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节
日期:2011-09-08 17:22:53
连载(2021)
这样的事在鸦口桥、承信等地又发生了几次,金、伪齐联军的前锋部队真的被吓着了,导致行军速度严重受阻。
但是要注意,只是前锋部队。韩世忠的打法实事求是地说,不是帅才,而是一位极强的将领,他可以突击,可以埋伏,可以顽强地防守,却始终没有展示出纵横捭阖睥睨当世,在广阔战场上控制一切的实力。
这是他个人的短板,其实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铁律。几乎在每个民族危亡时期里,能独撑大厦的人,都只是一个。
从来没有实力、战绩可以相捋的双子星。
这时他搞掂了敌方的前锋部队,等后面的大兵团接近后,明智地选择了后撤。他渡江回北岸,在镇江府驻扎。
如此一来,南宋三大将全部回到南岸,刘光世在建康府、韩世忠在镇江府,至于张俊,他牢牢地“防守”在平江府,忠实地、长时期地给皇帝打前站。
淮南两路全部空空荡荡。
当此时,赵构在深宫里察看地图,在长江北岸只有岳飞的襄阳六郡兵马。那很少,但是岳飞的驻地在鄂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一带,在那片土地上金、伪联军并没有出现。
岳飞……他提起笔来,亲自写信给岳飞,要他立即火速增援,亲自率军赶赴淮西。信里写道——“……卿夙有忧国爱君之心,可即日引道,兼程前来。朕非卿到,终不安心。”
此时倚飞何重!
这条命令迅速产生了效果,很多人赞同,毕竟慷他人之慨,救朝廷以及自己之危,有何不好?持不同意见的是前首相李纲。
李纲说,这是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是宋朝有危险,实际上伪齐的风险更大。让岳飞直接去淮西与金、伪联军死磕,是扬汤止沸,说白了是种添油战术,拿己方珍贵的有生力量去和敌军对耗,让敌军无力渡江,从而保证安全。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让岳飞趁伪齐军倾巢出动之机,发动突袭去攻打其后方,以岳飞野战实力,他很可能会一路突进,收复开封!
连载(2022)
哪怕攻不下来,也是围魏救赵之策,比在淮西添油好得多。
此议一出,朝野震动,赵构本人也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他公开声明支持李纲这个想法。可是岳飞在鄂州接到的命令,仍然是——“援淮西”。
岳飞闻命即动,一边集结兵力渡江,一边先期派出徐庆、牛皋率领2000人去援救最危急的庐州。此时的庐州已经成了一个标志,它孤立在一片金、伪联军的汪洋里,不仅不倒,反而敢干派兵出城阻击,尽管出城的人都战死了……
十二月十八日徐庆和牛皋率领一部分骑兵抢先抵达庐州,还没坐稳,就有5000名金国骑兵逼近。两人立即出城迎战。
这把一直抗战的庐州人都吓了一跳,兵力严重不对等,岳飞的部下都是些什么人,这是勇敢还是狂妄?在城外,淮西深冬的寒风里,敌骑逼近。牛皋单骑出阵,他身后立起了一面绣有他姓氏的大旗,他大呼自己姓名,冲了过去。
这有点像小说演义里的牛将军了,很多人一定在笑他莽撞,可5000名金骑居然转头就跑,根本不敢跟他交锋,这是怎么回事呢?
牛皋是聪明的,他在江淮一带征战多年,威名显赫,谁信他会冒险?这种找死行为怎么也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光是这个思维误区,就足以吓跑敌人。
岳家军迅速接近淮西,金军方面的统帅一如既往还是完颜宗弼。眼看这对老冤家要大打出手,金军却突然间撤退了。
这是毫无预兆的,金军退却的速度非常果断,连一身善于逃跑的伪齐军都被抛在了身后。搞得岳飞都很纳闷,这不是个陷阱吧?!这个忧虑成了南宋在这段时间的主旋律,宋廷动用了一切手段去探听虚实,没多久终于搞清了内幕。
金国内部出事了,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病危,金国面临再一次的权力重组。这一次远比完颜阿骨打死时激烈,那时是要保持平衡,保住金国急剧扩张的势头。所以各方面的大佬们都选择了退让。可这回狠了,首先大殿下完颜宗翰要借题发挥。
上次他海路进攻南宋的计划被否决,严重动摇了他军方第一人的地位,这次侵宋战争更把他抛在一边,彻底挤出了决策层。这让他忍无可忍。
老天照应,吴乞买病危,简直是送给他出手的机会。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818页/共1014页
[首页]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