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08节

日期:2010-03-17 11:19:11
      
        第116章天生我材必有用-盛世唐朝的诗人们(续四)
        因为李白他们养的这些美丽鸟儿,由于和李白日夜厮混,倒也熟了,成了老朋友似的,还能定时飞来求食,十分通人性,只要李仙人的一声两岸猿声式的怪叫,立马集合成进食大部队前来觅食,甚至可以飞到人的手中啄食谷粒,就当李白是它们喊回家吃饭的老妈似的,一点怯意也没有,啄到高兴处还能莺歌燕舞引吭高歌的得意表演样,和那位炒作孝子一样的故事。
        反正喂到后来李白同学简直就是成了这批仙鸟的超级指挥员或者说是它们的影子领导。
        这个说起来当然有点玄乎,反正传出去立马有了轰动效应,炒作的意味也更加浓了,立时现出啊。
      
        当远远近近的人们争着谈论此种奇闻的时候,连当地的父母官绵州刺史都被此种爆炸性的离奇新闻所吸引了。这难道又是古代诗人的另类“干谒”?只有显和隐的区别而已,做隐士(相当于现代的“宅在家里”)和向大官献诗干谒显扬自己一样都是“潜规则”啊,高才李白果然是玩潜规则的高手,不高兴的时候又可以蔑视它甚至于摧毁它,强人也!于是领导亲自出马到山中观看李白的仙鸟们的特别表演,做了李白仙事的“特别嘉宾”和神秘来宾,兴致勃勃地体察民情来了。
      
        领导驾到,基本上炒作的功力也能突出地体现出来了。反正,李白的那些通人性的仙鸟好像也知道重量级嘉宾到来的重大意义似的,那天表演也特别卖力(因为那天主人打赏给它们很多东西),简直就有训练有素的仪仗队的范儿,除了和人类亲昵,有时候还得意地在蓝天白云下做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水平飞行花式表演,比现代阅兵式的飞机飞行编队还有灵性(它们本身就是浑然天成的飞行员嘛),博得刺史一行的满堂喝彩。
      
        牛,李白不愧也是古代第一流的炒作专家。
        反正,看得十分HIGH也十分满意的刺史大人见李白他们能让鸟类如此服服帖帖,当然也愿意相信他们是有道术的高人,如此出色的道行留在深山终老当然是埋没浪费人才,于是鼓动他们入仕,于是便推荐他们去参加道科的考试,有领导推荐,当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尤其是在唐朝,“宅”居然也是最有力的干谒了,不想赞美李白超级聪明都不行了),简直就是公务员考试胜利在望的款式,干谒也大致是算成功了。
      
        正当刺史以为他们会吐饭响应的时候(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抓好?不然的话你们也不会搞出此种另类炒作了),居然李白他们异口同声地拒绝了,这个当然是出于刺史的意料之外,不知这两个神神化化的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此事就此作罢,窃以为李白当时还年轻,有的是资本,也不急于用世,反正炒作的效果也算是出来了,目的也达到了,而且他的目标比这更加高远呢,时机而已。
        窃以为,以心高气傲的李白来说,他当然是有更加高远的追求,因为他的目标是剑指国际大都市长安,进入大唐的权力中心,那时候可能他自己也认为道行还不够,还需要熬人气打好基础,因为当时李白同学正迷恋着他的偶像赵蕤(哈,牛B文人也追星,有历史渊源啊),这家伙是一个特有术数的纵横家,硬比喻的话他就是唐朝的易中天什么的(就比如李鸿章自诩是“欧洲的俾斯麦”一样),名震学术界的著名学者,他的学术著作《长短经》号称是小《资治通鉴》,是集政治学、谋略学、人才学、社会学为一体的牛书,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曾说《资治通鉴》是权谋,是阳谋,《长短经》是阴谋,是诡谋,反正是一种论述王霸之道的官场厚黑学范本,有心想在官场扬名立万的同学可以学学李白做隐士深研一下,反正当时的人很推崇这本书,后来也有“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一说,评价高高。
      
      日期:2010-03-18 10:09:49
      
        第117章天生我材必有用-盛世唐朝的诗人们(续五)
        唐朝的文化还真他娘的牛B,技术含金量奇高后世影响力极大啊。
        李白当时正有心建功立业,几乎是翻烂了这本书,刺史的低起点“大路货”建议当然吸引不了心比天高的牛B李白,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李白这个集古代宅男、炒作专家、古惑仔于一身的厉害装B男当然也实现了剑指长安的伟大目标,因名气大增还光荣地成了李隆基的首席文字秘书,最亲切地接近了大唐的权力核心,让权势滔天的高力士、杨贵妃脱靴捧砚,果然炒功不是一般的牛B,也果然是深藏不露的高人(可惜理论上的东西可能他挺懂的,只不过是政治现实运作却幼稚得有点近于白痴罢了,是不是那种政坛典型的“高分低能”或曰眼高手低的家伙有待考证),呵呵。
      
        好,八了李白的炒作故事,现在我们继续李白这个“怪味天才”的另类故事。那就是他老人家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卖身葬友”。
        哇,这也太有煽情效果了吧?比朱奶奶还能骗别人的眼泪,只听说有美女“卖身葬父”什么的,有时候居然还是赤裸裸的骗钱骗物骗心而已,这古代第一文坛高人李白又唱的哪出戏?居然玩起了“卖身葬友”的把戏,这难道又是另类炒作?
        果然是炒作满天飞啊,不论古今,只要达到目的。
        那么,李白的“卖身葬友”又是怎样的一回事呢?
        这就牵涉到了李白青年时期轰轰烈烈的“黄金年旅游”了(羡慕死大唐诗人了,总是能诗意地“生活在别处”,李白如此,和李白惺惺相惜的杜甫也是,下文开八),也就是指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隆基把泰山光荣踩在脚下的那年),李白出蜀(做宅男久了也厌了),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伟大人生壮游,“烟花三月下扬州”多爽啊,反正他沿长江到了江陵,到金陵,到姑苏,一个个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地方都被他遍访,反正就是和狐朋诗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爽得不能再爽了,与此种“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畅快淋漓相比,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进行的官场困守那简直就是一种自残,白白糟蹋时间也,原来政治白痴李白还是最有生存智慧的家伙,他赚足了一个非常享受而有意义的青年时期。难怪欣赏故都的秋天的郁达夫也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与快意人生相比,一官半职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苏东坡也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啊!当时的快乐李白在旅途中居然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就是在岳阳兴高采烈地泛舟洞庭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忘乎所以时,李白的四川旅伴吴指南没有预兆地突然暴病身亡(一说是被人殴打致死,以李白那种纵情任侠的古惑仔性格估计打架斗殴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呀,这还真是不好玩啊,人命关天,“为任侠,轻财重施”的穷酸李白又身处异乡视钱财如粪土经常无故分钱给人花,好像特意做大学生式“生存体验”的款式,此时当然也是囊中羞涩,除了悲痛万分,竟然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唯有“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惨兮兮了。
        所以说“没什么别没钱”啊,这处理尸体也要钱嘛,于是连卖身葬友的心思都有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像死了最亲的人一样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以引起围观者的同情既而帮助他,说是卖了他当牛做马也要为朋友入土为安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08页/共312页   

[首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尾页]


第208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9-813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9ede5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