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
第92节日期:2014-04-1418:39:51
※ 无风三尺浪 在前面,我们对李嗣源毫不吝惜地大为褒奖,因为他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李嗣源是人而不是神,并非“绝对正确”、“永远正确”。 实事求是地说,在开创“小盛世”的同时,李嗣源在执政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主要表现在选人用人方面。 作为一国之君,李嗣源有再多的想法、决策,都需要下面的官员具体执行。官员的效忠程度、思想境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真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治国就是治吏”,官员队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这个方面,李嗣源由于严重缺乏经验,甚至在任用问题上有些过于理想化,从而埋下了祸根。 李嗣源对李存勖时代的旧臣不太感冒,该杀的杀,该撤的撤,主要还是想用自己的人。上任之初,李嗣源比较信赖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老部下”安重诲,一个是率两万多西征军(出征时有六万,死了一批,反了一批,就地驻防了一批)归附李嗣源的行军司马任圜。 安重诲担任枢密使之职,是李嗣源的近臣,任圜则担任宰相,也算是给旧臣们一个交待。豆卢革、韦说被撤职之后,宰相出现了空缺(按唐朝晚期的编制,一般是三到四人)。安重诲推荐了太子宾客郑钰,但两个人依然忙不过来,还得再找。 在举荐宰相的过程中,安重诲与任圜两大重臣发生了严重分歧。 安重诲成功举荐了郑钰之后,还想继续安插自己的人。在枢密副使孔循的建议下,安重诲郑重推荐了太常卿崔协。任圜当然有不同意见,身边都是你老安的人,我以后还怎么干活啊? 任圜举荐了比较正直的御史大夫李琪,就是曾经冒死直谏李存勖的吏部尚书。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互不让步。任圜说崔协大字不认识几个,人称“无字碑”。安重诲说李琪才学是有一点,但屁股不干净,早有风闻说他搞权钱交易,又喜欢有事没事乱放炮。两人你来我往,据理力争外加人身攻击,折腾得一塌糊涂。 安重诲、任圜吵得挺热闹,李嗣源却始终充耳不闻。无论是李琪还是崔协,李嗣源都不怎么看好。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论才学、论能力,没人比得过此人。 谁呢?给李嗣源讲儒家经典的翰林学士——冯道。 最终,冯道成功入选(没人敢反对)。同时,为了照顾“老部下”安重诲的面子,崔协也跟着上去了。 冯道这个人比较有意思,后面会详细说。现在先来看一看,这一次宰相人选的敲定,会对整个朝廷的政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怎样做好一个皇帝?这个话题太大,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不多,而且也开不了口、说不了话,没法回答。不过,我们可以从其中的成功者身上,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撇开其他方面不谈,做为一国之君,很重要的一项能力是维持大臣之间的平衡。俗话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有人的地方就有亲疏,亲疏则会衍生出派系,无论主观上如何规避与抵制,这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派系之间的斗争,古往今来都是官场的常态,简单地归结为“忠奸较量”,过于“脸谱化”,是幼稚的表现。即便是美国,议会还分个左、中、右呢,一开会就吵架,最后大家投票解决。 封建社会还没有进步到这种程度,派系之间的争斗,要么通过皇帝来裁决,要么一边把一边整倒。因此,派系斗争很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皇帝有所偏爱,一家独大,最终架空皇帝,甚至取而代之,比如三国时期魏国的司马家族;一是皇帝不闻不问,派系斗争愈演愈烈,严重干扰国家的正常运转,比如导致明朝灭亡的“党争”。 做好一个皇帝,既要保持“高高在上”的态势,维持各个派系之间的平衡,防止一家独大,又要适时干预,避免一发而不可收拾。 既不能有所偏爱,又不能放任自流,到底如何拿捏?这就好比中医的穴位、针灸一样,属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这个方面,作为沙陀人的李嗣源明显有些抓瞎。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安重诲是李嗣源的旧部,任圜则代表新归附的势力。虽然说称作“安党”、“任党”还为时过早,但双方的利益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宰相作为国家的重臣,既然是由多人组成,理应有各方面的代表参与,并维持必要的平衡。 但是,在最终的任命中,冯道自成一脉,郑钰、崔协是安重诲安插的棋子,安重诲自己又担任着枢密使。在权力的核心层面,任圜被完全孤立了。 任圜首战失利,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不断在公开场合肆意发泄不满情绪。当然了,他不敢直接针对李嗣源,只能将气撒到安重诲等人的头上,频繁找茬寻晦气。 有一次,安重诲提出将户部的一项工作职能划转给枢密院,任圜打死不同意,两人在李嗣源面前争得面红耳赤,就差动手掐起来了。 李嗣源回宫以后,有一位宫人或许是受到安重诲指使,也或许是日常开支被缩减而滋生不满,便趁机给任圜下烂药。他知道李嗣源的脾气,并没有直接告任圜的状,而是佯装不解地询问刚才吵得最厉害的人是谁。李嗣源说,你连他都不认识啊?当朝首辅任大人嘛! 宫人没说话,啧啧两声,长叹一口气,等李嗣源发问。李嗣源果然“中招”,问她今天抽的什么风。宫人这才娓娓道来,说当年她在长安宫中的时候,大臣们议事都是文质彬彬的,从来没人敢高声喧哗。谁要是把朝廷当成菜市场大吵大闹,就是亵渎皇家的尊严。 这顶帽子可扣得太大了!亵渎皇家尊严,属于前面所说“十恶不赦”当中的“第七恶”——不敬! 经宫人这么一怂恿,李嗣源火大了,当机立断,准安重诲所奏,任圜给老子闭嘴! 任圜也是个倔脾气,人你用老安的,事你也听老安的,你俩一起过得了,老子不干了! 听了谗言的李嗣源,此时也巴不得任圜赶紧滚蛋。天成二年(927年)七月,任圜“被退休”。 任圜栽了,但安重诲并不想就此善罢甘休。任圜不可小觑,卷土重来未可知,必须斩草除根、肉体消灭。 安重诲在李嗣源面前百般怂恿,李嗣源不堪其扰,准其所奏。端明殿学士赵凤苦谏未果,任圜最终被赐死于磁州。 似乎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任圜的死,给刚刚开明起来的朝政,蒙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阴影。李嗣源想让群臣同心协力,已经没有可能了。 一条“无风偏起三尺浪”的不归路,就此发端。 |
第92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36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6510a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