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走过抑郁,重生之旅 |
第85节母亲是不是一个好母亲?我已经忘记小时候的记忆,唯有的记忆是老挨她打,在农村妈妈打孩子也很正常,多少也自认自己太贪玩、淘气。但起码不认为母亲是一位失职妈妈。
她与我孩子相处一年多,孩子并没有跟她建立亲密关系,孩子不痴缠她,她对孩子也不主动理睬,更谈不上热爱。有时出现一些情形让我盛怒,比如她跟孩子较真,孩子对她抗拒,她竟然对他缺乏应有的照顾;有时不端地说些话做些事去招惹、激怒孩子(母亲言行正说明她正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有时我让她陪伴一下孩子,她也不愿意,她更在乎、专注于自己的电视节目或自由。她的不体贴和不理解,孩子自然不亲近她。 姑姑在我家小住了半个月,姑姑对孩子的了解、耐心、体贴、陪伴,孩子很快就喜欢姑姑了。我妈还为此对孩子产生不满,更加不理睬孩子。 曾经幻想着跟自己妈妈一起生活,自己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关爱,事实上母亲很难体贴别人,对别人的需要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去满足别人,也缺乏服务别人的意识,即使她会说说别人的难处,但不见得她在行动上帮助别人。在我脚伤打了一支封闭后,疼痛的脚不能下地,拐着上楼,她都无动于衷,继续看她的电视。如果我让她帮忙做什么时,她很多时候都是抗拒,说些为自己开脱的话。 但她需要别人的夸耀,她也很会自我表扬,她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尽责、很能干。对于她自己的那些自我感受,紧紧抓住不放,不听别人的劝解、批评,反而指责别人没有认同她,与她一起感同身受、敌忾同仇。 母亲,自我、自恋,成天心火旺,身体不舒服。也常常觉得没有人理解、支持她,为此她也感到痛苦。她也因为自我自恋,过得很爽,爱怎样就怎样,不顾不管别人的感受和处境。 母亲如此的性情,从今天的情景可以看到过去,作为她的孩子,能得到怎样的关爱和照顾可想而知。 日期:2009-04-24 13:02:49 觉察的镜子 觉察,实际也是一种发现,通过让意识带给无意识光亮,让无意识显现。它如同一面保真度很高的镜子,别人的人性中的弱点在这面镜子上被观察、发现,同样别人身上的美德也在镜子中彰显,我们也通过这面镜子的检视和自省而成长。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人性中所有特性。只是因为个体的特质、成长环境等不同形成了各异的生命体验,从而发展凸现了人性中迥异的某些特性。 所有的人性蕴藏于每个人的身心中,即是我们所说的人的共性。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投射的物质基础。 在与妈妈的相处之初,对她很多的习惯、作为都看不过眼,甚至直接批评指责她,她很受不了,觉得在城市里的生活并不自由,还被挑剔打击,我也相当沮丧,自己的妈妈怎么会这样如此令人失望?原来一家人在一起美好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即使是亲生父母,我们的矛盾冲突还是在所难免。积郁的不满和愤怒还是找了弟弟、挚友倾诉、排解。但根源还是要调整自己与家人相处的心态。 正是自己的父母,也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对父母身上的陋习和缺点有时我们内心会更加抵触和方案,也许这正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投射,父母让我们受不了的缺点正是我们潜藏在自己身上的,被我们潜抑、批判、抗拒才引起的强烈的心理反应。 回乡下看脚,小姨也回乡下拜山看望外婆。小姨可谓一片热心、孝心回去一段较长的日子陪伴外婆。回到乡下四姨家(外婆一直住四姨家),小姨对四姨、外婆的诸多言行举止、习惯看不过眼,猛烈地抨击她们的所作所为,四姨脾气好,任由她怎样说,外婆年纪大了,受不了她如此激烈的批评,气得不行。小姨也生气,觉得她们习性不好还不接受别人批评,气呼呼地说没救了。我也觉得外婆、四姨的一些习惯有可改进的地方,但是几十年的习惯无意识言行,怎么可能马上觉醒去做得更好呢?这确实是强人所难啊!我和小姨在外面生活了十几二十年,我们的生活模式和言行同样接受外来的冲击和扰动,接触的人、信息和知识都比乡下人多得多,我们自然就会习得一些好的生活方式,这也得是年长日久的潜移默化过程啊。人怎么可能马上放弃旧有模式,转头即刻就接受新事物呢? 小姨如此严厉批判她们的做法,也许只是她受不了存在她潜意识里跟她们一样的缺点。 看到小姨回乡下后大家过得并不舒坦、开心,让我反省自己是否犯了类似小姨自以为是的错误? 四姨跟我说,她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和儿子(在读高中),从来都不曾挑剔过她和外婆,不管是她们的生活习惯还是性情。四姨两个孩子成长得非常好,有感情、懂事、宽容、知性、进取。四姨的女儿一次到我家来,我跟她讲:让她说说她妈有些地方要改进一下,她不怎么在乎,回了一句,不管怎样都是自己妈。她那种包容让我感到愧疚,私下里自我检讨一下刚才跟她说话时带有批评她妈的语气。 这才是真爱,无条件的爱与包容。从小表妹、表弟身上,让我看到他们多么美好的品质和心灵,也给我该怎样与自己父母相处很好启示和榜样。 日期:2009-04-24 16:50:27 尊重 清明节参加三天一个工作坊的学习时,老师给我们学员10多分钟分组体验交流一下:什么促进我们的沟通,什么阻碍了彼此的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都高度认同的是:尊重、开放、专注促进沟通;成见、封闭、自我阻碍人们交流。 记得当一个年轻的聪慧含蓄的小伙子提出尊重促进交流时,大家热烈地讨论为什么尊重能让人们更好地沟通。一个团体里必然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个体,这些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不同的生命经历、成长背景,造就今天富有个性的他(她)。我们尊重一个人,也就是尊重他的个人历史、成长背景,这里有无条件的接纳和宽广的包容。如果没有彼此的尊重,一定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大家很多想法观点的交流碰撞给我很大的震动,忽然觉醒以前凭着自己的好感反感待人是多么片面错误。每个人都是他个人成长历史的产物,其中包含了他的天生资质、成长环境、所经历的生命体验,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现在的他及他所有的特性,以上的影响因素几乎甚少是他个人所能主宰的,比如天资、成长环境。无论他具有怎样的个性,我们都没有什么理由去讨厌、排斥,而是要学会尊重、接纳、包容。这正是促进我们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回想以前自己单纯犯傻、做人极端偏激、情绪化,愤世嫉俗,那时肯定让不少人接受不了,可是这真的是属于我个人本质的问题吗?更多是父母影响、成长环境而形成的啊。就如我父亲60多年来都是那么容易紧张焦虑、偏激情绪化,那都是他先天后天诸多因素造就的,而一直没有人或环境影响让他改变、成长起来。这样去看待他,心里升腾起来的是悲悯和同情。去年在我家生活一年多,我以身作则,阻断了他一些过激的不良反应模式,渐渐地他也习得了一些好作风,不再那样一点小事不顺就情绪爆发,而就是把它当小事处理,保持平静平和。 因为我脚痛,有时要麻烦LG单位司机搭我到单位,LG说这个司机有些蠢钝,车间那些人对他都不客气。我也确实发现他不是很醒目。但是我跟LG说:“谁不想自己有能耐啊?他也不想自己蠢钝,只是妈生的这样,他也没有办法。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我们都要懂得尊重他们。” 对于我妈的性情和言行,我逐渐调整自己,扩容胸襟接纳,包容许多,毕竟那些不足之处比起一家人的和睦快乐的生活不重要得多。即使有不同的想法、做法,也会采取更婉转缓和态度、方法提出,而不是直接激烈的批评,更多是以身示范引导,一点一滴去改变她的意识、做法。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时间。 很喜欢卢安克这句话:把好感转变成行动和意志,把反感转变成认识。 日期:2009-04-25 20:03:26 改变 |
第85节_走过抑郁,重生之旅在线阅读_ziluolan32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43 t:219-2211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5dfb8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