就定下来的瓜分加里西亚的比例。这样,他就提醒俄国所处的附庸地位,
      侍候主人不周到、没有尽责,因此工资就减少。亚历山大向科兰古表示了他
      的不满,而皇帝没有惊慌失措,仍然炫示他以放弃重建波兰来满足沙皇的愿
      望。但是,俄国的这项要求仅仅是烟幕。实际上,亚历山大所希望的作为他
      帮助皇帝反对奥地利的代价,是拿破仑给他华沙大公国,加里西亚就更不在
      话下;他很失望,暗中拒绝加以援助,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其野心。在
      秋天的日子里,跟法国决裂对他来说似已不可避免,当恰尔托雷斯基回到彼
      得堡的时候,沙皇开始坦率地对他谈到其1805 年计划,以及利用波兰人去反
      对拿破仑的可能性。相反,拿破仑并不正视这一现实:在他看来,大陆体系
      仍然稳固地建立在提尔西特协议的基础之上。事实是因为他现在决心与约瑟
      芬离婚,自从埃尔富特会晤以来,他一直想娶亚历山大的妹妹。象平常一样,
      他只顾眼前的打算;法俄联盟对他有用,他就不愿看到这个结盟已是名存实
      亡。在选择新皇后问题上发生的意外变化,将使这种结盟变为公然的敌对关
      系。
      五、同奥地利联姻
      拿破仑的第二次结婚,必将使还未充分复原的大陆体系改变格局,并加
      速必然使他毁灭的战争的到来。这件婚事主要是拿破仑政权演变的结果,其
      次才是受对外政策的影响。早在1800 年,某些人刚打算授予他世袭的权利,
      就考虑到他跟约瑟芬离婚的问题,因为她没给他生儿育女。在重建君主政体
      之后,离婚就越发成为迫切的问题。可是,也许有段时期,拿破仑曾怀疑过
      自己是否能做父亲;尽管人们认为好几个私生子是他生的,然而这种疑问似
      乎直到1807 年12 月13 日莱昂伯爵诞生之后才消除。他也可能是为跟约瑟芬
      离异而感觉痛苦;即使她是不忠实的,她在他心里所燃起的热烈情感,也还
      是他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自从抛弃了她之后,拿破仑一听说她愁闷不乐就觉
      得非常难过。后来他说过:“我不愿意她伤心落泪。”在奥坦斯生下一个儿
      子的时候,拿破仑曾为这个孩子举行隆重的洗礼仪式,人们还以为他将收之
      为养子;可是,小孩于1807 年5 月5 日夭折了。此外,直到这个时候,拿破
      仑仍未发现可以替代约瑟芬的人。从他称帝之后,他就不得不要将一个出身
      帝王之家的公主扶上皇后的宝座了;随着他的政权变得更加贵族化,更加专
      制,他认为罗马教皇涂的圣油越来越不够了。他在好些帝王面前夸耀他是自
      己打下天下的,但也于事无补:他一心渴望成为正统的皇朝。
      
      提尔西特的会晤使得进入一个历史悠久的正统王朝家族的梦想似乎一下
      子变得可能实现了。年底,离婚的可能性由于富歇的安排而更为明确了。即
      使拿破仑不公开承认有意于此,在去埃尔富特之前他还是下了决心,因为那
      时他要对亚历山大试探向其妹求婚。1809 年11 月15 日回到巴黎的时候,他
      想的只是如何实现这个愿望:22 日,科兰古奉命向俄国正式提婚。由于亚历
      山大坚持要把关于波兰的诺言写进一项条约,这位大使也就被授权签订条
      约。然而沙皇的思想已到了这个地步,不可能再提有关婚姻的问题。然而拿
      破仑的求婚还不失为一个天赐良机,因为亚历山大可能在表示拒绝之前使条
      约获得批准,这个条约有助于俄国此后把波兰人拉过来。令人惊讶的是:科
      兰古在这次交易中竟然受骗。他从谈判条约着手,1810 年1 月4 日签署了这
      一条约,它规定永远不得重建波兰王国,甚至波兰这个名称也要从正式文件
      中消失。他一直迟到12 月28 日才提及婚事。然而,他知道沙皇有意制造借
      口拖延,因为塔列朗在埃尔富特已为他出谋献策,借口是:必须同皇太后商
      量,而她还得听取住在特维尔的女儿叶卡德琳娜的意见。叶卡德琳娜没表示
      异议,可是做母亲的虽然没有直接拒绝,却以女儿年幼,只有十六岁和宗教
      信仰不同等为理由提出异议。事实上她对这件婚事极为反感。亚历山大作为
      一家之长和专制君主,有权作出最后决定。但是,他却谨慎小心地一直拖延
      不复。
      可是,时间紧迫了,11 月30 日,拿破仑在一个著名的场面向约瑟芬表
      示了自己的意愿。12 月15 日,约瑟芬在全体亲王和帝国大勋爵的会议上宣
      布同意离婚。16 日,一项元老院决议案认可了离婚,可是,这样的离婚既不
      符合《民法典》,也不符合皇室条例的精神,即使在文字上没有违反皇室条
      例。约瑟芬仍然保留皇后的称号,并得到了马尔梅松皇宫和一份产业。在解
      除宗教婚姻方面,碰到的困难稍为多些;你不能去求助于被囚禁的罗马教皇;
      而且埃梅里方丈认为,根据过去的先例,这种事情也不必由教皇出面干预。
      结果,费什决定了程序:由巴黎的神职人员,首先是在教区法庭,然后是在
      大主教教区法庭负责宣布拿破仑的宗教婚姻无效。前者认为,婚礼是秘密举
      行的,没有“教区本堂神甫”和证婚人在场,遵照法国天主教教会的教规,
      这个婚礼即使享有任何的特免(甚至教皇特免),都不能得到承认。后者则
      提出皇帝所举的理由:1804 年的婚礼,是出于形势所迫,本人不曾明确表示
      同意,因而是无效的。
      1810 年1 月12 日,这个问题了结之后,拿破仑焦急地等待着沙皇的答
      复。当他获悉沙皇拖延答复时(当时正呈送给他审核1 月4 日签订的条约),
      他觉得这里面有鬼,于是就暂不批准条约。以后看来很可能会遭到亚历山大
      拒绝一事是一种侮辱;但拿破仑有办法报复:奥地利给他另一个可供选择的
      未婚妻。
      自从和平以来,梅特涅一直出任外交大臣。他跟施塔迪翁之间有着某种
      相似之处:法国的征服使他沦为非直属附庸,一个社交场上活跃的、放荡的
      和迷恋女性的贵族,并和施塔迪翁一样也有着仇恨法国和法国革命的双重动
      机。可是,他有更多的外交经验,尤其遇事沉着冷静,因为浪漫主义的热情
      对他从来是陌生的。这是一个属于十八世纪的人物;作为考尼茨的门生和女
      婿,他热衷于欧洲均势老概念,而要恢复这种均势,那就得打倒拿破仑。他
      对开明专制也仍然信守不移,并且在尊重贵族的社会优势地位的条件下(其
      尊重较之约瑟夫二世犹有过之),他在原则上无疑地并不表示反对那些足以
      
      强化国家的改革。有人认为,他具有一种来自伯克的和以经验理性主义为特
      征的独创的政治哲学。梅特涅知道,根茨善于为任何论点找出根据。他既重
      用根茨,实际上便拥有一个理论武库;但是有人认为梅特涅的政策是出于公
      心,毫无私念,那是过分地美化了他。
      梅特涅乐于行使权力,并决心保持这一权力,因而竭尽全力为哈布斯堡
      皇室效劳。虽然他看到这个政权的种种缺点和毛病,但他并不愿因坚持要纠
      正这些缺点和毛病而冒犯皇帝和贵族。除非根茨指望哈布斯堡皇朝所领导的
      欧洲十字军能使奥地利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得到好处,否则梅特涅对它不感兴
      趣;梅特涅毫不迟疑畏缩的现实主义正是他的主要长处。到1809 年,他曾认
      为拿破仑已经完全腐败衰落了;这种错误的估计使得他在此后几年里行事非
      常谨慎小心。他只想保全奥地利,一直捱到可以不冒风险地参与瓜分赃物的
      那个时刻。由于法俄联盟岌岌可危,已经出现了一种有利的局面:必须促使
      它化盟为敌;如果能同战胜者言归于好,奥地利的安全会更有保证,而这个
      新的提尔西特甚至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因此,拿破仑欲娶新妇正是一个意想
      不到的机会:如果拿破仑娶了玛丽·路易丝公主,他就会同亚历山大失和,
      而必将把奥地利看作天然盟友。
      梅特涅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哈布斯堡皇室的人想必把这种联姻视为玷污
      皇室。可是,向拿破仑建议提出求婚,并把求婚作为最后通牒向弗兰茨提出
      的话,就会使弗兰茨明白,应为国家利益而让步。11 月29 日,梅特涅在同
      亚历山大·德·拉博德(法国派到维也纳的协理专员)谈话时,似乎第一次
      作了暗示。奥地利驻巴黎的代办弗洛雷骑士跟塞蒙维尔在一次官方晚宴上交
      谈时说得相当明确,使得塞蒙维尔急忙跑去向马雷报告。




返回目录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首章]  [尾章] 174章/共23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1ec0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