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79节

日期:2014-03-0217:24:06
        除了触角遍及各个角落的“伶人集团”、“后宫集团”以外,后唐的“负能量”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酷吏。而酷吏之中的“集大成者”,便是李存勖在魏博挖掘出来的人才——孔谦。
        实事求是地说,孔谦搞经济是一把好手。李存勖跟梁朝较量多年,一直占据上风并最终胜出,除了河东军特别能打以外,后勤方面也是功不可没。——没有钱,打个鸟仗?
        在恢复经济、增加赋税方面,晋阳的张承业、魏州的孔谦出力最多。张承业死得早,再说他也不赞同李存勖过早称帝,因此后面没他什么事儿了。孔谦不一样,既懂经济又会来事,很快就升任“租庸副使”,成为中央的二号财政大员。
        孔谦是副使,而租庸正使,也就是孔谦的顶头上司,是比较正直的张宪。孔谦比较忌惮张宪,千方百计想把他拱走,自己做正使,便能一手遮天、胡作非为。
      
        于是乎,孔谦三番五次找郭崇韬,说魏州地位重要,得有一个大臣坐镇才行,张宪大人最合适不过。郭崇韬觉着有道理,果真奏请张宪担任东京(即魏州)副留守、代理留守,李存勖同意了。
        看到任命,孔谦刚笑出半声,便硬生生给噎回去了。张宪是被打发走了,但在任命书中,接任租庸使的并不是他孔谦,而是由宰相豆卢革兼着,甚至连张宪兼任的盐铁转运使也一并兼了。
        ——得!白忙活一场!
        勉强忍耐了一个多月,孔谦又找到郭崇韬,说豆宰相整天日理万机的,你让他兼这么多职务,想累死他啊?还是另外换一个人来吧。为了增强说服力,孔谦还暗中搜集豆卢革工作期间的失误,终于发现他通过非正常渠道挪用了十万缗公款,随即将豆卢革亲手书写的“物证”摆到郭崇韬的案上。
        郭崇韬思来想去,觉得孔谦说的有道理,豆卢革兼任租庸使确实不行。于是,新的任命方案又出来了:张宪复任租庸使,兼盐铁转运使。
        孔谦彻底怒了:好你个郭崇韬,故意的是不是?
        吸取前一次“为他人作嫁衣”的经验,孔谦学聪明了,他找到宰相豆卢革,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两点看法。其一,魏州不容闪失,张宪大人不能走。其二,担任兴唐尹(魏州更名为兴唐府)的王正言同学操守有余、智力不足,不适合在地方独当一面,应该调到中央任职,咱们还能帮他提高提高。
      
        孔谦“点杀”王正言,成功了,豆卢革说服了郭崇韬,任命王正言为租庸使、盐铁转运使,由孔谦协助他“提高做官水平”。
        租庸使是肥差,孔谦垂涎三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发扬风格”,让王正言坐收渔利呢?其实,王正言是什么人,孔谦最清楚,两个字形容:“昏懦”。
        毫不夸张地说,新任的租庸使纯属“隐形人”,充其量是个“稻草人”,孔谦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
        “懂经济”的人利用国家机器谋私利,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登峰造极。
        以蚕桑为例,农民过去种桑、养蚕,属于个人行为,自己“投资”,收获之后到市场上变卖,缴完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藉此养家糊口。孔谦独揽财政大权之后,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国家发放借贷给百姓,扩大种桑养蚕规模。
      
        我们以一户蚕农为例,原来每年投入500文,产丝1000斤,每斤可卖2文钱,税赋500缗,那么实际年收入就是1000文,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孔谦的新政策出台之后,国家给这户蚕农发放2000文的贷款,加上自己能投入的500文,生产规模可以扩大5倍。假设产量不变,则产丝5000斤,收入1万文,减去税赋2500文、个人投入500文、贷款本金2000文、利息500文,那么实际年收入就是4500文,是原来的4.5倍。
        百姓增加了收入,国家也增加了税收,这不是恢复农桑、利国利民的好事吗?别忙着下结论,以上的推算并没有考虑到一个借贷的附加条件:本金与利息需用蚕丝偿还。
        也就是说,你把蚕丝卖了,再用现金还国家的贷款,那是不行的,得用蚕丝直接冲抵。最关键的是,1000斤蚕丝到底能折价多少,得由国家说了算。
      
        有这个附加条件,孔谦便开始做手脚了,如果规定1000斤蚕丝只能抵半文,那么农户的实际收入就成了2500文,刚好冲抵借贷的本金和利息。农户不仅拿不到一分钱,还欠着国家2500文的税赋,个人投入的500文也打了水漂。国家将农户手中的蚕丝以低价收购之后,又按市场价格出售,从中牟取暴利。
        这不是明抢吗?百姓当然不干,孔谦便要求各地州县强制百姓借贷、还贷。在孔谦的治下,后唐的财政出现了竭泽而渔的虚假繁荣,民不聊生的状况迅速恶化,百姓怨声载道,各地盗匪横行。
        孔谦恣意妄为、祸乱社稷,诸多正直官员纷纷站出来弹劾,但孔谦的后台是身为“伶官之首”的景进,根本没人撬得动。
        同光二年(924年)八月,租庸使王正言身患中风,无法视事,孔谦在景进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租庸使的位置。根据史料记载,“谦自是得行其志,重敛急征以充帝欲,民不聊生。”
        除了搞乱经济以外,孔谦对后唐政治格局的破坏力也相当惊人。
        在朱友贞执政时期,担任梁朝租庸使的是奸臣赵岩,权力相当大,租庸使虽是财政官员,却可以不通过节度使、观察使,直接向各地州县下达指令、大搞摊派。但按照唐朝旧制,节度使主管军事,观察使主管民事,涉及财政方面的指令,可以不通过节度使,但必须经过观察使。
      
        李存勖一直想通过“恢复旧体”来佐证政权的合法性,但孔谦始终抱着梁朝的这一做法不放,导致各地政令混乱、多重指挥,基层官员苦不堪言。天平节度使李存霸、平卢节度使符习坐不住了,联名上奏孔谦的做法有违“恢复旧体”的国策,要求李存勖出面“拨乱反正”。
        两位节度使论据充分、言之凿凿,李存勖也下达了敕令,要求租庸使司按唐朝旧制行事。但是,敕令到了孔谦这里,便石沉大海。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8条记录; 当前79页/共148页   

[首页]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尾页]


第79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3216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4e95a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