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09节

日期:2010-03-19 09:58:06
      
        第118章天生我材必有用-盛世唐朝的诗人们(续六)
        果然大家被他的伤心欲绝的表情和哀求之心感动得也流了眼泪,合力一起和李白把吴指南先葬于洞庭湖边,待东游有条件之后他又折回来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也算是十分有情有义的人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那时候强忍失友之痛的李白一到庐山,文思如瀑布喷涌立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伟大豪情,佩服之至。
        好,李白同学的趣事暂时八到这里,以下是另一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表演时间。
        据说老杜和李白蛮要好,这当然有点颠覆“文人相轻”的千古命题的味道。而且他们还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嗜酒如命不醉不罢休的那种,比如好做黄金周之游经常在路上的那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潇洒放达,又比如人生之路都充满了坎坷艰辛一个是云中仙鹤一个是少陵野老,都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做过文乞丐诗穷而后工,反正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基本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旗鼓相当的。
      
        和李白一样,老杜也曾是神童级人马,据说是7岁学诗15岁扬名。而且和李白一样,老杜的出身高贵,虽然不是帝王的几世孙,不过他的远祖却是功名显赫灭了三国孙吴的晋朝大将杜预(司马懿的女婿)的二十世孙,也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审言的孙子,据说还和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是宗亲,可谓是一门皆豪杰也。
        当然,出身高贵并不保证杜甫本人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和显赫的事业,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和成长历程以及他自己本人的一些性格的决定使然,他一生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几乎是唐朝由盛转衰全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反正酸甜苦辣全尝过,最后还沦为了乞丐式的文人,在饥寒交迫中悲惨地死去,果然又重复印证了一次“文章憎命达”的命题。
        杜甫之所以一生时乖命舛,就是因为生不逢时,打个比方着,他24岁“大学毕业”要进入社会用事的时候,居然碰到了唐朝最有名的奸相李林甫开始当道发号施令,基本上老杜的命运也算是不大顺利甚至阻力重重了。
        据史载,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李隆基想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于是诏命凡有一艺之长的人皆至京师应考。原本杜甫也屁颠屁颠兴冲冲来赶考了,以为能凭着自己的出众才华捞到一个公务员的饭碗,谁知奸人多作怪,奸相李林甫居然恐草野之士在对策中揭露斥责其奸恶东窗事发(愚民政策可能就大都发端于此),最重要的是他要让皇帝知道他治理下基本都是搜罗了全国精英无一漏网之鱼,任人唯贤啊,反正这次考试也就是走过场,无人及弟,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一个也不录取,李林甫还恶作剧般地上表贺奏“野无遗贤”,居然精明的隆基同学也听信了族叔的一派胡言,反正那时候他正与芙蓉姐姐演绎千古奇爱并爱得死去活来晕了头,也没有多少心思理国家大事,借用李白的话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啊,别来烦我,族叔说啥就是啥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
      
      日期:2010-03-20 09:51:24
      
        第119章天生我材必有用-盛世唐朝的诗人们(续七)
        最倒霉的是,杜甫不仅理想的肥皂泡破灭了,最后由于盘缠用尽沦落到追随贵游以求口食的悲惨境地,说白了也就是当街做乞丐,这个在他的一首诗里得到了印证“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哇,一代诗宗在世界都市长安落了个当街扣富儿门讨残羹冷炙的屈辱地步,没有同情苦难人民的情怀那是假的,他本身就感同身受,诗风大变,那些言之有物脍炙人口的诗句立马井喷,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全都出笼了。
        哈,果然是愤怒出诗人,下笔如有神也。
        关于杜甫的人生历程,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老杜在三十四岁以前,也就是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以前是和李诗仙一样疯玩瞎游的读书游历时期,当时的心境是“读书破万卷”,富贵于我如浮云,反正当时还有点家底,自己的当县长的老爹也还没鞠躬尽瘁,居然在旅途中还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名高于世的诗仙李白,当时李白刚从皇帝手中接过了一袋金银财宝出来,一下子这么多钱,赚狠了,正愁钱如何花得出去正想在繁华洛阳找好友一醉方休呢(好像那不是李白自己的钱似的),居然和神交已久的诗界翘楚杜甫老弟相遇,当然以此对诗界活宝的脾气绝对又是酗酒一回了,正愁没理由花天酒地呢!能挣会花嘛。
      
        那时候爽啊,不管是李白还是杜甫,绝对都是值得怀念的黄金日子,人生最好把要犯的错误在年轻时一次过游手好闲掉,不是说荒唐是青春的证明吗?难怪当时杜甫能吟诵出了意境阔大高远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朝气蓬勃的优美奔放诗句,原来是青年时期的“裘马清狂”快意恩仇的漫游生活给无限扩张和鼓动的,难怪说我手写我心诗能言志呢!
        后来,不知不觉老杜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人当然不可能一世都好,总会有三衰六旺,俗话也说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样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老杜的苦日子在后头等着他呢!然后是如影随形紧跟他,尤其是他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的这段苦难日子简直就是困守长安作困兽斗的十年,人生浩劫啊。
        因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被奸相李林甫的搅局被没收了,那时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啃老族”,而怕什么来什么,居然自己想当没什么面子的“啃老族”也不行了,因为在这倒霉透顶的节骨眼上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等官职的父亲杜闲又死掉了,这不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吗?
        一下子什么依靠都没了,生活来源完全断绝(果然老杜父亲也算是一名清官了吧),他自己又只会写些当时也没有得到多少重视的歪诗(果然是古来圣贤皆寂寞),这又不能当饭吃,如果有一门手艺或开个面档做点小生意也可以养家糊口啊,偏偏他既没本钱又不精于此道,开个私立学校招生授徒他又嫌辛苦没钱赚,最后也只能沿街卖狗皮膏药,一天也不能卖出多少,有时也只能沿街乞讨或寄食于朋友处,用现代口语翻译就是蹭饭,那个惨啊,原来我们的国宝级诗人也当过最可怜的乞丐耶。
      
        难道苦难果然是作家的摇篮?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09页/共312页   

[首页]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尾页]


第209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2771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5387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