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孽障遭遇--人哪,这样的人! |
第38节宇也不大去李鸿飞这颗话米所在的三(2)班,和李鸿飞也只是在学校里偶尔碰到了打个招呼而已。袁咏还在三(2)班的时候宇有一次去找他还那本《间谍武器大观》,袁咏说:“那书被他表哥借走了,现在他在住院,真的没有骗你,这书被他带到医院里去啦!他不还我,我又怎么还你啊!?”。宇见还书无望就说送给你好了,其实这是峰给袁咏上的一个夹子而已,峰在叫袁咏打哑谜哩,用谐音加上王安石的拆字法来理解一下袁咏回的夹子意思是说:“婊加(表哥),依旧玩完(医院)”,这样“(荡)虚就还没有啦”(“书也就没有还”啦!)!其实这只是后来峰为了所谓的报复才妖魔化宇的一种手段而已。
教宇初三的数学老师常飞一开始还比较关注宇的数学学习,他还特意在课后翻了翻宇的数学精编,看到里面多是空白就说这精编里的题目很不错,你有空好去做做的。宇读初三时总感觉没心思学习,初二的时候老师不讲宇早把精编做得透里透彻了,可那时常飞老师跟宇讲了宇还是没有做。常老师在几天后又来翻了翻宇的精编就闷声不响地走开了,从此他就在班上物色其他人作为自己数学教学的重点对象了。宇把初三数学当成了文科来学,数学习题做的很少,对于数学精编也只是看一下里面归纳为文字的知识点而已。正因为题型接触得少宇有一次考试就只考了84分,那时常老师还比较重视宇,第一时间就把宇的卷子改出来了,然后他看着分数叹了句“啊,只有上一届的中等水平!”。宇后来读高中时曾经以为自己在鞍峰中学时没有老师来引领自己的数学,特别到达竞赛水准的那种数学学习,却忘了常老师也曾关注过自己的数学,只是宇自己没心思学罢了。 宇有一次搪塞常飞老师说自己把心思大都用到了英语上,其实宇对英语也没动多少心思的。邵老师来教三(1)班英语后,宇就把跟同学借来的初二英语课文的朗读磁带在家里不断放来听(直到初三开学前宇家里才添置了收录机),一直听了一个多月宇才找回了英语成绩好时的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初二下学期时宇因为被翻来覆去的那点语法搞得兴致全无,甚至连单词拼写都过不了关了,到了初三时才又赶上来了,因为邵老师的关系爱屋及乌了。宇自从家里有了收录机后,就买了初三的英语磁带来听,那时正读高二宇的姐姐还买了袖珍录音机。就在姐姐不把它带到学校去的时候,宇也常用袖珍录音机听英语或流行音乐,有时夜里躺在床上听得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时就发现早没电了。宇清楚那时最廉价的五号电池是一种叫“long^life”牌子的,每节电池零售只需六毛钱;而用袖珍录音机听磁带两节新买来的五号电池只能连续用四个小时。 邵老师要借给宇初三的英语磁带,宇说自己有了,邵回答说他的磁带和宇买的是不同的人朗读的,去听一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的。宇听了一下就发现是完全一样的,但出于礼貌宇还是放了一段时间后才去还给邵老师的。邵老师在初三的时候也说过要帮助宇纠正英语发音,等到宇去找他的时候他就推三阻四了。后来邵一看到宇的时候就笑迷迷地说:“他说他要是能碰到李阳就好了,我就随他去碰见李阳吧!我不管他啦!”。这是峰叫邵回的夹子,多年以后宇从电视上看到那个从湖南出来到广东打工的黄词翰,就因为遇到了个李阳那个初中都没毕业的黄词翰最终跟李阳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连过了四六级、却只会哑巴英语的大学生也甘愿拜在黄的门下跟黄学口语哩!“唉,可悲的中国高等教育!”,宇看了黄词翰的事后也着实联系自身发了些感慨的。 日期:2012-04-2104:58:11 宇读初三时的教室在二楼,于是下课后宇和其他同学只能常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互相说说话以打发时间,而老师们则会时不时地在走廊上来来往往、在校长室或办公室里进进出出的。教过宇初一美术的耿兴富老师有一次经过时,就和正靠着走廊边的扶栏站着的宇谈起天来。耿老师说,他女儿就读的贤齐中学“今年”(即1994年)高考时出了个名叫徐良的市文科状元,县里的领导获悉徐良家境贫寒就上门去慰问了。耿老师评论说县里的干部太虚伪了,摆明了是只有当人家取得成绩了才去装模作样地搞一下慰问,如果人家不是什么市文科状元哪怕家境再差也是不管不问的了。 话说耿老师的女儿是宇姐姐的小学同学,那时她俩都在贤齐中学读高二,宇后来曾就此事问过姐姐。宇的姐姐说,她亲眼看到县里的领导坐着小轿车到贤齐中学来看望市文科状元徐良的,也听到某位贤齐中学的老师感慨说这种情况好几年没见了,以前发生的那次是“那个曾教过宇小学五、六年级数学的孙立志老师的小儿子因为其还在读书就被村干部要求缴纳义务工的费用了,于是他就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P写信反映了情况。后来县领导坐着小轿车到贤齐中学来找孙立志的小儿子,告诉他以后有什么事情可直接跟县里领导说,用不着去麻烦总理的,因为即使把信写到总理那里最终还是要转到下面县里来负责解决的。”。 话说市文科状元徐良比宇的姐姐高两届,他那时根本没有重点高中之说(要到宇姐姐那一届县里才开办重点高中的)。宇后来很羡慕徐良的学习条件的,因为如果没有重高和普高之分的话,班上就总会有那么几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校学习时要偶尔捣乱一下的,这样学习气氛不会搞得那么紧张的。对于一个平时成绩优异的人来说,因差生捣乱而浪费掉的那点时间是很容易补回来的;相反的是,如果学习气氛太紧张了,竞争太激烈了,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又太把学习当回事了,生怕被别人竞争下去的话,那么对这些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如果不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就非常有可能成绩倒没什么退步就已被过重的心理负担压趴下了的。 日期:2012-04-2200:52:51 宇读初三时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有了那种便携型收录机,个别人拥有的甚至是日本产的WALKMAN,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手里的只是单一放磁带的那种。宇和同桌郑培君在物理课上有时候就听听磁带播放的流行音乐或是收听电台广播,由于机器只有一个所以为了两个人都能听就分别把耳塞线从各自衣服的左、右袖口里穿入,在领口处穿出后再分别把耳塞塞到各自的左、右耳朵上,而机器则摆在两人中间这样谁都随时可以去调整其工作状态的。用一只耳朵听音乐或广播,还不误另一只耳朵听课,对此郑培君笑谈说:“外国人的耳朵就只有一只的,因为外国人把耳朵叫ear(一耳)的。”。其实班上采用两人同桌共用一台机器在上课时拿来听的情况远不止宇和郑培君,但由于大家都做得比较隐密所以老师也没有发觉。有一次某人正和同桌听得正欢时就被老师点名提问了,于是他就站起来回答问题了结果耳塞线一紧耳塞就从耳朵上掉在了衣服领子里,幸好老师也没有发觉。还有一个同学上课时流行音乐听得欢了,竟忘乎所以地随着节奏旁若无人地摇头晃脑起来,物理老师就说这个人好象是个“半傻呆”。 大家之所以会选择物理课上来听音乐,就因为五十来岁的物理老师个性比较随和,对学生做不来十分严厉的事的,而其他以严厉著称的老师的课上,比如班主任潘志安的化学课,就是借他几个胆也是断不敢为之的。五十来岁的物理老师有时候看到大家上课太随随便便了,也会发牢骚说“是不是读书用处不大,造原子弹还不如买茶叶蛋,你们就读不读都无所谓啦!我想大家公平竞争的话,读书(上大学)的人肯定比不读书(不上大学)的人有优势的,但如果条件不相同、不是公平竞争的话就不好说了。”。有的时候这物理老师也会生气的,但他生气时仍是不失夫子形象的,他会冷冷地说:“你们在游戏学习,而社会上有些人在游戏人生,我看游戏学习就是游戏人生的开始!”。 |
第38节_孽障遭遇--人哪,这样的人!在线阅读_书生窗间老一经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389 t:219-472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aa6c6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