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节
日期:2011-09-21 17:17:05
连载(2037)
岁临新春,张浚的计划出笼。他亲往镇江府抵近长江,召集东南各大将听令。令韩世忠出淮东,进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岳飞由鄂州过江进驻襄阳,挺进中原,能打多远打多远,无限制攻击;张俊、刘光世所部不动,调三衙军杨沂中为其后援。
川陕甘方面的吴玠在计划之外,不参与行动。
针对以上,岳飞的第二次北伐开始。临战前,张浚特意找到了他,对他说——“此君侯之素志也!”岳飞却悲欣交集,苦乐参半。
岳飞的母亲恰在此时病故了,他三日间水浆不进,泪水不干,心情的伤郁之外也严重伤害了他的视力。在不久之后,他的眼睛病了。
他决定上庐山为母亲守孝,三年之间不喜乐不劳作不视事,心丧若死,非如此不足以报母恩。可大战在即,举国为之观望,他怎能置身事外。
不得已,他下山临阵。说一下这时的岳飞,他已经鹏程万里,高飞于整个南宋军阶之上。他有自己的部队,辖区内军政大事决于他一人,他已建节,并且是武胜、定国双节度使,受衔时年仅31岁。这是个空前的记录,在宋朝只有开国皇帝赵匡胤可以比拟。
赵匡胤28岁建节,不过那时是五代十国,皇帝都遍街走。岳飞另有一项荣誉,在赵匡胤之上。这时他已荣升少保,世间尊称他时再不是太尉了,而是“岳少保”。
如此功业,不枉了近十年间奔波离乱。这时恰逢张浚出山,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恢复大计终于得以实现了。收复中原,非他若属。看位置,南宋被攻击的话,韩世忠首当其冲,因为他的背后是国都临安府;如果进攻的话,岳飞注定了是先锋。
由鄂州进襄阳,由襄阳进河南,直抵旧都开封,这是最近的一条线。尤其是岳飞已经打出了军威,金人进兵都绕着他走,每次襄阳地段都非常的安静。
公元1136年,宋绍兴六年二月间,南宋发动北伐,第一波攻击由韩世忠发起。
连载(2038)
韩世忠整军渡江,首攻淮阳。在符离之北接近了目标,之后发现刘豫还是有两下子的,比如间谍方面。当时南宋立国穷得掉渣,土地不够用,想起了老本行经商。一时间商船往来于大江两岸,各种货物冒着军管风险大量流通,其中就有最值钱的硬通货。
——情报。
伪齐方面间谍工作到家,在韩世忠攻击淮阳城之前,这城里已经集结了庞大的军队,只等着江东猛虎自投罗网。
他们真的把韩世忠围住了,可是数量不代表质量,史称韩“为贼所围,奋戈一跃,溃围而出,不遗一镞。”连枚箭头都没给刘豫留下,而且在突围过程中前护军骁将呼延通一把掐住了一个金将的脖子拎过马来,出来后才知道这人叫牙合孛堇。
前面说过,孛堇相当于宋军的太尉,一个不小的官儿。
韩世忠中伏,跳出来之后返身就杀了回去,把淮阳城外围的敌兵赶跑,按原计划围攻淮阳。一连强攻6天之后,事儿大发了。
刘豫之前就探知了韩世忠的动向,军队先期调拨好了,这时被韩世忠反制,6天的时间足以做出新的安排,金兀术和刘豫的侄儿刘猊合兵杀到了。韩世忠在江北成孤军之势,被金、伪齐联军合围,这时他需要江南友军的支援。
按地势远近,按军阶兵力,张俊责无旁贷。可韩世忠的求援信到了之后,张大将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老韩,你丫的不是出幺蛾子,想借机吞并我吧。那边是金国四太子领兵,决战规模一定很大,你顺手牵羊把我派去的军队收编了,到时我找谁要去?!
不行,我这边另有军情,没人可调。
韩世忠真的被孤立在江北了,刘豫大喜,下令务必要乘机除掉这根眼中钉。机会也真的来了,两军对阵,有间谍告密,对面“锦衣骢马立阵前者,韩相公也。”韩世忠自己暴露了目标。金、伪齐联军蜂拥扑了过去……不长记性的倒霉孩子,怎么就忘了韩世忠强在了哪里呢?
韩世忠迎面对冲,砍倒一片,剩下的都跑了,老韩带着全军外加一万多淮阳百姓安全渡江回到驻地。
韩世忠的北伐结束,不管过程怎样战况如何,他没有攻入伪齐腹地,再一次受阻于金、伪齐联军。这时是当年的三四月间,之后再隔3个月,到七八月时,岳飞才出兵襄阳。很多人,很多史书都说这一次岳飞因私废公,为了母丧耽误了北伐大计。
如果与韩世忠同时出兵,两路并进,敌方怎样应对?势必事半而功倍。其实没这必要,什么叫举国一人呢?就是他一个人足以胜过一切,根本不需要什么配合,闲杂人等有多远滚多远,别碍事就成。岳飞出征,根本不需要友军。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825页/共1014页
[首页]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