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走过抑郁,重生之旅 |
第130节昨天,看了南都报道说谷歌可能要撤离中国,还有一些知名人士的言论,我也为此感到悲哀。再看到百度高管的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指责言论,顿时反感起百度来。一直以来都喜欢用百度搜索,直到三鹿奶粉的事件爆发,披露了百度与一些有名企业黑色交易,让百度为其过滤搜索出来的负面信息,才发现所搜引擎也有黑暗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一度改弦易辙用了一段时间谷歌,后来忘却了,有时也用百度。今天比较激愤,若是谷歌没有撤离的话,想用实际行动支持谷歌,从此弃用百度。
上班后打开一些网站,又看了些有关谷歌打算撤离中国市场的种种报道和信息,发现这事没有那么简单,其中纠结了不少国家力源和政治斗争,根本就非我小民老百姓能轻易弄清楚的真相。当了解更多的资讯后,原来的冲动情绪也平复了。 偏激产生于片面的想法,在我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时,仅仅是从片面的信息,自己的角度和经验得出自以为是的事实,然后产生过激的论断和言行。一旦了解更加全面的信息,才发现自己想法、行动的偏颇,过早错误地论断了事情。 日期:2010-01-15 23:54:46 盲人摸象--对人(2) 上周跟几个同事一起吃火锅,几个同一个公司不同部门的老同事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大家聊起了公司里的一些人和事。 一位副科聊起现在他的搭档刘,也是他公司的一把手,有关刘的信息从他的表述中基本都是正面的,比如,刘是没有关系从基层打拼起来的,全是依靠自己的实力,现在也算上升到公司的最高领导层了。刘这人重情义,以前他手下的人结婚请酒无论他是在外面开会还是游玩,尽量赶回来捧场,而且没有厚此薄彼之分。已经退休的老同事杀个好鸡在家请他吃饭,他也欣然赴约。然后以前在他手下干过事的露也在一边说佩服刘的领导担当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部门的一些同事说起他对所签合同的鸡蛋挑骨头和他的种种疑心,常常受到来自刘的阻碍和质疑,充满了反感和厌恶。刘也兼做办公室主任,常常侍奉在大领导左右,一次刚巧上楼梯时碰见他跟大头在一起,他那种奉承和献媚,让我如同看见了皇帝跟前的太监,感到恶心!多年来,他部门的人不少人工资待遇升迁,整体待遇水平最高,而有些部门提升工资比登天还难。 听了有关刘更多的信息后,觉得自己以前对刘的认识是片面的,了解一个人仅仅是从自己所得的有限资讯和个人的立场去论断一个完整的人,如同盲人摸象般可笑。一个人是多面体,在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人展示他不同的组成部分,仅仅从一个角度一些特殊的情景去论断一个人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在没有得到这次相聚同事的资讯之前,我会认为刘是有城府对别人无端猜疑、势利、不公平的领导,看不到他的领导力和情义的积极面,几乎不去考量作为领导层之间的利益之争和冲突导致他一些负面的言行。我仅仅是从自己的立场、角度,带着个人的感情、经验去感受一个人。假如我也曾经像露那样在刘的手下干过,得过他的惠泽,今天又会怎样评价他呢?我想结果会大相径庭。 这让我反省:当自己看到一个人的某一面时,千万不要就此去论断一个人的整体。当出现偏激的想法时,我可以暗地里问自己:这是事情的全部真相吗?这是这个人的全貌吗?我了解事情的信息足够多吗?也许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侧面,也许这仅仅是一个人个性的部分之一,我大不必有过激的想法和论断。 当我们学会从整体全面地把握事物时,那些偏激和偏见的想法和论断就没有生存土壤,我们的思维也因此而更加开放和变通。 日期:2010-01-16 23:17:53 他人的情景 今天孩子幼儿园开家长会,恰巧LG值班,父亲要陪母亲去看医生,孩子没人带,只能把孩子带到他的同学豆家,住在我们临街,我跟豆妈去开家长会,两个孩子丢给豆爸带,当孩子在门口纠缠我说,我跟孩子说今天要跟豆爸,妈妈要跟豆妈去家长会。说这话时,我看向站在门口的豆爸,面露难色,有些无奈地接受,我赶忙跟他解释一下家里的情况,不好意思,带两个孩子给他增加不少压力。 上车后,我跟豆妈说原以为豆爸会把孩子带去幼儿园附近玩耍,她跟我解释说,昨晚豆爸跟同事去喝酒了,很晚才回来,今早起来精神不济,说刚辞职了,跟原来同事聚聚。我忽然觉察到刚才对豆爸的表情理解成他多带一个孩子的不愿意和无奈,实属自己敏感多心了,只是自己心里有这样的顾虑,把他的表现不自觉地往自己内心的想法解释,以印证自己的顾虑。实则不然,他的外在表现仅仅是他个人情景的自然流露。 当我们内心有自己的想法时,常常忽视别人的现实情景,更倾向于以自己所见的现象来解释印证自己的内心主观的想法,也许这就是心理投射的具体含义。 若我们执着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缺乏觉察之心,很容易对现实情景、他人产生曲解和误读,此时我们对现实的判断,只有自我、共同情景,而他人是缺席的,他人的缺席表现在我们丝毫没有考虑他人真实的情景及他人在其自身的情景中所有的想法、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理解都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这样的理解能达到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或说是浅薄的。唯有真正设身处地去体验感受对方所处的情景,体验其中的感受,才能做到对别人的接纳和理解。 有时觉得我对父母的理解也是肤浅的,很少从他们角度全方位体贴去理解他们的做法和言行。包括我们对父母的很多偏见源于自己孩提时的角度和感受得出的有失公允的评价,很少能够转换视角去看待当时父母的现实生存状态下他们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很难放下内心对父母的积怨和偏见。 现在流行的家庭系统排列(简称家排)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觉察机会。当通过家排的方式,让过去情景重现,代表们说出所代表家庭角色的感受,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觉察到其他家庭人员的痛苦、挣扎和生存的艰辛。一旦我们能觉察到他人的真实情景时,内心对他人曾经的抵御、抗拒、不满在顷刻间土崩瓦解了,消失了,为自己的内心腾出大量的空间对他人接纳、理解。(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家排的神奇性,其实人与人之间有普遍的联结,要不怎么能不用交流也能感受彼此的信息?) 当我们能意识到他人情景的存在,改变自己的知觉,我们的应对方式也随着改变,我们的思维也不再只遵循自己内心唯一想法的线性思维,变成多种可能,多种选择的发散性思维。 日期:2010-01-18 15:26:27 小姨的观点 在我刚毕业出来时,因为自己父母没有什么见地,有事常常会跟小姨说,听听她的意见,然后自己会按照她的指导去做。毕业多年,发现很多时候,小姨的想法、做法也并不高明,也有她自身的负面和局限,她也仅仅是从自身的经历体验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时对我来说简直是馊主意,不仅没有让自己受益,还带来麻烦和伤害。而且,对于她自身的阅历得出经验,小姨常常强烈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让我反感,渐渐地我不怎么向她讨教,也觉得她所经历的局限了她的思维和眼界。 我们偶尔聊聊家事,小姨还会一如既往地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一般我都听听,也没有前段时间那么抗拒,毕竟自己这些年也渐渐学习开放思维去聆听。又慢慢地从否定小姨的建议中,转向可以倾听可以接纳,可以判断可以摒弃,不再全盘接受或一概否定。就家事而言,有些事情小姨的观点也是比较现实的,也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我会调整自己接纳她的建议去做。 当然小姨的局限还是存在的,有些观点纯属她个人的经历体验而来,我则未必认同,采取保留态度,对于她的一些比较负面的想法和主观的预期,听过而已,毕竟个人实际情境相异,不能做出相同的推断。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最紧要的是要学会辩证去看。昨晚跟LG说到现实社会中的负面话题,LG显得极不耐烦,说我纯粹是情绪发泄,拒绝听我说下去。实则我个人自我感觉已经改变了不少,偶尔提及他还是给我扣这个大帽子。人与人真的很不同,对相同的问题观点可以相背七万八千里。当我继续为自己辩解时,他说我就是心理不平衡,说起那些事充满了自身不满情绪。 最后他说了:“事物的多面的,说它是有一千个理由,说它不是也有一千个理由!”确实在理,我闭嘴了。 日期:2010-01-18 15:53:43 面对抑郁的选择 喜欢走过抑郁,重生之旅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第130节_走过抑郁,重生之旅在线阅读_ziluolan32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43 t:219-944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6b3f4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