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关于阴阳五行 |
第237节日期:2010-01-27 14:04:34
作者:龙兴侯 回复日期:2010-01-26 10:04:11 孔子是万世师表,是大圣人,按理应该是众神呵护,群邪辟易。为什么儿子和几位得意的弟子先后早逝,让他承受巨大的打击呢。这种大不幸之事为什么会落在圣人身上。 ========================================== 孔子的儿子伯鱼死于50岁,这大致相当是当时的平均寿命,不能算夭。 弟子子路是死于战争,这是其性格所决定的结局。孔子早就反复劝提醒过子路注意自己好斗与粗鲁的性格。 颜回先于孔子死亡,享年41岁,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般人也就四十多到五十多岁,也算不得过份早夭。何况颜回生来福报就薄,其寿夭与其自身的福报有关。 孔子一生致力于其政治理念的推广及教学,在世之时,“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其身后,一人而为百代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如夫子自己所言:“求仁得仁,又何怨焉”?就福报而论之,福报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也是根据其心念所系而发展的。孔子的心愿在于政治思想的推广,后为“大成至圣先师”,庙祀血食,世世不继,这也算是天从善人之愿了。 日期:2010-01-27 14:17:30 作者:龙兴侯 回复日期:2010-01-26 10:04:11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不是说一个人一生福报是个定值,还是有一个相当大的浮动范围呢。若说是定值,在完全不考虑行善积福的前提下,努力工作对福报的影响有多大呢,相比行善积福如何。我是指现世获报。 =============================== 打个比方,福报相当于播下的种子,努力相当于耕耘过程。这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种子,每天翻地施肥、累死累活也不可能有果实收获;如果有种子而不好好耕种、勤加守护,收成也是不大。勤劳只能把自己应得的福报发挥到最大的程度。懒惰的话,钱绝对不会从床顶上的天花板上往下掉。 那什么是土地?父母是自家的私田,自种自收;佛门、贫病之人,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动物、鬼神等都是公田,公田之中,谁种谁收。这些田归根结底是在心上,即所谓心田。 日期:2010-01-27 14:31:44 作者:龙兴侯 回复日期:2010-01-26 10:04:11 最近读地藏经至其中的因果品,对里面佛菩萨的话有了疑惑。比如“闻地藏菩萨名号,一念生恭敬者,现世之后,百返生于三十三天。”这其中,一念生恭敬是怎么样的状态,另外这句话从因果的角度怎么解释,似乎其中的施和受关系过于悬殊。 ==================================== “一念生恭敬”发自内心的对地藏菩萨的敬仰之心,而不是漫不经心地合个十。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打个比方,得到你单位的科长的欣赏而被照顾,与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同而被提携,你说这中间的差别有多大?菩萨的境界之高,远不止于此。 日期:2010-01-27 14:35:26 作者:车刀花键 回复日期:2010-01-26 01:20:02 西门老师:不论信仰是儒释道的哪一种,还有后世的厚黑学,都让人看的很淡,很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精神层面上的升华,这就是您说的理,对吗? =========== 厚黑学就别学了,真要听进去了,依之而行,不光是这一辈子彻底毁了,以后的生生世世都废了。 日期:2010-01-27 14:36:58 作者:车刀花键 回复日期:2010-01-26 01:15:05 西门老师:曾老师开篇就讲了,善易者不卜,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历程,自己的未来就是死亡,当然也可以参透生死,而你学易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未来,可见你的动机也不是太纯的,易经指出,占卜是只是易经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应用,没有必要占卜,因为易经指出,阴阳一直是变化的,事物也是在变化中,一占就变了,一说他就变了,这里面呢就有道家思想的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到最后大师什么都不说,无言,不能说,一说就变,很牛的人是不屑于占卜的,易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医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经交给我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走自然之道,一定会趋吉避凶,吉人天相,当然在深一步讲,就无所谓吉凶,呵呵,西门大师,你怎么会说从易经里面看不到未来呢,易经可以揭开宇宙的密码,难道就不可以参透生死轮回,我感觉,易经是老大,然后孔子跟老子从易经那里学到知识,自成一家,孔子就为易经写过易传啊,老子的道家思想更是易经的真传,更是走自然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上善若水,好多了,另外,你现在讲的千里命稿,难道不都来源于易经阴阳学说吗?你测八字不都是用的易经吗? 佛学我不懂,但我也是个一心求善之人,我感觉佛学应该跟易经也是相通的,佛学里面的放生,向善,易经里面早就有啊,走自然之道,敬畏自然,含有求善之意,俺认为,老易是一切哲学思想的源头,儒释道只是他的弟子,呵呵,不当之处,请谅解,俺也什么也不懂, ======================= 你说的这一切都是世间法,佛法是出世法,是有指向性的区别的。 日期:2010-01-27 14:56:37 作者:寺无鸡蛋 回复日期:2010-01-24 11:52:58 对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几乎一无所知,看了楼主的帖子感觉新奇。按照现在常人的观点,对事物的判断需要大量信息作为依据。如果凡事都有定数,那判断就简单了。 ==================================== 不管什么事,看起来乱糟糟的、千头万绪,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所在,一切问题皆是由这个症结所引起的。找到并抓住了这个症结,刚纲举目张,就可对症下药了。 一些医生或社会学人士,分析病因或社会问题,总是说综合原因,错综复杂,这就是没抓住症结的原因。 |
第237节_关于阴阳五行在线阅读_西门柳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114 t:219-6164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67e69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